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收購公司
洛克菲勒加入南方發展公司,使其在事業和名譽上都摔 了一跤,或許他不應該加入這麽一個沒有正義、沒有紀律的 集團,但事件的平息對他而言也是件天大的好事,並激勵他 積極地進行小廠的合並,以完成他一生的宏願。
當時,克裏夫蘭僅有兩家規模大且聲勢相當的大廠,一 個是標準石油公司,另一個是克拉克—潘恩公司。1871 年 年底,洛克菲勒結交了既具有顯赫家勢又頭腦靈活的奧立 維·潘恩,而潘恩就是該公司的大老板之一。潘恩家族不但 有錢,而且在社會上有名氣和地位。洛克菲勒需要利用他在 社會上及政治上的力量來為自己服務,於是便邀他入股。當 時克拉克—潘恩公司陷入經營困境,幾乎賺不到錢,正好需 要財力上的支持,所以在標準石油公司決定增資時,潘恩就 立刻答應洛克菲勒的要求,把公司重新估價,並入標準石油 公司,自己與克拉克變成新公司的股東。
在收購克拉克—潘恩公司以前,洛克菲勒早已買下克裏 夫蘭的斯坦利煉油廠,後來又買下紐約的波斯韋煉油廠,從此他的勢力漸漸由克裏夫蘭向紐約延伸。
1872 年,正當外界為兩大集團之爭而鬧得風風雨雨的時候,具有野心而又冷靜的洛克菲勒在家鄉陸續地合並小廠, 一步一步實現組成一個大企業的理想。
到 1872 年年底,他的企業王國已包含了 34 個大小工廠, 洛克菲勒逐漸走向大企業家的夢想,進而稱雄整個世界。
洛克菲勒對小廠不斷收購,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約有1600 名員工,每星期要發 2 萬美元的薪水,每天出產的石 油約 1 萬桶,與大油田區或紐約全區的產量相等。許多人認 為他的野心太大了,很多經營不景氣的小廠都被洛克菲勒買 下來,資金的投入太大,他們都認為他合並而成的公司不會 生存得太久,但洛克菲勒對自己卻非常有信心,仍不斷地策 劃新的經營方針:第一步,調整運輸費。洛克菲勒覺得上次與大油 田區請來的調查小組所擬定的運費偏高,便又派弗拉 格勒去商量,精明能幹的弗拉格勒終將精煉油的運費 由每桶 1.35 美元降到每桶 1.25 美元。湖濱鐵路公司 因為害怕失去大客戶,也就顧不得什麽協議,完全照 弗拉格勒的指示去做。
第二步,增產其他副產品。因為合並進來的工廠, 有許多是專門生產副產品的,所以,標準石油公司逐步計劃生產煤油、染料、油漆、蠟燭、潤滑油等。
隨著小廠的不斷並入,新公司也不斷壯大,所以各方麵的人才都十分緊缺,潘恩在公司的行政和對外社交上扮演著 與弗拉格勒相同分量的角色,並負責從社會上招聘大量人才。 洛克菲勒除關心手下大將之外,對一般員工也很和藹可親, 並能清楚地記得他們的名字和麵孔。他仍和從前一樣謹慎與 節儉,譬如,每個裝石油的木桶上都有一圈鐵箍,洛克菲勒 派人去做實驗,看少用幾英寸鐵箍會不會降低木桶的堅固性, 實驗的結果是否定的。於是,這項新的發現使公司每年又減 少了許多鐵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洛克菲勒做任何事都是非常冷靜、徹底的,他含蓄、果 斷,有信心,對事業上的各項事務,他總是不斷地計劃和分析, 並不是隨隨便便就算了。他最痛恨的就是石油工業中產油業 與煉油業兩方麵都混亂不堪,他希望清除市場的紛亂,使石 油業有一個健康的市場環境,永遠繁盛下去。這是洛克菲勒 一心一意想做的事情,也是他多年的夢想。所以他逐漸地削 減克裏夫蘭的小廠,把它們合並到自己旗下,雖是以贏利為 目的,但多少也抱著使石油工業統一化的理想。
當洛克菲勒在家鄉施展抱負時,其他地區的煉油同業因 南方發展公司的解散,而呈現市場混亂的局麵。於是又有人 提議大家聯合起來,此次包括產油協會人士,他們重新簽訂 協議,這次的提議被稱為《匹茲堡計劃》。該計劃由在匹茲 堡的華頓及洛克赫二人發起,最主要的目的是想把煉油業組織起來,不再產生紛亂的局麵。洛克菲勒認為這是非常不錯的構想,也正好迎合他合並小廠的初衷,於是他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親自到大油田區去對每個煉油廠商做思想工作,邀 請大油田區的煉油業也加入這個組織。沒想到的是,大油田 區的煉油業首領亞格勃等人一看《匹茲堡計劃》,非常讚成, 於是《匹茲堡計劃》就催生了“全國煉油工業協會”的成立。
