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溝通要避免這幾個“坑”

溝通是一個相互理解、達成共識的過程。然而對有的人來說,溝通有時也是一種折磨。因為很多人的確不擅長。就像前麵說的,人天生就有感知同類的能力,但不一定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理解他人。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容易陷入“多說多錯”的惡性循環,想要溝通,卻離對方越來越遠。那麽,我們日常的溝通到底有哪些常見的“坑”呢?應該怎樣避免?這一節我們說說這個問題。

一、溝通需要相互理解,而不是“命令”或“說服”

在很多時候,人們自以為在有效溝通,但其實並非如此。為什麽呢?因為溝通是雙向的,但有的人卻是自說自話,想要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舉個例子。小A剛從學校畢業沒多久。有一天,老板把他叫了過去,跟他說:“小A,我手裏有幾份資料,你拿去和小B兩個人總結一下,寫一份書麵的報告給我。”於是小A拿著資料,找到同事小B說:“老板讓我們整理資料,這兩份資料給你,回頭整理好了,寫個書麵報告給我,我一起交給老板。”結果小B聽了以後,看了小A幾秒,說:“我手頭有其他急事,根本沒時間,要不你自己處理吧。”最後小A不得不熬夜獨自完成了這份工作。

類似的場景在生活中經常出現,領導交代的工作,我們想要求助,結果同事都騰不出手。從小A的角度看,這種情況很正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不能無條件地幫助別人。但是從溝通的角度來看,小A這樣的一次溝通就是無效或者失敗的。那麽有沒有方法提高小A的成功率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人覺得,既然是老板安排的工作,可以讓老板親自去說;或者小A在溝通的時候,反複強調,這是老板親自交代的工作,非常重要,那麽小B迫於壓力,還是會答應小A的。

但是這又可能引起另外一個問題,誰都不想無緣無故增加工作量,小B也是如此。即使他迫於老板的壓力,答應這份工作,同樣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內耗,或是敷衍了事,最後小A依然得不到好的結果,甚至弄巧成拙,被老板批評。這樣的溝通,同樣起不到好的效果。

這裏麵,其實就涉及一個溝通的基本目標。溝通的目標是什麽?是讓一個人按另一個人的要求去行動嗎?這不是溝通,這是命令。是讓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言聽計從嗎?這也不是溝通,而是說服。我們講過,溝通是相互的,是雙向的,如果一個人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總是顧著自己的目標,或許永遠無法和別人相互理解,更不要談達成一致了。這也是許多人對溝通感到痛苦的原因。

如果小A能想到,自己需要站在小B的角度跟他商量這件事,兩個人的溝通情況就會完全不一樣。例如,小A可以這樣說:“老板給我交代這份急活兒,專門讓我找你一起完成。我們可以看一下如何分工完成。如果你手頭有什麽著急的,先放一放,回頭我可以幫著你一起做。”可以看到,這種表達既提到了老板的要求,又兼顧了同事的實際情況,也更容易取得好的溝通效果。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在溝通時,僅僅說出一個表麵意思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得保證自己說出的話,對方能夠心悅誠服,跟我們站在一起,達到一個合作的狀態,這才是真正有效的溝通方式。

那麽要怎樣實現真正有效的溝通呢?我們先要避開幾種有問題的溝通方式,免得在別人麵前喋喋不休半天,對方卻不接受你的意見,這是很令人崩潰的!

二、四種讓人抓狂的溝通方式

? 反問、質疑式溝通

如果你想成功讓一個人生氣,有一個最簡單快捷的溝通方式,就是反問和質疑。例如在和某個人溝通的時候,對方每說一句話,我們都回答一句“哦,是嗎?”或者“哦?真的嗎?”這種“杠精”般的語氣,很容易摧毀溝通雙方的信任感,讓彼此產生敵意。

而且我們會發現,反問和質疑在生活中是那樣普遍,以至於很多人都喜歡把“正話”反過來說。例如“我們昨天有一件工作”,很簡單的一句話,許多人會說成“我們昨天不是有一件工作嗎?”的確,用反問句有強調的作用,讓接收信息的人聽起來更有力量感,更重視;但是這種句式和溝通方式,會不可避免地加強說話者的攻擊性。

