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關係中的自我定位

第十六課 獨立而不孤立,建立自己的生活體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

與家人、愛人、朋友的親密關係如何,起到關鍵作用的便是在這些關係中的自我定位。

定位過高或過低,都會讓關係處於失衡狀態。而一個人和身邊人的關係越糟糕,生活便越淩亂。

這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曾經一位來訪者的故事就非常典型。

李女士畢業於名校,卻安樂於丈夫創造的經濟條件中,安心做一個全職太太。隻是她居於家中,心思從不在家人身上,她不關心丈夫的職場壓力,也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問題,每天不是買買買就是保養自己,最操心的事情便是排查丈夫身邊有沒有“花蝴蝶”。這種隻負責“貌美如花”的錯誤定位,最終讓她的親密關係出現了問題,她的丈夫堅決要離婚,並且很快娶了一位新妻子進門。

表麵上看,丈夫心狠如斯,但其實是因為他覺得李女士無法成為為自己分擔壓力的人。

不僅是在愛人之間,如果在朋友關係中定位不清晰,也會讓這段關係無法健康發展。定位過高,會在關係中以自我為中心;定位過低,會在關係中充滿自卑和妥協。

而在關係中導致定位不清晰的“元凶”,則是對自我的認識不清晰。想要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讓自己擁有健康的關係,我們要從兩個角度出發。

避免自我孤立

無法給自己清晰定位的人絕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內耗中,因為缺點難為自己,因為痛苦孤立自己。

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不僅需要獨處時的沉思,也需要同伴積極的反饋。但有很多人過著過著就把自己孤立起來。與人相處太難,算了,不如一個人待著;人際關係處理起來好複雜,算了,還是自己和自己玩吧!時間久了,我們便從社交中脫離,主動孤立自己,就算看著外麵的世界熱鬧而精彩,也沒有勇氣再踏出去。

自我孤立的時間越久,越難與人打交道,漸漸地失去了認識新朋友的機會。由於缺乏照見自己的鏡子——沒有人和事能讓我們對自己產生思考,我們就隻能通過臆想和揣測來自我定位。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當認識自我的信息是封閉且孤立的,不僅很難在關係中正確定位,長此以往個體在人生中也很難取得成功。

企業家凱斯·弗拉基的出身並不高貴,弗拉基來自農村,父親是鋼鐵工人,母親是清潔工,但弗拉基卻依靠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在商學院,弗拉基發現,成功人士不同於普通人的關鍵點便是善於和陌生人接觸。和陌生人接觸不僅可以更快搭建起自己的關係網,還能在不同的人群中發現不同的自己,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善於與人打交道的弗拉基通過此優勢,成為“美國40歲以下名人”和“達沃斯全球明日之星”。

如果你總是時不時就想給自己編織一個柔軟的窩,然後封閉起自己,不與他人接觸,那便要注意了。從內心改變,我們更容易與外界相連,感知自我。

? 接納自己和別人的不一樣

避開自我孤立的第一點是停止自我攻擊,而停止自我攻擊的本質是接納自我。

寓言《田忌賽馬》中用到的“賽馬攻略”和我們內心的自我攻擊很相似,我們總是用自己的缺點來對比別人的優點,當我們發現自己總是比不過別人時,便會因此感到痛苦。為了逃避這種感覺,我們會不自覺地把自己封閉起來,讓自己和他人的溝通越來越少。

這樣一來,看上去避開了痛苦,但並沒有解決實質性問題,我們亦不能因此停止自我攻擊。

所以,比起逃避痛苦,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接納自己更容易讓自己停止自我傷害。也唯有我們不再貶低自己,才不會畏懼與人交往。

我們可以把不被自己喜歡的特質寫下來,然後嚐試尋找其優勝的地方,這個時候,我們要避免從特定的情景去看待這個特質。比如你覺得自己的想法過於跳躍,總是被身邊人質疑,但這一特質放在具有創造性的工作崗位上便會成為優點。再者,學會原諒自己也非常重要,可以用一些具有儀式感的行為來讓自己放下對自己的不喜歡,比如找一個可以代表自己過去的物品,當作“樹洞”,對其傾訴自己的缺點,然後封存起來,告別過去的自己。

? 換個角度看問題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很難跳出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所以我們在看待問題的時候容易產生固化思維。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更換自己看問題的角度,一是把自己放在旁觀者的角度看問題,這樣可以更加理性地思考問題;二是把自己放在對方的角度去體會,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對方的言行,從而讓問題得到解決。

