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愛情三角理論
何為愛情?一個身子兩顆心。何為友誼?兩個身子一顆心。
——約瑟夫·魯
在前文中,我們對親密關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但親密關係的問題千變萬化,想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們還需要係統地了解愛情的模式,以樹立正確的愛情觀,讓自己避免受到愛情的傷痛。
美國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斯騰伯格從心理學的角度提出了“愛情三角理論”,認為愛情是由“**、親密和承諾”這三部分組成的。
**:愛情中的情欲成分,雖然濃烈,但“保質期”短,最終會消失。
親密:愛情中的溫情部分,基於精神世界的契合,兩個人在長久的相處中可以感受到彼此的溫暖。
承諾:愛情中的長遠期許,雙方在關於未來的規劃中都有彼此的存在。
在一段感情中,這三者可能會單獨出現,也可能會兩兩出現,但隻有三者同時出現才是完美的愛情。
所以,斯騰伯格通過這三個元素,將愛情分為了七個類型:喜歡式愛情、迷戀式愛情、空洞式愛情、浪漫的愛、愚蠢的愛、相伴之愛、完美的愛。
喜歡式的愛情隻有親密,沒有**和承諾,這種類似朋友的感情或許可以“升級”為愛情,但也可能會失敗。
迷戀式的愛情隻有**,沒有親密和承諾,這種感情像愛情,卻沒有愛情中陪伴的特性,這樣的感情很難長久。
空洞式的愛情則隻有承諾,沒有**和親密,這種看上去擁有圓滿結局的感情其實是很難持續下去的,正所謂“婚姻如鞋,合不合腳隻有當事人才知道”。
民國才子徐誌摩和張幼儀的婚姻便是如此,在兩家人的主張下,他們走進了婚姻的殿堂,但他們既不了解彼此對感情的期待和生活的規劃,也沒有對對方一見鍾情的**。
張幼儀不知道徐誌摩的需求,徐誌摩也不知道張幼儀的思想。盡管張幼儀一再想履行婚姻裏的承諾,但生性浪漫的徐誌摩一直在婚外尋找富有**的愛情。所以,這段婚姻最終以離婚收場。
愛情三角理論中的三個因素單獨出現時,我們其實是可以明顯感覺出感情問題的,所以排除外在的因素,這樣的感情誤區並不會讓人身陷其中。
但三個因素兩兩組合之後,便會戴上類似愛情的麵具,讓我們真假難辨。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其餘幾種複雜的愛情類型。
很難持久的愛情——浪漫的愛
浪漫的愛是由**和親密組成的,這種既被彼此外在吸引,又對彼此內在認可的感情看上去相當契合,是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向往的愛情。
因為**和親密的雙重作用,浪漫的愛情能夠高度喚醒我們心理和生理的某些感知,讓我們因為興奮而更加愛戀對方。所以,身陷浪漫式愛情中的人更容易被愛“衝昏頭腦”,失去理智,不再去考量一些客觀事物。
典型的代表便是《泰坦尼克號》中羅絲和傑克的愛情。傑克帶羅絲參加下等艙的舞會,為羅絲畫像,這樣的**和親密讓他們忽略了現實的差距,沉浸在浪漫的愛情當中。
他們的愛情在郵輪撞上冰山後經曆了生死考驗,成為被眾人歌頌的偉大愛情,但這並不代表浪漫之愛落入生活中能擁有長久的幸福。
在平淡生活中,沒有承諾的浪漫之愛最終要麵對種種現實問題,正所謂“相愛容易相處難”。
所以,浪漫之愛往往讓人笑著開始,哭著結束。想要避開這一點,我們在麵對愛情的時候可以給自己設定三個原則。
? 對現實問題,不要避而不談
其實很多人在談感情的時候是不敢談現實問題的,畢竟,人們已經“發明”出了很多的詞語來攻擊這樣的情況,比如“拜金”“虛榮”等。
但其實,在感情中合理談現實的問題與“拜金”“虛榮”沒有半分關係。
相反,很多不談現實問題的人很容易用這些問題去“綁架”對方:
“真正愛一個人怎麽會要求這麽多呢?”
“你若是真的愛我,為什麽要在意這麽多?”
