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構建認知方式的地點是原生家庭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師薩提亞曾說:“每個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些聯係,會影響他的一生。”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形成自己認知方式的來源,對我們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些人在原生家庭中獲得的是來自父母的愛、尊重和獨立,那麽他們必定得以茁壯地成長;可遺憾的是還有一些人,得到的是恐懼、責任和負罪感,這些人接收到滿滿的負能量,自身的性格也會存在明顯的缺陷。

換句話說,每個人所有的自信、自卑、虛榮、孤僻……溯其根源幾乎都能從原生家庭找到蛛絲馬跡。

網上曾有一項投票,是“你的原生家庭幸福嗎?”,有超過四千人選擇了否定的答案並表示至今都在其影響下不斷掙紮。

這就說明我們對降低或完全擺脫原生家庭對自己負麵影響的學習和能力遠遠不夠。

因此,重新定義原生家庭將成為我們改變糟糕現狀,走上幸福軌道的關鍵所在。正如作家東野圭吾所說的:“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麽樣的牌,你就隻能盡量打好它。”

這一課我們就好好來聊一下原生家庭。

我最親近的人,傷我最深

在心理學上,把原生家庭之傷簡單歸為身體之傷、言語之傷、性之傷、情感之傷這四種傷害。

雖然前兩種不像後兩種那樣是極端的傷害行為,但不論什麽目的,隻要是父母做出了某些行為,影響到子女的情緒,或使子女懷疑自我價值,我們都可以稱之為“原生家庭之傷”。

“為了我爸媽,我必須選擇他們決定的專業,他們說我的夢想不能當飯吃。”

“我爸快把我逼瘋了,他整天說我這也不行,那也不好,我身上真的就沒一個閃光點嗎?說真的我現在特別抵觸回家,一想到回到家要麵對他的嘮叨,我就煩。”

“我小時候經常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挨揍,男女混合雙打那種,隻要我有哪一點做得不對,我爸媽上來就揍我。雖然不能否認他們愛我,但是現在我對待所有人都沒有底氣,尤其是看到誰突然變了臉色,我就心跳加快,害怕到腿軟。”

“我也挨打!而且我爸媽每次打我罵我都說是為了我好,我不明白,難道以後我想對誰好也要打他罵他嗎?”

…………

迄今為止,我們收到的眾多私信中,很多讀者朋友都提到了自己正在經曆或者已經經曆過的事,像上麵幾段讀起來紮心的話其實是最普遍的描述了,還有很多人提到這樣的話:

“有時候我真的寧願自己不曾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我真的很累,對原生家庭的絕望讓我想死。”

看到這些努力輕描淡寫卻依舊充滿傷痛的文字,我明白,完美的家庭是個偽命題,幾乎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承受一些家庭帶來的不愉快。哪怕這些事情發生在多年以前,但每個敘述者內心的傷口卻從未愈合。

嘴上說著“都過去了”,實際上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凡是關於原生家庭傷害的問題,他們都在下意識地逃避。

然而,越是逃避問題,越是填補不了內心的空洞。以致一輩子都沉浸在原生家庭造成的痛苦之中,甚至無聲無息間把自己身上的痛苦又傳遞給了下一代。

不同父母造就不同類型的孩子

武誌紅曾在節目中說:“我們談論原生家庭,第一,是因為它很重要,我們之所以是現在的樣子,跟原生家庭的關係太緊密了。第二,我們是在找原因,不是怪罪家庭。第三,我們可以改變。”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那麽在進一步找到原因並改變之前,我們先要明白父母到底是怎樣影響我們的。

基於這一點,我們將原生家庭關係大致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 不成熟的父母vs太成熟的孩子

什麽是父母?