當我們學會了換位思考,便不會覺得別人的觀點很奇怪,也不會覺得問題難處理了。了解越多,便越有底氣,自我孤立也會就此遠離。

? 人際交往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麽難

我們要相信,不隻我們覺得與人交往是有難度的,就算是業績很好的業務員也可能會羞澀地告訴你,他並不擅長與人打交道。

隻因為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內心的膽怯,才有了優異的成績,而成功的次數越多,膽怯便越少。

所以,我們要鄭重地告訴自己,人際交往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麽難。不要小瞧暗示的力量,隻要你走出去,你便會發現在與人交往時,大家並沒有看上去那麽篤定,隻不過有人行動了,有人止步了。

隻要我們不斷加強與他人的溝通,便不會陷入自我孤立中。也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不斷地交流和實踐中去反思、去總結,從而對自己有更清晰的認識。

依戀人格,是隱蔽的關係“指南針”

了解了自己之後,我們還需要找到自己的依戀人格,這種個體與他人建立強烈、持久、親密的情感聯結的不同模式影響著我們對人和事的判斷。

20世紀40年代,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在研究嬰兒和父母之間的情感關係時,提出了“依戀理論”。

20世紀80年代,人格和社會心理學家們加入研究,把依戀理論拓展到了成人的親密關係中。

研究發現,成人依戀模式可歸納為三種:安全型依戀、焦慮型依戀、回避型依戀。

依戀關係的模式對我們與戀人、家人、朋友之間的親密關係有著極大的影響,盡管它們的形成來自我們的童年,但明確自己的依戀模式,針對性地進行修正,依然可以讓我們重獲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接下來,我們來看這三種依戀模式各有什麽樣的特征,我們又該如何進行修正。

? 內心富足的安全型依戀人格

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從來不會擔心自己不被愛,所以他們能坦然地去愛別人,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因為總是能發現身邊人的優點,所以和他們相處很舒適;因為心中沒有過度的擔心,所以對於身邊人的言行不會“草木皆兵”,更不會因為擔心受傷而不敢和伴侶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內心使然,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以積極的態度去麵對。

依戀學中有兩個關於安全型依戀的實驗。

一個實驗是研究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在進入戀愛階段後對戀情的滿意程度。結果表明,與其他依戀模式的人相比,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對戀情更加滿意,對戀人更加忠誠,也更能取得戀人的信任。

另一個實驗是研究不同依戀模式的戀人組合,結果表明,情侶中有一方是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他們之間的矛盾會更少,甚至還會在無形中引導非安全型依戀模式的戀人也轉化為安全型依戀模式。

也就是說,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是最為理想的伴侶。他們不僅在關係中是健康的,自我內心也是健康的。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不會因為一點兒挫折便陷入負麵情緒中不能自拔,也不會因為負麵的人際關係而“杯弓蛇影”,對其他關係抱以消極看法。

在他們的身上有著很多值得學習的行為模式,比如支持伴侶卻又不過度幹涉伴侶,勇於表達自己的內心也關注伴侶的內心,等等。

更重要的是,雖然他們是其他非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的“救星”,但他們的本能也會促使他們找一個能給自己帶來幸福的戀人。比起非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在戀愛中更理性。一旦伴侶重複觸碰他們的底線,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離開。

? 怕被拋棄的焦慮型依戀人格

自卑和安全感缺失是焦慮型依戀人格的主要特征,因為自卑而懷疑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因為沒有安全感而擔心自己會被伴侶拋棄。

在這樣的過度擔心和自我懷疑中,他們會變得十分焦慮。而緩解焦慮的方式,便是加強和伴侶之間的聯結。所以,焦慮型依戀模式的人很喜歡和伴侶待在一起,親密無間會讓他們感覺到內心安定。於是,他們很依賴伴侶,總想著和伴侶黏在一起,一旦感覺和伴侶有了距離,便會十分焦慮。這種來自內心的焦慮和不安,會引發兩種行為模式。

一種是對伴侶提出很多要求,讓伴侶時刻證明對自己的愛,比如要求伴侶每半個小時便視頻報備行蹤,一旦忘記,不顧伴侶是否忙碌,一再質問對方為什麽忽略自己,然後懷疑對方對自己的愛。

另一種是采用冷戰的方式,以冷漠的態度來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懼和焦慮。

第一種行為模式也許在感情初期會給對方留下甜蜜的印象,但時間久了,對方會覺得這種控製欲很可怕,從而想要逃離。而這樣的反應會使焦慮型依戀模式的人更加焦慮。

第二種行為模式會讓人覺得過於冷淡,甚至感覺不到愛意。

不管是哪一種,對親密關係而言,都是具有一定“殺傷力”的。但也不用過於擔心,我們可以通過三個步驟來化解自己的焦慮。

第一步,找到觸發自己焦慮的場景,尋找更積極的解決方式。

因為沒有安全感,焦慮型依戀模式的人在親密關係中感受到的更多是消極體驗。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不同場景來分析自己的焦慮,然後設計積極的處理方式。

