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打好腹稿,靈活應對各種場合
上一節我們說了如何讓普通人聽懂枯燥的專業內容,這節課我們要說一個即興表達的重要技巧:打腹稿。在平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溝通高手,表麵上看著好像沒做什麽準備,但隻要我們跟他們交談,他們馬上就能說出許多觀點,而且邏輯清楚、表達流暢,好像一切內容都已經到嘴邊了,就等著說出來。
其實這是一種“假象”。如果我們看到某個人沒有經過充分準備,卻能夠“出口成章”,這多半是因為其準備了“腹稿”。那到底什麽是腹稿呢?我們要如何準備?這節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一、腹稿——提前思考,流暢表達
先說說什麽是腹稿。這其實要從一個故事說起。唐朝的詩人王勃,被稱為“初唐四傑”之一,也是千古名篇《滕王閣序》的作者,他從小就被稱為“神童”。為什麽呢?因為他要寫東西的時候,經常不做任何準備,而是在一張書桌前,放好紙、研好墨,拿著一床被子悶頭就躺下了。過了一段時間,他起來以後提筆就開始寫文章,而且一揮而就,文不加點。大家就很好奇,這個王勃有才也就算了,還這麽有天賦,躺著睡覺都能把文章構想好。可事實上,王勃這並不是什麽天賦,隻是他在躺下的時候,心裏就一直在琢磨文章的事。等他把所有的內容想清楚了,再起來寫文章。後人把王勃這種裝睡構思文章的方法稱為“打腹稿”,引申為我們溝通之前,在腦子裏把要說的東西想好。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出口成章”,絕大部分都來自“打腹稿”。人們在講話之前,花幾十秒到幾分鍾,將自己要說的東西想好,等到講話的時候,很自然地就把要表達的內容說出來。比如我們在電視上看到記者采訪,不管是采訪什麽人,記者都能很快把話說到點子上,引導對方說出有用的信息,這實際上也是因為記者早已做好了準備,打好了腹稿。
那麽,在我們日常的溝通表達中,應該如何打腹稿,去更好地應對即興表達呢?接下來,我們從簡單到複雜,介紹四種打腹稿的技巧。
二、四種打腹稿技巧,幫你贏在開口之前
? 框架概述法
框架概述,把要說的內容做一個邏輯框架的梳理,這種方法一般用來應對時間較短、準備時間不足、我們比較熟悉的話題表達。比如我們某一天,與朋友們到了故宮這個景點,朋友請我們介紹一下。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打腹稿了,怎麽介紹故宮呢?可以先說說故宮古樸、精巧的外形,這是我們看得到、摸得著的,許多素材可以隨取隨用,比較好表達;然後說說故宮值得驕傲,又充滿了近代風雨的曆史,這是許多人不了解,但是可能感興趣的內容;最後我們說說故宮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影響力,相當於給故宮來了個“升華”。我們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構建這個框架,在表達的時候,跟著框架的節奏,一步步論述,就能取得不錯的表達效果。
“框架概述”,一般會給人較大的發揮空間。我們可以從各種角度切入話題,嚐試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讓我們介紹一個人,我們可以從各個方麵挖掘他的亮點:家庭、職業、性格、形象等等。所以,框架概述法一般也是打腹稿最常用、最基礎的方法,就像我們寫文章用的提綱,可以很快形成表達思路。
? 黃金圈思維
它是由營銷專家西蒙·斯涅克提出的。所謂“黃金圈”,就是在思考時,“從內而外”進行提問,先思考問題的核心,也是最有價值的地方,而不是去思考那些細枝末節的地方。簡單來說,就是要善於問“為什麽”。這個方法可以讓觀點更深入,更有價值。它適合那種需要主題,並要求表達有一定深度的場合,比如職場中部門的頭腦風暴會議、專家參與的行業會議等等。這個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在遇到問題時,首先問一個“為什麽”——為什麽要做這件事。
“為什麽”涉及我們行動的基本理念和目標。人對一般事物的理解涉及三個問題,即是什麽、為什麽、怎麽做。出於對效率的需求,大部分人隻會關注“是什麽”“怎麽做”的問題,即行動和成果的問題,而容易忽略最關鍵的目標問題。
