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戀愛,是童年關係的一次輪回

童年時代是生命在不斷再生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人類就是在這種不斷的再生過程中永遠生存下去的。

——蕭伯納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結婚前一定要多留意對方父母的相處方式,因為那極有可能就是自己婚後生活的模樣。

一個母親不被尊重的家庭,婚後媳婦大抵是要延續這種“家庭地位”的;一個母親強勢的家庭,女兒婚後大抵會延續這種強勢的作風。

從性格、生活習慣,到父母之間的互動模式,均會影響孩子在親密關係中的相處模式。但這並不是簡單地耳濡目染,起到核心作用的是心理學中所說的“內在關係模式”。

所謂“內在關係模式”,即我們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的關係。我們童年時與父母家人的關係,便是“內在關係模式”的源頭,我們成年後建立的任何一種關係,都是內在關係的映射。

親密關係也不例外,當我們進入戀愛狀態時,內在關係模式便會被喚醒,同時也進入戀愛狀態,體現在和愛人的相處中。

所以,我們常常會發現,有的人是非常好的朋友,卻不是好的戀人:對朋友大方、包容、好說話;對戀人計較、毒舌,且自私。

這和童年有關係。

幸福的童年,是最好的情感課

弗洛伊德曾說:“一個被母親完全喜歡的人終其一生都會有一種作為勝利者的感覺,而這一成功的信心通常會帶來真正的成功。”

親密關係也包括其中,一個具有幸福童年的人往往能更好地與戀人相處。

從出生到1歲,我們會在和父母的相處中建立依戀關係,3歲之前,我們會體驗自主性和羞恥感,這些過程,形成了我們在成年後與人相處的模式雛形。

一個從小具有安全感的孩子,在進入感情的時候,即使是遇到不好的人,也能夠積極麵對,這便是為什麽有人能夠快速從一段失敗的感情中走出,有人卻會因為一段感情的失敗而杯弓蛇影。

被錢鍾書稱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的楊絳先生,其與家人良好的親密關係模式與其童年的幸福有著很大的關聯。

雖然出生於不安寧的歲月,但作為楊家唯一一個女兒,楊絳一直被家人極力關愛著。

不管多難,父母都把她帶在身邊,而父母的相處方式也給楊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曾在文章中這樣描述自己的父母:“他們有時嘲笑,有時感慨,有時自我檢討,有時總結經驗。兩人一生中長河一般的對話,聽來好像閱讀拉布呂耶爾的《人性與世態》。”

在婚後的日子裏,楊絳於錢鍾書,也如母親對待父親,會包容、會總結經驗。

幸福的童年真的會讓我們更容易建立起良好的親密關係,但什麽樣的童年才算幸福,我們卻常常對此存在一些誤區。

? 誤區一:父母離異的童年不會幸福

因為這一誤區,很多失去感情的夫妻為了孩子苦撐著婚姻。

然而,人的一生何其漫長,一段離心的婚姻終究是病態的婚姻。有人會以漠然的態度對待另一半,隻負責自己的生活;有人會抱以破罐子破摔的態度,把爭吵變成家常便飯;還有人會在日複一日的消磨中,把內心的不甘從語言中釋放,成為一個滿是抱怨的人。

更有一些父母,一開始是為了孩子不離婚,最後卻把自己人生的不幸歸結到孩子身上。

說實話,這些傷害都遠遠超出了離異帶來的傷害。

反之,就算父母離異,不管是其中一方還是雙方,能夠給孩子帶來樂觀的生活態度、有愛的生活環境,那孩子的心理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傷害。

? 誤區二:物質匱乏的童年不會幸福

看到過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小男孩坐在卡車的一角,開開心心地吃著泡麵。

原來是暑期放假後,小男孩因為無人看管,便跟著爸爸的大貨車一直行走在路上。比起家裏的安穩,這種日子自然是苦的,但是小男孩十分快樂,就如同是跟著爸爸“仗劍走天涯”。

物質匱乏真的不會讓人覺得童年不幸福,有人之所以會把貧窮看作不幸福的根源,是因為在貧窮的背後缺少關愛。

精神分析學家勒內·施皮茨曾做過一個類似的研究。

施皮茨分別選擇了育兒所和育嬰之家兩個不同的地點進行對比。

育兒所位於女子監獄,違法的婦女在這裏生孩子、帶孩子,這裏的孩子不會和母親完全分離,但環境並不好;育嬰之家是一家條件不錯的孤兒院,但一個護士要照顧好幾個嬰兒,並且為了防止細菌感染,每個嬰兒床都是獨立的,護士也盡可能少地接觸嬰兒。

