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職場中每句話,都是價值和資源

第一節 如何讓領導把你當心腹?

在第二課中,我們講到許多日常的人際溝通技巧。從這一課開始,我們會介紹各種特定類型和場景的溝通技巧。第三課我們要講的內容是,在職場中,如何通過溝通爭取資源,實現價值。說到職場,我希望你首先認識到職場本身的複雜性。就像上一課我們在人脈的價值導向中所講的,職場與我們的生活圈是截然不同的。在職場中主導價值的因素有很多;同樣的,在職場中決定我們前途和方向的因素也有很多。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小A和小B競爭一個經理崗位。小A是個很優秀的員工,平常很努力,各項工作也非常認真,完成得很好,同事們對他評價很高。而小B呢,平時說話有點兒吊兒郎當的,工作上也過得去,但他特別善於交往,在其他部門、其他公司乃至行業裏有不少熟人,時不時利用自己的人脈,給團隊帶來一些業績,許多同事私底下都和小B一起出去玩過。我們不妨想一想,如果你是公司老板,會提拔哪一個人呢?估計大部分人會選擇小B。其實這也反映了一個現實情況:單純的才幹與能力,不一定能完全支撐我們快速成長。一個踏實肯幹的人或許會成為領導喜歡的人,但卻不一定會成為最重要的那個人。

當然,你也不必因此感到不公平,我們現在所學的溝通,其實就是一個能放大個人能力,爭取更多機會的方法。抱著這種學習、提高的心態去理解職場中的溝通,可以讓我們更快地認識職場的本質,更好地運用自己的溝通技能。這一節,我們的主題是“如何讓領導把你當心腹”。

一、與領導溝通的前提:充分的尊重

不誇張地說,職場中的領導,尤其是直接領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前途。我們的薪水、升職等許多事項,都由領導說了算。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的工作結果如何,是否優秀,關鍵在於是否讓領導滿意。我們要如何讓領導滿意呢?我們會發現,領導風格其實是非常多變的。有的領導很隨和,善於和下屬打成一片,也能夠聽取下屬意見。有的領導,平日裏表現得很嚴肅,感覺不那麽好接近,還經常會批評、教育下屬,這就讓許多人感到無從下手。那麽我們具體應該怎麽去做呢?在這裏,我們從領導的共性出發,介紹一些通用的實戰技巧,以便快速和領導拉近關係。

我們要注意一個前提:充分的尊重。我們之前講過尊重這個話題,要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重視。那麽對領導,這種“尊重”需要升級,對領導不僅僅要重視,更需要做到的是服從和尊敬。

理解和尊重是每個人都期望得到的正向反饋,領導也不例外。不要因為領導表現得很隨和,我們就可以表現得很隨意。我們反而應該更加尊重,給他們一個好印象,“這個下屬非常關注我的感受和意見,如果我有什麽想法和行動,他一定會跟我‘統一戰線’”。

例如在公開場合,一定要以尊稱去稱呼領導,比如“某總”“某主任”“某長”等等,而不要輕易直呼領導姓名。跟領導溝通,或者領導有事交代的時候,要立刻把手頭的事停下來,麵向領導,認真地溝通,包括眼神上的交流,要盡量傳達出那種認真、端正的態度。

如果有人在背後議論領導,或者想通過我們了解領導的情況,尤其是一些私事,我們一定要注意維護領導的尊嚴。例如某個同事,某一天神神秘秘地問:“唉,我聽說某領導離婚了,你知道嗎?”這個時候,最好的回答就是不要回答,我們笑一笑說“不知道”就可以了,盡量不要回答,更不要去傳。否則很容易被職場中的“八卦新聞”給誤傷。

當然了,尊重並不意味著卑微。因為在人格上,我們和領導都是平等的。在一些傳統觀念中,下屬和領導可能有些人身依附的概念,但是在現代職場,我們能做到不卑不亢就好。

如果在工作之外,領導有一些生活上的私事需要我們處理,這個時候就應該公私分明。在個人層麵上,如果我們覺得這個領導值得深交,那就以朋友身份去幫助對方;如果我們覺得沒有必要,可以委婉地拒絕。

二、與領導溝通的本質:形成“利益共同體”

當我們學會了尊重,就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和領導形成“利益共同體”。對領導來說,要支持、提拔一個下屬,歸根到底,就是要這個下屬能幫自己爭取利益。所以對我們來說,要真正贏得領導信任,就要找到自身和領導利益的“結合點”,讓領導將我們當成“自己人”。我們具體應該怎麽做呢?

