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如何讓普通人輕鬆聽懂枯燥的專業內容?

上一節我們介紹了,即興表達中“開口”的問題。這一節,我們要講一個更“接地氣”的話題:如何讓普通人聽得懂枯燥的專業內容。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碰到過這樣的尷尬情況,作為一個“非專業”的人,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和別人溝通一些較為枯燥的專業知識。可不管對方在專業領域有多厲害,說得怎樣眉飛色舞,我們都感覺聽不進去,昏昏欲睡。這其實是來自不同領域的溝通者經常會碰到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說說如何處理類似的情況。

一、幫助“普通人”理解的基本思維:轉換視角

我們先從一個故事說起,是關於我國著名的畫家豐子愷的。有一次他乘船,遇到一位錢莊商人。兩人一見如故,商人問他姓名,豐子愷回答:“姓豐。”商人納悶地問:“什麽‘風’?”豐子愷又說:“‘鹹豐皇帝’的‘豐’。”商人也不大看曆史書,因此並不知道鹹豐。豐子愷又說:“‘五穀豐登’的‘豐’。”誰知商人還是搖搖頭,表示不知道。豐子愷感到很無奈,隻得用筆在紙上把“豐”字寫了出來。錢莊商人一看,恍然大悟說:“原來是‘匯豐銀行’的豐啊!”

豐子愷也恍然大悟:話雖然誰都能說,但要大家都聽得懂,還是得下一番功夫。商人既不讀史書,也不下地幹活,和他們溝通,自然該用“做生意”的語言。

在西方,有一個詞很適合用來形容這種情況,叫作“知識的詛咒”。它是指當一個人知道了某種知識,他就無法想象沒有那種知識的情況,在和人溝通的時候,自然而然地以為,對方具備溝通所需要的知識背景。可現實往往像豐子愷遇到的那樣,很多人說著說著,不知不覺就鬧了笑話。

要解決這類問題,有一個基本思維,那就是“轉換視角”。在我們想要表達之前,應該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自己說的內容,別人是不是聽得懂。

當我們開始轉換視角,就可以評估自己是不是在溝通中說了一些“高深莫測”的話,讓對方摸不著頭腦。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按照下麵的方法,更高效地完成專業化溝通。

二、三個方法,讓你高效完成專業化溝通

? 評估需求,深化問題

對很多缺乏專業知識的人來說,在溝通之前,他們不一定能準確地說出自己的需求,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用發問的形式,幫對方深化問題。

一個來訪者向心理谘詢師提出自己的困擾:“我最近感覺壓力很大,晚上經常睡不著,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減輕我的壓力呢?”谘詢師問:“您在什麽時候會感覺到明顯壓力呢?”來訪者想了想說:“我在上班的時候,領導一叫我,就讓我感覺很有壓力,有時候甚至想逃,不想在公司多待一秒。”谘詢師一聽就說:“那在領導不叫你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自己壓力很大嗎?”來訪者搖搖頭。

谘詢師馬上有了判斷結果:來訪者的心理壓力來自現在的領導。最好的辦法,其實是調整與領導的關係,也可以換一個領導或部門,從源頭上解決問題,而不是被動地去減壓。可以看到,谘詢師通過一些提問,就把來訪者寬泛的心理問題,精準定位在了職場中的人際交往上,這也是一個追根溯源的過程。

其實許多職場問題,都包含類似的溝通障礙。有的人經常吐槽:“這個‘甲方’,不懂專業,還瞎指揮,亂提需求,讓乙方一遍又一遍地‘返工’。”但是我們換個角度思考,正因為許多甲方不夠專業,對行業不了解,才需要乙方進行專業方麵的服務。在很多情況下,如果乙方能夠多一些耐心,給甲方多一些引導和提問,很多問題其實都可以靠溝通解決。

? 幫助對方思考

許多人在溝通中都存在一個情況,就是對完全理解對方的意思非常有自信。這個想法在日常溝通中沒有問題,但如果放到專業領域,就很容易給溝通帶來負麵影響。但一般這個時候,要讓對方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其實很難。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幫助對方思考。因此我們要試著理解對方是如何得出這些想法的,然後幫助他走向正軌。

例如溝通大師卡耐基,就碰到過這樣一件事。他為了召開講座,在美國紐約的一家飯店租用了演講場地。有一天,飯店的經理突然打電話告訴卡耐基必須支付比以前高3倍的租金,否則就不讓他使用這個場地。這個時候,一切的前期準備都已經做好了,卡耐基很難重新再訂一個場地。

