旅行與暫居倫敦

1889年春天,吉卜林從加爾各答出海,返回英國。與他同行的是希爾教授夫婦。

吉卜林喜歡在他的書上題詞,但往往語意不明,以致經常有人以為那句題詞指的是自己。比如在《來自山上的簡單故事》一書上,題詞寫的是“獻給在印度的最聰慧的女士”,艾麗斯以為這是對她的尊敬。希爾太太也拿到了吉卜林親筆簽名的這本書,她自然以為書上的題詞是給她的。

希爾太太是美國人,漂亮而且活潑,她是吉卜林在印度最後幾年最注意的女人,而她也影響了吉卜林離開印度的時間。

1888年10月,希爾太太因腦膜炎幾乎病死。在度過危機之後,她決定回美國,不在印度休養。吉卜林立刻決定跟她一同走,雖然從印度到英國取道美國會增加不止一倍的距離,雖然春天離開就不能夠參加翠絲的婚禮。

吉卜林的第一站是仰光,關於緬甸這個國家,吉卜林曾寫過一兩篇散文,但是他並沒有到過這裏。現在,他將要完成繞行大半個地球的航行,仰光、新加坡、香港、橫濱、長崎……當他想到這些地方的時候,他就覺得自己做的是一件無比崇高而偉大的事,比那些狹隘的英國人不知道聰明多少倍。

作為一個世界旅行家,吉卜林可以認識那些對他來說極為陌生的城市。但他的表現卻不像一個成熟的世界旅行家,因為他一到美國,就在加州的報紙上隨意批評這個共和國的語言和習慣。美國報界像吉卜林一樣是具有攻擊性而傲慢的,當然也樂意給予吉卜林反擊,而且許多年後,他們還記得吉卜林曾經對這個國家做過的狂妄的、膚淺的評論。

吉卜林寄回印度報社的稿件也都是經過研究刪改後才刊出的,以迎合英國人褊狹的觀念。他抱怨美國式的民主、美國人的態度修養等。在吉卜林之前,已經有一些著名的對美國持敵視態度的英國人,而這時候,知道吉卜林的美國人,認為他比之前的所有人都要惡劣。

忽略這些不談,吉卜林在美國的旅行生活還是過得很愉快的。他到西北部去釣魚,注意到當地人模仿英國人穿著雙排扣的服裝;他去看尼亞加拉大瀑布,認為這處自然景觀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他去了波士頓,那裏美國獨立戰爭的遺跡給了他很深刻的印象。最後,他到了賓夕法尼亞州,住在希爾太太家裏。

希爾太太的父親是一所規模不大的大學的校長。有一段時間,吉卜林似乎認為自己已經愛上了希爾太太的妹妹加羅琳,當希爾太太決定帶著她妹妹取道歐洲返回印度時,吉卜林當然很高興有加羅琳同船而行。

1889年10月,吉卜林在利物浦上岸。此後他再也沒有到過印度。吉卜林到樸次茅斯看望了外祖父母,又在巴黎度過了一個很短的假期,最後選擇暫時居住在倫敦。這裏充滿文學氣息,適合他未來的發展。

吉卜林並沒有多富裕,所以在倫敦安定下來之後就沒有多少錢了。他自尊心很強,不願意向他的姨媽或表姐妹們借錢。在他尋找願意為他出書的出版商和編輯的時候,他可能曾被迫依靠典當生活,他那時隻能吃很便宜的東西,抽廉價的煙草。

吉卜林住的地方位於倫敦的中心地區,離泰晤士河也很近。這裏的氛圍是吉卜林喜愛的那種。吉卜林很快融入其中,與當地的酒吧女侍、警察,以及音樂廳裏的藝術家成了朋友。

音樂廳就在吉卜林住所的對麵,他從樓梯處透過氣窗就可以看到音樂廳裏麵的情形。吉卜林發現花一點錢到裏麵度過一個晚上是一件樂事,那些酒吧女侍和音樂愛好者們可以為他提供很多小說寫作的素材,而且背景音樂時常是很輕快的那種,他可以配合著音樂的節奏寫出一些有趣的文章。

1890年,吉卜林在作品《消失的光芒》中,留下了較多他在倫敦的單身生活的痕跡。

這篇自傳式的作品產生的契機是吉卜林與他的初戀情人高娜德在倫敦街頭的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