但結果令人意外,在育嬰之家的91名嬰兒,雖然有著良好的物質條件,但因為缺乏關愛,不僅變得呆滯,兩歲前的夭折率竟超過1/3。

而在育兒所的嬰兒,雖然物質條件不好,但因為媽媽不時地陪伴,並沒有死亡發生,且大部分很健康。

家庭條件是否優越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童年是否幸福。隻要是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那童年留給他的,便是幸福的感覺。

你的愛情模式,在童年時便已注定

正如托爾斯泰所說:“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從某個角度來說,人的親密關係分兩類:一種是安全的,一種是不安全的。

不幸的童年帶給我們的是不安全的親密關係。有一個女孩曾在帖子中哭訴,童年的不幸給自己的親密關係帶來羈絆:

父親發跡後,拋棄了共患難的母親。女孩的童年充斥著母親對艱辛生活的抱怨。成年後,在擇偶時,她會不自覺放棄條件優渥的人,擔心和這樣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會落得如母親一樣的下場。但當她選擇條件不如自己的人時,又會因為不對等的精神世界感到痛苦。

就這樣多年過去了,她的感情生活依然一塌糊塗。

事實便是如此,那些看上去過不好自己人生、處理不好感情的人,童年的不幸也許是其根源。通常情況下,我們常見的“問題戀愛”一般有以下四種:

? 忍不住去討好

在感情中,忍不住去討好對方的人,往往來自極端保護或極端批評的家庭。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對於衝突往往會感到不安。

在親密關係中,他們很難說“不”,也會在無意識中壓抑自己的感受,企圖得到對方的認可。這讓他們沒有健康鮮明的邊界,一再地退讓也會讓對方把此界定為“懦弱”。

然而,親密關係如同跳探戈,有退便有進。當衝突發生後,不管對錯首先開始道歉的一方並不能得到對方的理解和尊重,反而更容易觸發人“得寸進尺”的劣根性。

? 忍不住去控製

忍不住去控製伴侶的一方,往往來自父母保護過少的家庭。

因為沒有父母的保護,凡事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看上去控製者是強勢的一方,其實,他們的內心充滿不安全感,在他們看來,把所有的人和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裏,生活才不會朝壞的方向發展。控製伴侶在他們看來,是保護親密關係、保護自我的一種方式。

然而,這樣的愛太過讓人感到窒息,被控製的一方在時間的催化下,隻想要逃離這樣的感情。忍不住控製伴侶的一方,則會進入惡性循環:越控製伴侶,伴侶越想逃走;伴侶越是要逃走,他們越想要控製。

? 忍不住去逃避

忍不住逃避的人看上去很獨立,他們很小便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喜歡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但也因為從小被鼓勵獨立自主,他們和父母的感情並不深厚。他們看上去讓父母省心省力,但事實上完全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

所以,在成年後和伴侶的相處中,他們依然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甚至在對方展現出強烈情感或情緒時,會因為不適而想要逃跑。

? 忍不住做“受害者”

被過度控製的孩子可能會成為親密關係中的控製者,也可能會成為一個自發的“受害者”。

麵對父母的暴力、火暴脾氣等,孩子早早學會順從聽話的“生存之道”。即使成年後,他們也習慣於這樣的生活,於是在挑選伴侶的時候,會選擇酷似父母的人,或脾氣大,或控製欲強,以便延續童年時期和父母的相處模式。

聽上去很不可思議,但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比如一個從小被母親控製的男孩子,內向又沒有主見,成年後選擇伴侶時,大概率會選擇一個像母親一樣的女孩。