於是他找到經理,對經理說:“你的通知讓我很吃驚,但我並不想責怪你。如果我是你,聽到上級的命令,也不得不這麽做,但是我想從客觀角度,為你分析這件事的利弊。”

說完這些,卡耐基拿出一張紙,在上麵寫道:“把場地租給其他人唱歌跳舞,可以獲得更多租金,但是其他人不會像我這樣,一次租用很長時間,在招租期間,你們同樣會有損失。另外,我的演講會吸引大量的有錢人來居住,這對你們酒店是一次免費的廣告,這個效果即使花費5000美元在報紙上登廣告,也無法達到。”

後來卡耐基把這張紙給了經理,請他好好思考。最後的結果是,場地租金隻上漲了50%,而不是之前的300%。那麽,卡耐基為什麽能說服經理呢?因為他首先分析了經理漲價的動機:收取更高的租金。所以卡耐基很快拿出了自己的理由,提高租金不一定會增加收入,而且自己會為這家酒店帶來額外的名聲與收入。這就是一個幫助對方思考的過程,引導他們得出正確的結論和行動。

? 善用口語修辭

我們都知道,寫文章會經常用修辭,但實際上,我們在溝通的時候,口語修辭也非常重要。口語修辭很容易就可以把那些複雜的、抽象的專業內容,加工成我們容易理解的形式。比如下麵這個名詞:個性化推薦係統。它的定義是,用機器學習的方法,從關於內容的特征描述的事例中得到用戶的興趣資料。

怎麽樣,是不是有一種抽象、拗口、難以理解的感覺?但是如果我們用口語修辭就很好解釋: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點外賣,點進了哪些店鋪、點了什麽菜,都會被平台記錄下來,比如今天吃烤鴨、明天吃紅燒牛肉麵、後天吃大盤雞。通過分析消費習慣,平台會向我們推薦那些經常吃的菜品和口味。等到我們再來點外賣的,就會很容易再次下單,這就是個性化推薦係統的本質。

那麽,我們要怎樣提高口語修辭呢?這裏我們推薦三種常用的口語修辭,已經可以應對絕大部分溝通場景。

第一種口語修辭是誇張。通過誇大的表述來形容事物,進一步啟發觀眾的想象力,增強溝通效果。比如我們現在描述電子產品、社交媒體對人生活的影響,很多人會說,“沒有手機,人就活不下去了”“人的生活都被手機占領了”“用手機太多會‘中毒’”。用這些誇張的表述,人們可以想象出生活中那些使用手機的場景,從而感到警醒。反過來,如果我們不用誇張的手法,而是把很多細分場景羅列出來,就很容易讓人覺得煩瑣,甚至看不懂、聽不懂。

第二種口語修辭是類比,將某些屬性上有聯係的事物進行比較,來說明一些比較複雜、新奇的產品或概念。比如騰訊的微信,在剛開發出來的時候,大家都不太了解,沒聽過社交軟件這個說法。為了方便用戶接受,他們稱微信是“免費的手機短信”,把微信和手機短信進行類比,這就能一下讓人們理解微信的功能。甚至有很多事物,在命名的時候,就考慮到利用類比作用引起人們的聯想。比如騰訊的微信火了之後,阿裏巴巴開發的叫“旺信”、字節跳動開發的叫“飛書”,其實都是在名稱上進行類比,降低人們的認知門檻。

第三種口語修辭是比喻。用人們熟悉的、好理解的事物去代替說明另一種不常接觸的事物。我們在科普領域經常見到這種修辭。比如在一個央視的采訪中,一位鳥類專家說,鳥兒在早晨是最敏感的,因為經過一夜的睡眠,它的體溫很低,非常容易受驚。其實就像我們人一樣,經過一夜睡眠,也是體溫偏低,如果突然被聲音打擾,也會受到驚嚇,醒來後心跳加速。這就是用人們日常生活的體驗,把關於鳥類的知識通過比喻引了出來,一下就讓專業知識變得簡單易懂了。

好了,說到這裏,我們這一節的內容也說得差不多了。上文說到了,要讓普通人輕鬆聽懂枯燥的專業內容,核心思維是轉換視角,避免“知識的詛咒”,把自己想象成一個“門外漢”。具體來說,我們有三個步驟,分別是評估需求、幫助對方思考和善用口語修辭。

下一節,我們說說如何在溝通前打好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