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的天職

上大學時海倫就開始思考:“我努力求取知識,隻希望有朝一日能學有所用,為這個世界作出一點貢獻。所以這世上應該有一兩件事情是適合我做,而且是隻有我能做的。可是到底是什麽事呢?”海倫雖然常思考著,卻沒有找到答案。

海倫還沒有想清楚,她的朋友們已經替她打算好了,有的說:“你不必勉強地去接受大學教育。如果你把時間和精力用在與你有同樣遭遇的兒童的教育上,對社會的貢獻一定很大,而且這正是上帝希望你去做的事。經費的問題你不必擔心,我負責去籌募。”

當時海倫答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在我大學畢業之前,我暫時不考慮此事。”

雖然海倫已經婉拒了,可是那位朋友還是不停地遊說她,希望說服海倫和莎莉文老師。後來海倫和莎莉文老師實在是疲於應付,索性不與他爭辯,而他竟誤以為海倫已經默許了。於是第二天,這位朋友就去了紐約。他到紐約、華盛頓等地遍訪朋友,宣稱海倫計劃獻身盲人教育工作,而且會立刻開始進行。

赫頓夫人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驚訝,立刻寫信給海倫,讓她盡快趕往紐約,向大家說明真相。於是,海倫與莎莉文老師隻好風塵仆仆趕往紐約,拜訪那些資助過她的人,並向他們說明情況。

幸好那些曾幫助過海倫的先生,如貝爾博士、吐溫先生等人都很開明、慷慨,他們支持海倫去做她喜歡的事,從不加以幹預。

類似的事情發生過不止一次,有些人計劃將所有的盲人和聾啞人都集中在一個地方,由海倫出資加以訓練;還有些人竟讓海倫出任主角,四處去旅行表演。海倫對那些人說:“你們的計劃並不能讓盲啞人真正獨立,所以很抱歉,我不感興趣。”

聽了海倫的回答,有些人很生氣,居然指責海倫是個利己主義者,隻肯做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

其實海倫早就下定決心,隻要是真正有益社會的事,而且是自己能做的,她一定會全力以赴!在海倫大學三年級的時候,這樣的機會終於來了。

有一天,一位叫查爾斯·康培爾的青年來看海倫。他告訴海倫,他的父親畢業於柏金斯盲校,並在倫敦設立了一所學院,致力於英國的盲人教育。他本人此行的目的,是邀請海倫加入以增進盲人福利為宗旨的“波士頓婦女工商聯盟”,這一組織剛剛建立。

海倫很快就加入了這個組織。她們曾一起到議會去請願,要求成立特別委員會,以維護盲人的權益。這個議案順利通過,因此特別委員會也很快成立了。以特別委員會為起點,海倫的事業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在康培爾先生的指揮下,她們組織了很多調查工作,調查盲人能從事的職業。為此,她們成立了一個實驗機構,專門教導盲人做一些手工。為了銷售盲人這些手工藝品,她們又在波士頓、馬薩諸塞州各地開設了好幾家專賣店。

搬到倫薩姆之後,海倫可以更專心地思考盲人的職業問題了。在海倫看來,在盲人問題上有三件事是當務之急。

第一,怎麽樣才能使每個盲人都學會某種技藝,從而具備自食其力的能力。

第二,為了便於盲人之間彼此聯絡,也為了使職業調查更易於進行,應該設立一個全國性的機構。

第三,為了提高盲人的教育水平,應把目前美國、歐洲等地原有的幾種盲文統一。

有一天,紐約的一個醫學博士不辭長途跋涉,老遠地來到委員會,提出失明的預防法:“目前,約有三分之二的盲童是因為出生時眼睛受到病菌感染而失明的。如果我們在孩子一出生就加以消毒、防範,失明是絕對可以避免的。”

博士極力提倡嬰兒剛出生時就應該做眼睛消毒,為了使更多的年輕父母認識到這一點,博士希望海倫所在的委員會能積極帶動社會輿論。

同一年,一家雜誌也刊載了關於這一問題的文章,所以海倫又陸續寫了幾篇稿子闡述這個問題。沒過多久,全國的報紙、雜誌便紛紛加以轉載,形成了全國性的大討論。之後,《盲人世界》《盲人雜誌》等專門討論盲人問題的雜誌也創辦起來了。

從此之後,海倫的工作量逐漸增多,約稿多得令人應接不暇,還得出席各種會議或演講。

生活的步調忽然變得十分忙亂。每天一大早,海倫就要急急忙忙地趕到會場,開完會回到家,已有另一項邀請在等著海倫,有時在同一天內要連趕五六場。此外,信件增多了,處理的時間相對地增加。由於過於勞累,莎莉文老師與海倫都感到有點吃不消了。

雖然她們忙得不可開交,可是生活上仍十分拮據,有一陣子連女傭都雇不起。

每天早上送麥西先生到火車站後,莎莉文老師必須在回程時親自去買菜。這時,在家的海倫就得整理房間、收拾床鋪、擦桌椅,到花園裏摘花,或者去開動風車貯水等,偏偏這時期的稿約、信件又特別多。