但其實,感情的最終落點是回歸現實,兩個人需要一起麵對生活中的種種瑣碎。對於現實的問題,談得越多,了解越多,越有利於做出長久的承諾。
如果你在感情中談及這些問題時,對方避而不談,或者刻意曲解你的用意,那你就要注意了。
? 對於原則的問題,不要拖泥帶水
浪漫的愛情固然吸引人,可當出現原則性的問題時,還是要當斷則斷,才能不受其亂。
原則性的問題有很多,比如對方是已婚的身份。
浪漫式愛情的開頭最容易迷惑人的眼睛,讓人感到“完美”,但時間久了問題也就出來了。如果對方已經身在婚姻,或者對方隻想戀愛並不想結婚(而你恰恰想擁有婚姻),那便要嚴肅對待。
感情的事情最怕拖泥帶水,拖的時間越長,沉沒成本越高,亦越難放下。不把自己的感情建立在傷害另外一個人的基礎上,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 堅定自己的信念,承諾是愛情的一部分
在某部影視劇中,一個女孩高調宣稱: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才是耍流氓,愛情就不應該有這種功利心……
雖然女孩的態度看上去很“颯”,“愛便在一起,不愛便分開”的感情似乎也很灑脫,但事實並非如此。一段好的感情並不應該隻看眼前,沒有責任和承諾的感情很難讓人有安全感。
有人可能會覺得一場有期限的但沒有結果的感情會讓人珍惜接下來的相處時間,但試想一下,誰會在一段明知沒有結果的感情中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呢?而讓我們心有底氣的歸屬感、讓我們放心依賴的安全感不正是讓我們變得更加陽光、自信的原因嗎?
所以,不要去聽別人說什麽“未來無所謂,隻要這一刻是真心相愛的”之類的話。我們一定要堅定自己的信念,承諾不應該被剔除在愛情之外,而沒有承諾的感情也注定不會完美。
堅定了這三個原則,便不會被浪漫式愛情迷了眼睛,以致做出錯誤的決定,令人悔恨。
不觸及靈魂的愛——愚蠢的愛
隻有**和承諾,沒有親密,這便是愚蠢的愛。
這種愛在一開始也會令人感覺完美無瑕,但因為缺少了親密的部分,兩個人的靈魂相距很遠,在這樣的感情中很難和伴侶有發自內心的溝通,而缺少了溝通和了解,那些承諾便也成了虛假的。
有人以“花”隱喻這種感情。
一個男人路過一家店,看到窗台上放著一盆嬌豔欲滴的花,男人心生喜愛,便去向店主索要,並承諾可以付出一切,店主提出的一係列要求,男人都答應了。
於是店主便把這盆花交給男人,並囑咐男人要用心照顧,這樣才能保持花的美麗。
男人自然滿口答應,滿心歡喜地端走了花。可是沒多久,他便把這盆花送回來了,因為花已經失去了本來的嬌豔。
愚蠢式的愛情也是如此,也許因為外在的魅力,這份感情充滿**,在這**的當口,也願意許下承諾。但因為沒有親密支撐,待**退去,承諾便也成了一句謊言。
如閃婚一族,往往因為缺乏了解,感情中沒有奠基好親密,最終**來得快去得也快。
所以,總有人會提醒女孩子,不要輕易相信男人的承諾。其實並非承諾不可信,而是愚蠢式愛情中的承諾並不是理性的。
那麽,要如何分辨自己是否陷於愚蠢式愛情呢?我們可以抓住“承諾”去區別。
? 對方的承諾是否能做到
很多人之所以會陷入愚蠢式的愛情,是因為在一開始,對方為了快一點兒升級兩個人的關係,會做出一係列承諾,而這些承諾會讓人陷入對未來的幻想中,再加上當下充滿**,人們便很容易把此當作真愛。
對此,我們需要多去分辨對方的承諾是否隻是空頭支票。
比如對方說要存錢和你結婚,但對於工作的事情並不上心,甚至還會為了遊戲等愛好花大額金錢;抑或對方一再說對你是真心的,一定會對你負責,但在你提出見對方父母的時候卻推三阻四。
沒有實際行動的承諾必然是不可信的,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對這段感情就要多一些警惕了。
? 對方的承諾是否需要交換
有些感情中的承諾隻是為了得到更多。如果在感情中常常會出現“你怎麽樣,我就怎麽樣”的句式和暗示,那就要注意了。
“你對我付出這麽多,我肯定會負責的。”
“你對我這麽好,我怎麽會辜負你呢?”
