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如何駕馭不同的表達形式?
第一節 語言是最直接的形式
在生活中,人們選擇表達形式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在看到人時揮手打招呼,在開會時用筆做記錄。但很多人沒有仔細思考過,不同的表達形式所產生的表達效果之間的區別。
例如我們在職場工作中,很多人需要用到PPT,但不是每個人都想過為什麽要用PPT,而不是直接用書麵文字表達,那不是更準確嗎?又或者,脫口秀為什麽一定要講出來,而不能在紙上寫出來呢?
這些都屬於表達形式的問題,其中同樣有可以掌握的技巧。
一、語言表達概述
語言是人類使用最廣泛,也最古老的表達形式。《聖經》中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最早的時候,世界上所有人使用的都是同一種語言。
那時候的人溝通起來很方便,他們商量著:“來吧,我們要做磚。”說著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商量著:“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這一舉動驚動了上帝,他擔心人們齊心協力,便能撼動神的權威,於是他大手一揮,變亂了所有人的語言,讓他們無法順利溝通,人們隻得停了下來。後世把那座城叫作“巴別”,所謂“巴別”是“變亂”的意思。
傳說未必為真,但是這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無論語言給我們帶來多少問題,它依然是溝通最重要的工具。如果沒有語言,人類的溝通、合作、感情交往都會受到極大影響。
那麽語言到底是如何影響人的溝通的呢?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
第一個是它的符號特征。自然界充滿各種各樣的信號:草叢抖動,說明背後有動物;動物慘叫,說明它感到痛苦。人類的語言也是如此,其背後有著比自然界更複雜的符號含義。比如一個人舉起5根手指,這可以表示數字5;豎起大拇指,通常是表達“很好”的意思。這是作為人類共享的一套符號係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溝通效率。
但是很多時候,語言的意義也是不準確的。舉個例子,我們走進一家理發店,告訴理發師:“請幫我剪短一點兒。”他心領神會地點點頭。然後我們會驚訝地發現:理發師理解的“一點兒”,是我們理解的“很多”。我們的頭發被剪到短得可憐。
美國學者愛德華·霍爾曾提出了一個“語境理論”,即語言的真正意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使用情境。
比如我們剛才說的“一點兒”,就很依賴語境信息,理發師需要充分考慮顧客講這個話的情況:顧客本身的發型、發量、職業場景等等,然後才能推論出這個“一點兒”的意義。但如果顧客換個說法:“請幫我把頭發剪短1厘米。”這就屬於低語境支撐。因為這樣的表達不需要聽眾結合情境,一聽就懂。我們自己表達的時候,如果想要把話說得更清楚,也可以減少使用這種依靠語境的表達,直接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第二個則是語言的文化性。不同文化的語言不同,即使同樣的詞語,在使用習慣上也大相徑庭。我們舉個例子,日本的保險公司經常會提醒他們的客戶,在日本以外的地方發生事故要避免說“抱歉”或“對不起”。為什麽呢?因為在日本的文化背景中,道歉是一種表達善意、維護群體和諧的溝通方法,即使他跟你說“對不起”,也並不代表他真的有錯,很多時候隻是覺得不應該給別人添麻煩。但如果離開了日本,道歉就會讓其他人覺得,這個人有主觀上的錯誤,從而被動地為一些事故負責。
另外,有時語言在不同的文化群體中也有很大差別。許多父母跟孩子溝通起來會覺得很費勁,覺得孩子嘴裏總是出現一些“新詞”,自己跟不上。比如給力、糾結、躺平等網絡用語,又比如中二、傲嬌、顏值等二次元詞匯。
這些問題的出現其實很正常,其背後反映出的就是兩代人不同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畢竟在主流的生活群體之外,還有許多亞文化群體,他們有許多擁有共同愛好的小圈子,這些都是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差異。想要完全消除這些差異很難,但是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去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語言表達技巧