1906年,由於州長的推薦,海倫出任馬薩諸塞州的盲人教育委員會的委員。但是每次開會時,委員們都喜歡作冗長乏味的演講,那些不著邊際的質詢、回答等表麵文章更叫人疲憊不堪,因此幾個月後,海倫就辭職了。

可是想要真正為盲人謀福利,必須要依靠團體的力量,隻要這樣才能引起輿論的關注與支持。因此海倫必須出席各種公開場合,參加諸如醫師公會或其他公會的會議。為此,海倫必須練習演講的技巧,希望在麵對大眾時可以更具有說服力。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海倫曾先後向幾位老師學習發聲技巧,可惜效果都不好。就在這時,海倫遇到了波士頓的懷特先生,懷特先生精研音樂理論,對人類的發聲機能很有研究,海倫抱著碰運氣的心理去請他幫忙。

雖然懷特先生也不知道能夠讓海倫恢複到什麽程度,但是他願意一試。於是從1910年起,懷特先生每周末都到倫薩姆來給海倫上課。

在海倫10歲時,莎莉文老師曾帶海倫去找富勒小姐,那是海倫首次學習發聲法。富勒小姐為了讓海倫了解發出聲音時所引起的振動,她曾抓起海倫的手放在她的脖子上,然後慢慢發出“arm”的聲音,並要海倫盡量模仿,並反複練習。可是由於海倫太緊張,勉強發出的聲音顯得很雜亂。現在海倫才明白,原來是那時候所使用的方法不正確,應在練習發音前先訓練發聲器官才對,而且應該從孩提時起就不斷地練習。

懷特老師的訓練方式是從訓練發聲器官開始,然後練習發音,最後才教節奏、重音及聲音的音質、音調。

懷特老師從一開始就是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可是後來他越教越有興趣,竟連續教了海倫三年之久,而且有兩年的夏天,他一直住在倫薩姆。

三年以後,海倫終於可以勉強在大眾麵前開口說話了。

她們首先在新澤西州作實驗性的演講。那是一次相當吃力的實驗。海倫一站到講台上就開始發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雖然講稿早就寫好了,可是她就是發不出聲音。最後,海倫覺得自己終於鼓起勇氣,用盡全力喊出聲來。海倫不是一個容易服輸的人,雖說做得十分吃力,但她仍然把預計的演講完成了。海倫覺得自己發出的聲音像大炮,可是後來別人告訴她,她的聲音小得跟蚊子哼一般。從講台上走下來後,海倫哭了,她懊喪地對莎莉文老師說:“說話對我而言實在太難了,我可能是有點不自量力了。”

雖然這樣說,事實上海倫並沒有灰心,相反的,她又重新鼓起勇氣開始更勤快的練習。

後來,海倫終於可以在大家麵前說話了。可能她的聲音不夠優美動聽,可是能夠開口說話,對她的工作幫助已經很大了。海倫的夢想總算實現了一部分。

每當海倫演講時,總有來自各個階層的聽眾,有老人,也有小孩,有富翁,也有窮人,甚至身體上有殘障的人也會來。正因為如此,海倫和莎莉文老師才有勇氣開始到各處去講演。令海倫覺得焦慮的是,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各地演講,可是她在說話的技巧上並沒有進步多少。海倫總覺得自己的發音不夠正確,可能有時候聽眾根本聽不懂她在說什麽。有時說到一半時會發出怪聲,或者音調忽然變得很低沉。海倫一再努力想改善,但始終無法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每當她想強調某句話,以便讓聽眾們都能聽清楚時,她的喉嚨便跟她作對,舌頭也變得不靈活,幾乎發不出聲音來。這種情況下,海倫又緊張又著急,可是越急就越糟,別提有多狼狽了!

令海倫感動的是,聽眾們總是非常耐心地從頭聽到尾,每當海倫講完以後,不論聽懂多少,他們總是對海倫報以最熱烈的掌聲,有些人還特意走上前鼓勵她。

海倫的演講固然是十分笨拙,不過莎莉文老師的講演倒是相當精彩,尤其在聽完老師如何苦心教導海倫的過程後,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有時連海倫都被老師的演講內容所感動而忘了鼓掌。莎莉文老師的演講通常是一個小時左右,這時海倫就默默地坐在一旁閱讀隨身帶來的盲文書籍。

起初,海倫和莎莉文老師隻在新英格蘭及新澤西州附近的地方演講,後來慢慢拓展到較遠的地方去。

1913年,海倫和莎莉文老師前往華盛頓演講。她們抵達華盛頓時正值威爾遜總統就職典禮前夕,所以聯合通訊社便邀請海倫報道總統就職典禮的盛況,海倫也有機會親曆典禮的整個過程。

典禮舉行的當天,華盛頓市區內熱鬧非常,人人都往高處跑,希望能找到一個觀看閱兵的最佳位置。軍樂隊走在最前麵,奏著雄壯的進行曲,行進中的軍隊整齊威嚴,士兵們精神抖擻,令觀看的人群也為之精神一振。一切是如此熱烈、歡欣。海倫當時還在祈禱,希望這些可愛的年輕士兵們不要卷入殘酷的戰爭中,他們隻要穿著整齊、漂亮的軍服,對著總統敬禮就好了。

不料,沒過多久,第一次世界大戰便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