日本心理學家加藤諦三在《長不大的父母》一書中如此解釋:“為人父母的意思是,你已經成為一個懂得給予他人快樂的人,而不是一味地向對方索取的人。你要做的不是要求孩子為你當牛做馬,而是當孩子任性地向你提出要求時,可以盡力滿足他們。能夠站在這一立場上行事的人,才能勝任父母一職。”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人在自己在心理層麵上還是個孩子時就結了婚當了父母,突然背上肩頭的責任讓他們無所適從,本該向孩子提供正向情緒價值的他們,卻反過來向孩子索取情緒價值。

比如說有些家庭中,夫妻感情不太和睦,這個時候夾在中間的孩子就成了情緒的“垃圾桶”:

“你看看你爸,整天就知道抽煙喝酒,我的辛苦誰放在心上!”

“你媽每天就會念叨,我出來工作容易嗎?”

親子角色開始顛倒,孩子被迫承擔起家庭調解的責任,開始照顧父母的心理感受,表麵上看起來是“懂事”,實際上渴望被愛的他們,也希望父母能夠給予自己更多的關注。這導致孩子的內心極度脆弱,在與他人的溝通和交流中總是下意識地討好,如果有一點受挫就會導致對自己、對他人的不認同,也不相信他人的愛。

畢竟連父母的愛都得不到,又怎麽會期盼他人的愛呢?

? 操控成癮的父母vs迷茫膽怯的孩子

“我這麽做還不是為了你!”

“你才見過多少人,走過多少路?聽我的難道會害了你嗎?”

“我是你媽,你不聽我的你聽誰的!”

…………

如果你經常從父母口中聽到這樣的話語,那你的父母極有可能屬於“操控型父母”。

操控型父母最初的目的是對我們的保護和愛,適度的控製與指導雖然能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但該放手的時候沒有放手,這種“適度的控製”就會演變成“過度的控製”,孩子從中感受到的不再是愛,而是無助和迷茫。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他們步入社會,遇到問題也無法獨立解決,更無法成為合格的伴侶、合格的父母。

?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vs愛發脾氣的孩子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很多父母主張以暴力來教育孩子,隻要孩子一犯錯,便對孩子非打即罵。

而且有的父母如果在外與他人發生衝突、矛盾,回到家後家庭成員就會成為他們的出氣筒。

有網友說自己小時候經常被父親用皮帶沒頭沒腦地抽,僅僅是因為父親工作不順心。雖然家裏的生活條件好於一般家庭,但隻要父親陰沉著臉回家,他就會開始害怕。

也正因為整個童年時期都生活在恐懼之中,現在的他害怕被傷害,害怕被背叛,無法進入一段親密關係裏。

教育學家斯賓塞曾表示:孩子的自我意識從3歲開始顯現,在這個階段的學習特點最主要的就是模仿,他模仿的對象可能包括父母以及周圍其他所有人的言行舉止。

所以說,孩子的一舉一動正是父母生活的折射,可這恰恰也是我們大多數人忽略的一點。

探尋自己的性格來源

讀到這裏我們會發現,不同的家庭條件、不同的成長環境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同時我們也發現,在不同性格的影響下,原生家庭之傷重蹈覆轍,像家族詛咒一般,代代相傳。

但麵對原生家庭的問題,我們也並不是束手無策。

心理動力學人格理論認為:強大的內驅力塑造人格並引發行為。也就是說,我們的每一個行為都有一個原因和一個目的,就像我們吃飯是因為感到饑餓並解決饑餓一樣。人的性格形成,也可能是因為某種生存需求。

比如童年經曆讓你變得“敏感”,是因為你感到危險,感到不安而采取某種方式保護自己。

比如被父母過度控製的你,日常生活需要得到更多的幫助,就會變得“脆弱”,以此得到持續不斷的支援。

另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並不存在“心理創傷”一說。阿德勒認為,是我們先有了“不想改變”的念頭,所以我們才不去改變,我們可以左右我們自身的行為。

就以那位控製不住自己情緒的網友為例,雖然他一直都知道自己經常情緒失控的原因,但是從未對自己的行為做出實質性的改變。

困住他的枷鎖未必就是原生家庭,而是他自己的恐懼。

這也是我們說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想要在成年後獲得幸福的家庭,往往要付出更大努力的原因。