在電子產品行業,說起目前最知名、最成功的品牌,大家都會首先想到蘋果,而這背後的原因就在於其在設計新產品時的不同理念。大多數廠商思考的問題是:“客戶需要一台什麽樣的電腦”,或者“怎樣生產一台高性能的電腦”。而蘋果公司的理念是:我們的產品是為了突破和創新,我們的產品應該造型精美、使用簡單、界麵友好;我們隻是在這個過程中做出了最棒的電腦,客戶將樂於為此買單。
同樣是生產電腦,其他公司是從“是什麽”“怎麽做”出發,而蘋果公司是從“為什麽”出發,兩者的出發點不同,最後的產品、市場反響也有很大差別。所以我們會看到,蘋果公司的產品雖然溢價高,但卻能在電子產品的各個領域名列前茅。它們的理念和文化,幫助生產者從更貼近行業發展根本需求的角度思考產品的設計方向。
所以我們在和人溝通時,也要培養自己問“為什麽”的意識。以貼海報這個小事為例,也許你會覺得找個牆麵貼起來就完了。
但如果我們從“為什麽”的角度來思考,就能更大地發揮一張海報的價值:為什麽要貼海報?貼海報是為了做宣傳,吸引更多目標客戶來了解產品。於是我們便可以想到,海報要貼到目標客戶密集的地方,同時還要配上一定的公司介紹、聯係方式。
這樣一來,我們通過黃金圈法則打腹稿,得出了一個完全不同於平常,又有一定深度的觀點,這也是我們通過一定訓練可以實現的效果。
? 故事法
簡單來說,就是采用故事的形式,為溝通注入情感,表達觀點。我們從小就開始聽故事,到年齡大了,依舊對各種各樣的故事感興趣。為什麽呢?因為故事一般有很強的情境性,尤其是那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會讓人特別有代入感。所以講故事很容易拉近與溝通者的距離,讓對方放下防禦。而且故事往往比那些枯燥的道理要有趣得多,這也會吸引對方集中注意。這種方法非常適合日常的溝通交往。
比如人們聊到戀愛的話題,經常會舉例:“我有一個同學是怎樣找對象的……”“我有一個朋友在戀愛時,碰到問題是怎樣處理的……”想要在打腹稿的時候構思故事,一方麵我們要洞察對方的需求。我們想要通過故事和別人建立聯係,首先應該知道,對方心裏想要什麽。如果朋友失戀了,你想安慰對方,卻說了一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這顯然是不合時宜的,而應該說一個失戀的人走出感情困境,重新開啟生活的故事。
另一方麵,我們要學會去“改”故事。有的人會覺得,讓我講故事,我可沒什麽生活閱曆,有那麽多故事講給別人。但實際上,故事不是“講”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有的故事很精彩,但並不適合那些常見的生活場景,還有的故事發人深省,但卻不是我們親身經曆、親眼所見的,所以我們需要去改,把這些故事改成符合日常生活,也符合我們自己經曆的故事,等真正要用的時候,可以直接拿出來說。
所以“故事思維”,就是通過平時積累,形成一個“故事庫”,等到和別人溝通的時候,在腦中搜索一下,將不同的框架和要素組合成恰當的故事,就可以快速產出一篇腹稿。
? 對比總結法
這是一種在多人發言的時候打腹稿的方法。我們可以一邊聽別人發言,一邊把其他人發言的重點、亮點記錄下來,在輪到自己發言時總結出來。一方麵可以幫我們梳理思路,在自己沒有想好的時候,為我們提供更多啟發。另一方麵,也是幫我們在溝通的時候尋找“同盟”,當別人聽到自己的發言有人引用了,也會不由自主地讚同我們。
比如我們討論“怎樣交朋友”這個問題。有人說,應該交往人品好的朋友;有人說,應該交往有能力的朋友;還有人說,應該交往家庭條件好的朋友。那輪到我們發言了,就可以這樣總結:“交朋友嘛,人品、能力、家庭背景都很重要,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自身的品格,因為人品是基礎,如果一個朋友人品不好,他的能力再強,家世再好,對你都不一定有幫助,甚至會產生負麵影響。”這就是在總結別人發言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會顯得條理更清晰,觀點更深刻。
好了,說到這裏,這一節內容也差不多了。這一節中我們說的腹稿就是在即興發言之前,在腦海中想好的要說的內容,讓自己的表達更流暢自然。要打好腹稿,有四種方法:框架概述法、黃金圈思維、故事法和對比總結法。
下一節,我們要進入第七課,說話的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