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課 將現在的錯誤變成今後的動力

“我真的太差勁了,把一切都搞砸了,我根本不適合這個工作!”

“我怎麽什麽都做不好,這次考試又失敗了!”

生活中,總有不斷自我否定的人存在,麵對這些訴苦時,你的任何安慰都變得無效。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樣的人是陷入了自己的情緒當中,這與一個小孩突然大哭,大人們怎麽勸說都沒有用是一樣的。

常常自我否定的人,大多認為自己不夠優秀、能力不足,內心總有一個聲音在說“我不配”,稍微有一點錯誤,就會被放大到否定自己的人生。

有位心理醫生分享了她的一位來訪者的故事。這位來訪者是個十足的學霸,從小到大一路順風順水,考入名牌大學,現在畢業在即,卻因為考研失敗而陷入深深的焦慮和自我否定之中。

學霸從小到大都在按照父母的意願去學習,去生活,原本很有把握的考研卻落榜了,父母非常失望,指責她沒有用心學習,一定是因為貪玩懶惰才落榜的。在父母的批評中,她覺得自己糟糕透頂,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

心理醫生表示,學霸許多的負麵情緒都來源於無法停止的自我否定。一方麵是因為她對自我價值的評價標準,全部來自父母對她的評價,而非事實。她要正視的問題,不是一次失敗的考試,而是如何擺脫父母的評價對自我評估的幹擾,重新樹立正確的以本人觀念為主導的價值評判標準。

另一方麵是因為從前一直保持在高位的成績和過於一帆風順的經曆,使她形成了較強的自尊心,這讓她在麵對較大挫折時難以正視自己的錯誤,缺乏重新站起來的經驗。這個措手不及的打擊令她一時難以調整心態,陷入了持續的自我懷疑中。

所以,這一課我們要說的就是如何正視自己的錯誤。第一,承認錯誤,是正視錯誤的第一步;第二,今日終成過往,向前看才是關鍵;第三,處理已經發生的錯誤。

承認錯誤,是正視錯誤的第一步

宋代文學家蘇軾,才華橫溢,文章出彩,詩詞也作得好,曾官拜禮部尚書。不過,再博學多才的人,也有自己的盲區,蘇軾自然也不例外。

據說有一次,還是翰林學士的蘇軾前去拜會宰相王安石,不巧王安石外出辦事,蘇軾就在書房等候。等候期間蘇軾瞧見書桌上有一首詠菊詩,不過這詩還未完成,隻有前兩句:“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軾看了之後,心裏暗自一笑,心想:“西風”是秋風,“黃花”就是**,而**從不嬌氣,耐旱耐凍,區區一陣秋風,怎麽會吹落滿地?這簡直就是笑話。思及此處,蘇軾不客氣地提筆加上後兩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蘇軾本想與王安石再探討一番,但遲遲不見他回來,也就起身離開。而王安石回來看到蘇軾的補充,不由得覺得好笑,搖了搖頭,並未放在心上。

一段時間後,蘇軾被貶到黃州去當團練副使。九九重陽這一天,蘇軾隨友人去賞菊,看著大風過後,殘菊滿地的蕭瑟景象,蘇軾慚愧不已,趕忙給王安石寫信認錯,他的知錯就改也成為一樁美談。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意識到錯誤後主動認錯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智慧與能力。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這句話說的是,君子的過錯如同日食月食一樣,犯錯時,人人都能看到,但改正時,人人都會仰望他。

能夠承認錯誤,也是一種坦然麵對自我的表現。在《你為什麽不道歉》這本書裏,作者寫道:“認清自我也是對自己的尊重,有了這種自尊,你才能承認會做錯事,不會產生道歉就低人一等或被人超越的感受。”

今日終成過往,向前看才是關鍵

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在120周年校慶上發言時,一不小心將“鴻鵠”念成了“鴻浩”。 一石激起千層浪,林建華的錯誤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

盡管也有很多人想為林建華正名,覺得可能他想表達的是其他意思,但很快,林建華自己就承認他確實是讀錯了。他坦然地說:“我還真的不熟悉這個詞的發音,這次應當是學會了,但成本的確是太高了一些。”

林建華的做法贏得了網友們一片叫好,直呼這才是北大精神。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但重點在於犯錯之後該如何麵對。麵對錯誤的時候,我們要相信,“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正視錯誤,勇於改正,今後才能沿著正確的道路走下去。

眾所周知,喬布斯是個典型的完美主義者,他對產品要求嚴格,會把關所有的細節。但在2000年的時候,他設計的一款產品還是出現了問題。有客戶反映產品的塑料外殼有縫隙,不僅破壞了整台機子的設計美感,而且縫隙裏經常會鑽進去蟲子。時間一長,兩條透明的支架裏就擠滿了小蟲子的屍體,使用體驗非常糟糕。

事情一發生,喬布斯便迅速叫停了這一產品的生產,並快速做出應對。他知錯認錯,並及時改正的態度使得品牌及時止損,也為日後更大的成功埋下了伏筆。

英國詩人馬羅說:永遠不要因承認錯誤而感到羞恥,因為承認錯誤也可以解釋作你今天更聰敏。不要懼怕錯誤,它是讓我們成長的養分。智者不會糾結於錯誤,而是承擔後果,微笑前行。

處理已經發生的錯誤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自省,現在我們常常稱之為複盤,是幫助我們發現、正視錯誤的一大法寶。

每天的複盤有多重要呢?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破窗效應”。一棟再豪華精美的房子,隻要有一扇窗破裂,如果不去修複它,很快這棟房子便會成為廢墟。一個看似微小的錯誤,如果不聞不問,不及時糾正,那就是在縱容更大的錯誤發生。事情發生時我們總有些當局者迷,而過後複盤會使我們作為旁觀者看清本質。

那麽如何進行複盤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每晚睡覺前騰出15分鍾的時間,將今天自己所做的事做一個整理,然後從旁觀者的角度去分析這些事,看看今天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哪裏,不妥之處引以為戒,最後進行總結和展望。

正如任正非說的那樣:一個懂得自我批判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我們應該讓複盤成為自己的一種思維方式,及時糾錯,總結經驗,為未來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