? 自信、樂觀是基礎
很多人害怕與人講話,尤其是在很多人麵前說話。有的人是怕自己說不好,有的人是害怕自己會受到反對。但總結起來無非是因為有恐懼心理,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對於這類問題,溝通大師卡耐基曾經說過一個有趣的方法:“如果你害怕說話,你就假設聽眾都欠你的錢,正苦苦哀求你多寬限幾天,而你就是神氣的債主,根本不用畏懼他們。”
總之就是,不管我們想說什麽,想用什麽說話技巧,都必須使自己相信:我要說的話很有價值,如果對方聽了我說的話,一定會受用無窮。一旦我們的語言表達中有了這種**,那即使是很短的談話,對方也能感受到我們內心的力量。
當然,自信不是無緣無故的,而是來自充分的準備。我們需要對話題、對自己的觀點足夠熟悉,我們能講一些真實的想法和親身體驗,或者引用某些現實數據,以此應對對方的提問,同時我們也會避開自己的知識盲點,不去想那些令自己分心的事,等等。我們還需要進行充分的自我暗示,鼓勵自己在說話時表現得更出色。
? 用提問增加對方的參與感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說出一個很精彩的觀點,或者很有用的建議,卻並沒有得到諸如“你說得太對了!”“你說得太有用了!”的反饋。這是因為在我們表達的時候,對方並沒有參與進來。
當我們和別人溝通時,直接說什麽觀點,或提出一些建議,對方心裏經常會想:“你怎麽會知道真實情況呢?你也就是隨口說說吧。”這種情況下,對方並不會覺得我們說的有多麽對,潛台詞:我不會馬上接受。
因此,我們需要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對方思考,讓對方覺得,不是我們在向他灌輸某些觀點,而是他自己一步一步想出來的,這樣才能讓對方真正認同我們。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去啟發對方的思考。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去啟發別人:你的目標是什麽?有什麽明確指標?你的現狀如何?你為目標付出了什麽努力?你認為自己和目標還有哪些差距?可以在哪些方麵改進?等等。當我們認真去啟發對方時,你會發現,他自己是真的能夠得出答案的。
具體來說,我們首先應該與對方共情。例如有個同事抱怨:“我太傷心了,又被經理給教訓了。”這時對方處在心情低落的狀態,我們應該去安慰,幫他分擔一些負麵情緒。同樣的,如果對方情緒很高昂,我們可以去鼓勵肯定,分享快樂。
其次,我們應該抓住痛點,聚焦對方麵臨的問題。比如在剛才那個例子中,我們安慰同事,等到他的情緒平複後,接著詢問:“經理為什麽要說你呢?”這個時候,對方也會隨著我們的提問,去回想自己的經曆,跟我們一起思考分析。
最後,我們再提出自己的觀點。雖說這是我們自己的觀點,但由於經曆了一個共情、思考的過程,雙方已經在情感和思維上達成一致,接下來無論我們提出何種觀點,對方都會更容易接受。
? 避免誤解同樣重要
前麵的內容我們提到,許多語言本身會造成歧義。比如我們和領導開會,會後領導交代:“把會議的內容整理一份,盡快交給我。”結果當我們第二天早上把會議記錄給領導的時候,領導反問道:“怎麽用了這麽久,我昨天晚上就想用這份材料。”
問題是,領導並沒有明確說晚上要這份材料,這樣的錯誤問題應該歸咎於誰呢?實際上是語言表達的問題。
為了避免這些情況,我們在語言表達的時候應該盡量說得更明確一些。尤其在職場中,少用“可能”“好像”“大概”那樣的表達,多用明確的時間、地點、人物、動作和數量。
還有一種誤解需要避免,屬於文化方麵的。比如我們對某些群體的刻板印象:程序員總是很呆板,體製內總是很保守,私企內總是很精明,女性比較多愁善感,男性都比較大大咧咧,等等。
不管這些刻板印象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都存在一個重要問題——過分強調共性,忽略了個體的特性,而這對我們的溝通會造成很大障礙,讓對方覺得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對這些容易產生誤解的表達,我們應該注意規避。
這節我們講到語言表達的兩個特征——符號性與文化性,然後我們講到了語言表達的三個技巧:養成樂觀、自信的心態,用提問增加對方的參與感,避免語意不清和刻板印象帶來的誤解。
下一節,我們將介紹書麵表達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