使用這樣一種溝通方式,如果是在日常,和自己熟悉的人對話還好,但如果是在相對正式或敏感的場合,就很容易激發對方的對抗心理。就像夫妻之間吵架,妻子抱怨丈夫:“你看看你,一天到晚就在外麵和狐朋狗友瞎混,家裏全是我在料理。你洗過一次碗嗎?拖過一次地嗎?陪孩子寫過一次作業嗎?”丈夫回擊妻子:“那你呢?你比我好到哪裏去了?我為這個家,天天加班到深夜,回來飯都沒吃,你給我做過一次飯嗎?我陪客戶累成什麽樣了,你有體諒過我的難處嗎?”你看,溝通中很多“話趕話”的情況,都是以質疑和反問的形式出現的。所以我們在溝通中,應該慎用這種方式。

? 命令、權威式溝通

命令、權威式溝通,最常見於上下級和親子之間。但如果我們認真留意,會發現生活中也有很多命令式的口吻。比如下麵這段對話。在一家川菜館,顧客問服務員:“你們這有什麽招牌菜,請你推薦一下。”服務員說:“辣子雞,要不就是水煮魚。”顧客接著問:“就這兩個,沒有別的了嗎?”服務員繼續回答:“就這倆吧,一般要吃特色,都吃我們家這兩道菜,做得特別好!”顧客看服務員這麽肯定,隻得點了這兩道菜。

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在餐廳裏服務員提供服務的場景。按道理說,服務員作為提供服務的一方,應該處在相對弱勢的位置,但他卻表現得很強勢,讓顧客有一點兒不舒服。明明一個餐廳有很多菜,顧客也想了解別的菜式,為什麽強推這兩道特色菜呢?這就是典型的命令式溝通。它不一定要你的語氣多麽高高在上,其問題在於,溝通者完全不聽對方的意見,直接就幫對方做了決定,沒有其他選擇,不容置喙。在這種條件下,對方就會產生一種很生硬、被逼迫、無可奈何的感覺。

但事實上,命令、權威在很多時候其實達不到人們想要的效果。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很多家長抱怨,自己耳提麵命地告訴孩子,孩子也點了頭,可是就不按家長說的做。因為孩子的心裏其實是有感知的,孩子礙於家長的權威點頭了,但內心不會真正接受命令式的溝通,自然也不會去做。

有的孩子在小時候,對父母言聽計從,可年紀稍微大一點兒,很快就開始逆反,不聽父母的。很多父母頭疼:這孩子怎麽不聲不響就到叛逆期了呢?事實上不是孩子叛逆,而是孩子長大了,有意識和能力反對父母命令式的溝通。

所以我們要注意,在生活中的多數時候,避免使用命令、權威式溝通,即使真的有權威關係,也要結合其他的溝通方式,而不能“一以貫之”。

? 自說自話式溝通

自說自話的情況在日常閑聊中很常見。比如下麵這段對話。小張問朋友:“我最近想去遊泳,你知道什麽地方遊泳條件比較好嗎?”朋友回答:“不知道呢,但是我知道一個健身的好地方,我還辦了卡,最近體重降下來不少,要不你跟我一起來吧……”小張看朋友越說越遠,馬上婉拒了朋友的建議。

一個人如果說得太多,聽得太少,往往隻能停留在很淺層的溝通,在無形中斷絕與其他人的深入交流,因為別人不願意聽他自顧自地說個沒完,也沒有義務去聽,這給社交增加了不少壓力。

所以我們要記住,溝通不僅僅是自我的表達,也需要我們感知對方的情緒,理解對方產生想法的過程。有充分的交流,溝通才能進行下去。

? 尷尬式溝通

尷尬式溝通是指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講一些自以為幽默的段子,實際上讓人不知所措,不知怎麽往下接。比如我們哪天感冒了,戴著口罩去上班,大家看見了,都過來關心一下,結果某個同事來了一句:“你這帶病上班,都把我感動哭了,不會是裝給領導看的吧……”這樣一句話很可能直接“殺死”聊天,讓所有人都陷入沉默。

碰見這樣的溝通方式,我們會有一種很費勁、很無力的感覺。因為根本就不知道怎樣去接話,怎樣去把氛圍和情緒帶回正軌。這也從側麵告訴我們,和人溝通,不能想到哪兒說到哪兒,信馬由韁肯定是不行的。一個人至少要保證自己的理解和表達,跟大部分人在同一個層次,避免曲高和寡,也不要過於粗俗。

以上就是這一課的主要內容。真正的有效溝通,建立在溝通雙方相互理解的基礎上。有的人在溝通時,容易選擇不恰當的溝通方式,這會導致對方不理解、不認可溝通的內容。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使用反問的、命令的、自說自話的或者令人尷尬的溝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