我們要確定的是,具有親密度的承諾是不需要交換的。因為兩個人之間的互相賞識和心靈溝通會讓人對未來心生向往,而不是你需要做些什麽,才能得到我的“承諾”。
除了分辨承諾,我們還要注意給感情放置一個“減速器”,讓它慢一點兒,再慢一點兒,這樣,我們才能有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對方,看清自己的內心,遠離愚蠢式愛情。
相敬如賓的愛——相伴之愛
親密和承諾結合在一起形成的愛便是相伴之愛。雖然這種愛缺乏**,卻往往會使婚姻幸福而長久。
擁有相伴之愛的雙方均會努力維持長期的友誼關係,當兩個人對愛情都有巨大投入時,溝通和分享便會暢通無阻。
我們常說“愛情升華為親情”,這句話就充分體現在相伴之愛中,盡管兩個人可能因為相伴的年歲過長已經缺乏了性的互相吸引,但依然心心相印,感情有著難以形容的深度。
就如楊絳先生所說:“夫妻該是終身的朋友,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係,即使不是知心的朋友,至少也該是能做伴侶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侶。情人而非朋友的關係是不能持久的。夫妻而不夠朋友,隻好分手。”
但我們要注意的是,相伴之愛的最大特點是平和而非冷淡,是具有深沉的情感依戀,而非“搭夥過日子”。所以,即使擁有可以幸福長久的相伴之愛,也別忘了時不時給生活來一點兒不同的趣味。
? 偶爾製造小驚喜
近幾年,“儀式感”這個詞頻頻出現,已不再新鮮了,但不得不說它真的很有用。
打個比方,在一個特殊的節日裏,一對情侶和往常一樣,沒有一點兒儀式感,而另一對情侶做了詳細的計劃,讓這一天變得完全不同。相比之下,後一對情侶之間的愛意會流動更多。所以,特殊節日裏的儀式感、平凡日子裏的小驚喜,都是促進兩個人關係的良藥。
? 學會“甜言蜜語”
盡管相伴之愛是在兩個人彼此了解的基礎上建立的,但我們還是可以特意去發掘伴侶的優點,然後說一些“甜言蜜語”,誇一誇對方。
不要覺得“甜言蜜語”是一個負麵詞語,來自伴侶的稱讚和鼓勵會讓人具有變更好的動力,來自伴侶愛的表達也會讓心跳動的速度加快。
多對伴侶說一些“甜言蜜語”可以讓對方的內心有更多對愛的篤定,對生活瑣事擁有更多包容。這樣兩個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也會更緊密。
理想之愛——完美的愛
所謂完美的愛,便是同時具有**、親密、承諾三種元素的感情。隻要三元素比例恰當,我們完全可以窺得難得的愛情模樣:熱烈、溫暖又冷靜。
雖然很多人都追逐這樣的愛情,但很難讓愛停留在這個階段,因為**、親密、承諾並不會一成不變地停在那裏,它們在感情中所含的比例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比如**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人越來越熟悉,**便會逐步消退。所以斯騰伯格把完美的愛比作減肥:短時間做到很容易,長久堅持卻很難。
這樣的答案是不是讓人很難接受?原來我們追尋的愛情最終都無法完美。
但科學家理性的實驗依然給我們帶來了積極的啟示:盡管理想之愛不會長久存在,但**退去後的相伴之愛可以以穩固的姿態維持長久的愛情。
當我們了解了愛情的模樣,便能更好地識別自己在愛情中的狀態,也能明確自己想要擁有的愛情,這不僅決定了我們的愛情觀,還影響了我們的人生,就像英國文藝複興時期的哲學家培根所說:“了解愛情的人往往會因為愛情的升華而堅定他們向上的意誌和進取的精神。”
理想的完美之愛注定會隨著時間消失,但愛情最終會被升華還是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明白愛情的最終歸宿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