跨越障礙,而不是被障礙阻攔

在了解原生家庭之傷的源頭後,你會發現並不能把人生所有的不順心都歸咎於父母。因為原生家庭之傷是時代作用下的產物,大部分父母隻是從“受害者”變成了“無心的加害者”。

而你卻不同。

既然你已經讀到了這本書,就意味著你要做些什麽來終止傷害的傳承,從“原生家庭的受害者”變成“命運的掌控者”。改變的第一步,不是抱著責問的態度去批判父母,而是跨過創傷的泥潭,審視問題出自哪裏,才能避免今後再次跌入。

知乎上有位匿名網友講過自己的故事,從她記事起,父母就在不停地爭吵、打架,而且他們還會把氣撒到她身上。這也導致了她有很大的性格缺陷,自卑懦弱、遇事退縮,一度對生活失去希望。但幸好她大學時交到一位朋友,在朋友的陪伴和鼓勵下,她認識到了自己性格的缺陷,也終於好好審視自己,明白了自己的需求,把心思放在提升自身上,踏踏實實生活。雖然童年的經曆依然不堪回首,但至少她不再被困在痛苦的過去。

當然了,將過去剝離的過程中你可能會憤怒、不甘心、悲傷,覺得對自己太不公平,但請你明白,雖然命運派發給你的原生家庭籌碼太爛,但怎麽打好自己的牌是由你自己決定的。

因此,隻有正視不良家庭的行為模式,才能治愈和預防創傷造成的大部分損失,並且通過這樣的做法,重新開始新的人生。

在成長的經曆中獲得自省的力量

正如上文所說,在直麵原生家庭之傷的過程中你要做的是接納而不是批判,因此接下來的一步就是要學會“自省”。

自省並不是讓你把錯誤歸結到自己身上,而是通過自己的經曆去對照自己的行為。

比如小時候父母經常對你語言暴力,你就要審查一下自己有沒有類似的行為,是不是潛移默化間將傷害帶給了其他人。

我們經常接到類似的留言來控訴他們情緒不穩定的父母,老生常談的故事總是不斷地傷害著我們,比如有位讀者說自己小時候最討厭的家庭成員就是爸爸,因為爸爸經常發火,一言不合就摔東西,全家人整天都戰戰兢兢的。但是直到他長大後才發現,他自己不知什麽時候竟然也變成像他爸爸那樣易怒、暴躁的人,情緒經常處於失控邊緣,周圍的人都深受其害,這讓他無比焦慮……

其實這是因為兒時的他被迫吸收了父母傳遞下來的創傷,對生活、對自己的評價都變得偏激,充滿負能量。這些負麵的認知極大地影響到了我們與人交往的方式,以及對自己行為的判斷。

這個時候參照過往反省自己就尤為重要了。

自省的目的同樣是為了斬斷傷害的輪回,不要重蹈覆轍;同樣,麵對一些好的行為,要把它們傳承下去。

告訴自己:即使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也不能放棄自省和成長。

家庭的正麵與負麵,都可作為自己生活的教材

如果你已經耐心地讀到了這裏,那正說明此時此刻的你和剛翻開書的你有了很大的不同。

你正重整旗鼓,以過去為鑒,繼續梳理自己的人生故事。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過:以內心的真實體驗為原動力的自我,是我們最誠實的、最精準的自我感悟,它能夠帶領我們過上最適合自己的生活。

美國作家塔拉·韋斯特弗小時候一直生活在暴力且專製的環境裏。父親不讓她上學,哥哥經常毆打她,目睹一切的母親選擇無視與沉默。可以說,塔拉·韋斯特弗的原生家庭是一把爛到不能再爛的底牌,但是她依然成了哈佛大學的哲學碩士和劍橋大學的曆史學博士。

靠的是什麽呢?其實就是勇敢地麵對,承認和接納原生家庭之傷,重新塑造自我認知。去學習,去改變,從羞於提及原生家庭到勇敢傾訴過往後,原生家庭就不再是你我的陰影。

發掘內心的愛和能量,與真我重新建立聯結,這樣,你也能夠重新書寫自己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