全國煉油工業協會成立於 1872 年 9 月,洛克菲勒任主席, 大油田區的凡登格任副主席,東部來的帕特當會計。
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勢力均衡的合作。協會是一個開放 性的組織,任何煉油同業都可以參加,沒有排擠任何煉油區, 整個組織的行政人員是由各區公開選出來的。“協議”體現 出來的這種公平性是其最成功的地方。
全國煉油工業協會協議中指出:協會規定每日原油的用 量及其配額,必須在組織人員的監督之下,否則不可自由買 賣原油。協會願意接受各種批評和抱怨,在五年的協議期限 內,會員如果退會,可於一年前通知協會。地區上若有 3/4 的退出票,則整個地區可退出該會。這個協議相比前次的協 議完善多了。但是,協議上沒有說明的是:他們要減少國內 一半的煉油工廠,有計劃地打擊投機者。
就在煉油業有序調整市場的時候,原油業卻十分不景氣, 原油產量過剩得叫人驚心,各產油業主相互爭奪開采,惡性 競爭,結果導致市價大跌,誰也賺不到錢,整個原油業陷入 困境。麵對這種境況,他們自己也提議組織起來,建立一個“原油生產協會”,會員包括大資本及小資本的各原油業主,目的是節製原油的產量。結果,禁令一頒布,市場就趨於平穩,禁令一旦撤銷,大家便又加緊開采,使得價格猛跌,市 場波動不斷。
在這種情形下,埃森隻好想出另外的辦法來節製產量、 控製價格。他建議成立一個“原油代理公司”,投入 100 萬 美元資金,向所有的產油商購買原油,每桶不可低於 5 美元, 若市價相當於 5 美元則付現款,若市價不到 5 美元則將原油 貯庫,付一半現款及一半貯藏的收據。該代理公司的股東必 須是合法的產油業主,如果市價偏低,該公司的股東就開辦 煉油廠,或利用其他方法來提高市價。同時,他們也將不斷 地用科學方法調查市場,統計開采的油田產量及存貨。總之, 該公司的目的仍是控製原油的產量和價格。
但是,這個協議隻有大油田業主讚成,小的油田業主非 常反對。任何人都知道這種組織會漸漸由大股東控製,而吞 下整個產油工業。小資本的油田業主非常強烈地表示不願合 作,並且仍不斷地開采石油,使原油生產協會定的油價與現 實市場脫節,原油業也麵臨重重困難。
然而,洛克菲勒是非常支持這一組織的,他希望原油業 能由一個強大的組織控製,煉油業也由一個強大的組織控製, 然後兩個集團之間互相合作。所以,當原油生產協會成立的 時候,洛克菲勒立刻派標準石油公司的人前往購買了 6000 桶 原油(每桶 4.75 美元),並表示他們之間日後將會有許多合作的機會。洛克菲勒很有誠意,想與大油田區取得默契,三番兩次邀請埃森派人與全國煉油工業協會的人見麵。但埃森仍未忘舊恨,對洛克菲勒的熱情反應很冷淡,並發誓不與南 方發展公司的人合作。洛克菲勒是一個做事很有毅力的人, 隻要是他認定的事情,不管麵對多大的困難,他總會找到解 決的辦法。
1872 年 12 月 19 日,雙方人員於紐約的第五街旅館簽 訂了協約,原油生產協會在提多維通過該協約,於 12 月 23 日生效,稱為《提多維協約》。
《提多維協約》是完全支持兩個協會的。原油的買賣一 定要由原油生產協會經手,不得擅自買賣,油價規定每桶 5 美元,於是油價得到合理的控製。此外,原油業主不可濫掘 油田,肆意開采,煉油業主也不可與鐵路公司勾結,如此雙 方互相牽製,以達到節製原油產量、平衡油價的目的。但事 實上,原油生產協會根本管不住油田的業主,有的油田主把 每桶 5 美元的油價降至每桶 3.25 美元,有的油田主賣到每 桶 3 美元甚至 2 美元。不合作的油田主從頭到尾濫開價錢, 使得這個協約隻維持了二十幾天,便不得不在 1873 年 1 月15 日宣布廢除。 協約撤銷後,原油的生產量即刻猛增,市價自然也就大跌,原油市場再度出現混亂的局麵。但值得一提的是,標 準石油公司很守信,縱然有油商提出每桶 2.25 美元的低價, 他們仍然堅持一切依協約行事,這點非常符合洛克菲勒的辦事風格。
隨著原油業再度陷入困境,煉油業也受到了影響,全國煉油工業協會也走向了即將解散的末途。會員不合作、不按 時繳納會費,董事們隨意通過提案,1873 年 6 月 24 日,全 國煉油工業協會宣告瓦解。但是,這並沒有對洛克菲勒產生 消極的影響,反而更增強了他要利用合並的步驟完成石油工 業統一化與規則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