比如伴侶沒有及時接到電話,此時你的內心設想了一出又一出的背叛大戲,按照日常的操作,會不斷撥打電話過去,然後指責伴侶,表達憤怒。那麽,我們可以確定,伴侶不能及時接電話會觸發我們的焦慮,但以往的操作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至少伴侶並不能感受到我們內心的不安和愛意。所以我們要尋找一個積極的解決方法,比如穩住情緒,表達自己的擔憂並提出需求,希望可以得到伴侶的安撫。伴侶理解了你的感受,則會更願意配合,這樣安全感也會更充盈。

第二步,練習積極的日常溝通方式。

不管是憤怒還是冷戰,都不是積極的溝通方式。我們要明白,沒有人是另一個人肚子裏的“蛔蟲”,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對方的任何思想變動。

唯有溝通,才能讓兩個人更明白彼此的心思。所以在日常溝通中,我們可以多表達自己的愛意,多用正麵的語言去說話,這樣可以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溝通環境,對方也能更自然地表達內心。

我們要注意練習不同的“愛的語言”,避開批評、抱怨,多說肯定對方行為的話;避開要求、命令,多說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還可多用飽含愛意的語言,如“親愛的”“我愛你”等字眼,不要覺得俗套,你正麵積極的表達會直接影響到對方的表達方式。

比起強迫對方證明愛自己,對方主動的表達更能帶來安全感。

第三步,放大自己的優點,學會表揚自己的長處。

我們之所以會自卑,沒有安全感,是因為不相信自己的價值。這種對自己的不信任延伸到戀人身上,親密關係也變得不可靠起來。

學會看見自己的優點,懂得表揚自己的長處,可以從根本上杜絕這種焦慮。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不妨用點兒“小心機”,比如每天對著鏡子找自己的優點,多去自己擅長的場合尋找成就感,多和會“誇誇”的人在一起。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並不差時,便不會隨時隨地擔心被戀人拋棄,自然也不會過分在意戀人的言行,焦慮不治自愈。

? 想愛而不敢愛的回避型依戀人格

回避型依戀模式的人很適合做朋友,因為在他們的內心有一道很明確的界限,與之相處,不用擔心會被越界。

然而一旦確定親密關係,便會十分痛苦,說愛的是他們,不好好愛的也是他們。你靠近他們一步,他們便後退一步;你對他們說著愛的語言,他們內心卻在審判愛情的不可信。

這就是回避型依戀模式的人,渴望愛情,卻不敢放手去愛;渴望親密,卻擔心親密關係會讓自己失去獨立和自由。如同上文提到的“愛無能”。

和這樣的人建立親密關係其實是十分辛苦的,一開始相處也會很好,但想要更進一步卻會被對方推開,因為他們常常會在內心告誡自己,不要在這段關係中陷入太深。

戀人則會在這種若即若離、忽冷忽熱中備受折磨,最終失去耐心,選擇放手。竭力隱藏自己的愛的回避型依戀模式的人,也會在這樣的互動中受到傷害。

如果你覺得上述描述很符合自己,也不要悲觀消極,可以從以下兩點改變自己:

第一點是我們需要從心理上麵對“回避”。直視自己的“回避”,才能逐步去內省形成這種依戀模式的原因,找到過去受到的傷害並審視它。這樣,我們便不會把自己的依戀模式當作一種“罪”,處於“自罰”的狀態,也不會因為恐懼而下意識去躲避一段親密關係。

第二點是我們要在行動上學習如何正確愛人。回避型依戀模式的人往往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愛,有了心理的改變後,我們可以進行愛的刻意練習,也許會不太自然,但隻要勇敢踏出表達的第一步,就能越來越熟練地表達愛,而伴侶也會在這種愛的感染下,對你有更多的耐心和包容。當感受到自己對對方的愛意時,要立刻抓住這種感覺,用自己的方式勇敢表達出來。

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治愈回避型依戀的良性循環。

當然,我們還要明確一點,如果在建立關係的時候焦慮和回避特別嚴重,那也不要諱疾忌醫,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可以讓我們更早脫離依戀障礙。

問題從不單獨存在,任何一個你覺得可以忽略的問題都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對自己的了解。而越是了解自己,越能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我們的親密關係也越穩妥。

所以,對自己多一點兒耐心,多換個角度去看自己。就如尼采所說:“先打量自己,再糾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