代際相傳的家庭暴力

把家庭暴力單獨提出來講,是因為這已經涉及了原則性問題。與之前說到的四種相比,家庭暴力於法於情,都是不可容忍的。

然而,這種對身心都有傷害的相處模式也是會代際相傳的。父母間有家庭暴力存在,孩子在成年後很有可能也會成為其中一分子。

因為隱蔽性和私密性,家庭暴力通常發生在人們的視野之外,所以在被施暴者保持沉默的時候,家暴便會成為“公開的秘密”:你不說,我便不管。

但孩子會成為長期以來的目擊者和受害者。見慣了父母間不穩定的情緒,孩子在成年後也很難保持情緒的穩定,一旦衝突發生,極大程度會以父母的相處模式進行處理。

於是,新的家庭暴力便誕生了。

而家暴的表現形式也並不單是向伴侶揮出拳頭。

身體暴力:家暴方對伴侶進行毆打、捆綁、強行限製人身自由等,會對伴侶身體和精神造成一定傷害的行為。

語言暴力:家暴方對伴侶長期說威脅、辱罵、誹謗等會對伴侶精神造成痛苦的語言。

性暴力:家暴方對伴侶進行性器官攻擊,強行發生性行為等。

冷暴力:家暴方對伴侶施以冷淡、輕視、無交流等態度。

不管是何種家庭暴力,對我們的身心都是一種傷害,被暴力橫插一杠的親密關係也會逐漸變質。

一旦家庭暴力發生,一定要避免“鴕鳥”心態,不要擔心事態暴露而影響到對方的聲譽,也不要擔心對方會有報複行為。做到“零容忍”,才不會助長對方的家暴行為。

所以,被家暴的一方一定要從內心強大起來,一旦心中有顧忌,便會成為對方“拿捏”自己的軟肋。當家暴發生的時候,不要去合理化這一言行,也不要認定這是無法改變的事情。擺出自己的態度,也會讓對方明白你“並不好惹”。

而對家暴的一方來說,想要擺脫這種暴力親密關係,需要從兩個方麵入手:

第一是自我對話,追溯源頭,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第二是通過學習,了解更健康積極的伴侶相處模式。哪怕隻是理論,也會因為認知的提升,在衝突發生時,可以有更多應對的方式。

走出童年陰影,不讓戀愛變“神經”

心理學中有一個詞語,叫“親密關係恐懼症”,有的人渴望得到愛,但卻因為差勁的親密關係體驗,他們又會在愛到來時感到恐懼。

那些在童年未被滿足的心理需求,會在戀愛中展露出來,並對戀人進行索取;那些父母互動模式中的問題根深蒂固,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讓自己的行為成為一種複製。

想要走出童年的陰影,讓戀愛變成一件健康快樂的事情,我們可以通過下麵三個步驟對自己進行療愈。

? 放下內心創傷

心理學家曾跟蹤研究過兩個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雙胞胎,他們的父親是一個集酗酒、家暴、賭博於一身的“惡魔”。

也因此,社會機構介入,把兩個男孩拯救出來,送去了不同的地方撫養。幾十年過去後,心理學家找到哥哥,發現哥哥成了和父親一樣的人,而弟弟成了一個體貼溫暖的人。

由此可見,童年的創傷並非不能療愈。因為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同,事物對我們的影響便也發生了變化。有的關係無法改變,有的傷害已經造成,我們要做的,便是放下內心的創傷,放下偏見和不良情緒,直視它,走近它。

找一個宣泄情緒的通道,化解負麵情緒,不要讓它壓抑在內心,可以在沒人的地方呐喊出心中的鬱氣,也可以找一個解壓的運動,紓解內心壓抑之感;多和快樂的人接觸,讓自己被對方的情緒感染,避免思想走極端。

然後以平常心去回顧自己所受到的創傷,找到自己的心結所在。當你對自己內心的創傷有了正確的認識,便會放下批判心理,給予寬容和共情,療愈便發生了。

? 通過自我暗示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

找到影響親密關係的心結後,可以借助自我暗示的力量,讓自己獲得改變。

比如有人因為內在關係模式,很在意某些習慣,一旦遇上,便會失去理智,變得歇斯底裏。那麽在接納內心創傷後,可以針對性進行暗示,相信自己可以做好。這並不是無用功,暗示的次數越多,你越能遊刃有餘地麵對這些事情。

而一旦取得一次成功,便很容易讓我們進入改變的良性循環。這便是心理學中所說的“獎賞效應”:當一個人做出某個決策後被證實是正確的,且產生了好結果,那大腦便會發送出“獎賞”信號,讓人的信心增加。

這種改變的愉悅感會加大行為模式的改變,在經驗和時間的加持下,我們的思維模式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 和戀人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

放下內心的創傷,使自己和內心建立連接,和戀人之間也需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讓自己的情感有所表達。

有的人心中有愛,出口卻是傷人的語言;有的人心中有情,行為卻處處疏遠冷漠。

這樣的相處方式自然無法收獲積極向上的親密關係。

愛是要表達的,哪怕已經過了熱戀期,一句“我愛你”,依然會有令人心動的作用。

說不出來怎麽辦?沒有關係,我們還可以用親密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愛意,比如摸摸對方的頭;我們還可以通過在眾人麵前誇讚伴侶的方式、文字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意。

方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人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也能正確解決相處中出現的問題。

在創傷治療領域深入研究40多年的彼得·萊文說:“因為每種傷害都存在於生命內部,而生命是不斷自我更新的,所以每種傷害裏都包含著治療和更新的種子。”

比傷害更重要的是要有自我療愈的意識,如此才不會讓自己的親密關係成為童年傷害下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