一方麵是了解領導的意圖。我們需要經常性地轉換視角,去理解和觀察領導的需求。有時候領導的意圖很明確,開展一項什麽工作,有哪些流程,需要我們去做什麽。這時候,我們需要的就是聽話照做,不要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和心思。但更多的時候,領導的意圖其實是隱晦的,甚至他自己都不太清楚。舉例來說,領導交代我們:“你幫我做一個PPT,用作這三個月的工作述職。”這個意圖看起來很明確,做一個PPT。但仔細一想,這PPT是用來幹什麽的?應該有什麽內容?有哪些要點呢?領導都沒有說清楚。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憑借自己的經驗,先有一個簡單的思路和框架,再去跟領導磨合。要注意,盡量讓領導做選擇題,而不是填空題和簡答題。

我們可以這樣問:“領導,您做這個PPT是為了匯報部門業績還是升職呢?”這樣問其實可以促進他們的思考,也能夠發揮我們參謀助手的作用。要避免簡單地問:“領導,這個PPT有什麽目標?”

另一方麵是結合自身需求。溝通是有目標的,所以在我們了解了領導的意圖後,就要結合自身的需求,看看如何實現“雙贏”。如果一個人更看重經濟報酬,那就應該和領導共創價值;如果更看重學習和成長,那就積極參與更多工作。

例如,領導交代我們製訂一個銷售方案,這是以經濟價值為主。那我們在製訂這個方案的時候就可以思考,在這個方案中如何讓領導獲得更高的業績,同時讓自己賺更多的錢。這就是所謂的“借船出海”:把我們自己的需求,放在領導這條“大船”上,並為之努力;當領導的大目標實現了,他的感覺很好,就會更加器重我們;同時我們的小目標,也在這個過程中間接達成了。這就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讓我們和領導相互成就。這也是“利益共同體”的意義所在。

三、如何與“不對付”的領導相處?

古人雲:“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句話肯定了伯樂的作用,他們可以在許多普通的個體中,挑出那些真正有潛力的,培養成團隊的核心骨幹。但反過來說,如果一個集體中,領導不看重一個人,甚至反感他,這個人恐怕很難有所成就。

當然,一個人被領導反感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也許是因為他的責任心不夠,也許是被哪個同事在背後說了壞話,甚至可能是自身能力太強,被領導嫉妒。那如果一個人被領導反感,經常被“穿小鞋”,派一些費力不討好的髒活兒、累活兒,這時應該怎麽辦呢?在這裏,我們需要明確一個前提,就是不論與領導是否對付,他在職位、人脈和經曆上都是比自己要強的。我們還是應該盡量讓關係積極發展,而不是去反對、抗拒領導。那麽下麵說說,在這個“大前提”下,如何應對那些和自己“不對付”的領導。

第一個建議,盡量不要讓領導覺得意外。作為領導,多數人都習慣將人和事把握在自己能掌控的範圍中。如果一個人做的事、說的話總是超出他的意料,造成許多不良後果,那就很容易招致反感。所以我們要有這種思維,有什麽事要多溝通、積極溝通,尤其是有什麽問題要及時去匯報,這樣可以讓領導慢慢理解我們的態度。

第二個建議,適應領導。客觀地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有的人和領導相處不來,不是因為自身的能力水平不夠,而是因為性格上和領導合不來。比如領導辦事風風火火,下屬卻不緊不慢;領導喜歡踏實老練的,下屬卻更喜歡創新。這個時候,我們最好能收斂一些個性,盡量去適應領導,按照領導說的行動,這樣才可能在和領導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實現雙贏。

第三個建議,也是最後一招,走為上計。當我們實在無法適應領導,那就隻能盡早離開,到別的部門或團隊,尋求更適合自己發展的環境。

本節我們說的是在職場中如何與領導溝通。與領導溝通,前提是充分的尊重,讓他感受到我們的服從與尊敬。與領導溝通的本質,就是了解領導的意圖,結合我們自身需求,形成“利益共同體”。如果遇到和我們“不對付”的領導,則要注意避免意外,盡力去適應領導。如果實在不能與領導達成一致,那就隻能盡早離開,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發展環境。

下一節,我們將介紹如何與同事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