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課 維護友誼的“三板斧”
朋友越老越好,美酒越老越香。
——約翰·雷
如果友誼不維護,會變成什麽樣?
我們可以從張愛玲和炎櫻隻可“共青春”,不可“共滄桑”的友誼中窺探一二。
張愛玲和炎櫻是大學同學,兩個人的性格一靜一動,這樣的互補讓兩個人十分親密。張愛玲十分喜歡炎櫻,她會記錄下炎櫻說過的有趣的話,會臨摹炎櫻為自己的書畫的封麵,還會因為炎櫻沒有等自己一起回上海而號啕大哭。炎櫻也因為張愛玲的名望結識了很多名人。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環境的變化讓兩個人的境遇發生了變化。遠走他鄉的張愛玲的日子一日不如一日,而炎櫻因為交際能力出眾風光無比。乃至後來,張愛玲需要炎櫻的幫助才能住進救世軍辦的貧民救濟所。按理來說,有了這樣的患難經曆後,她們的友情應該更堅固。可是性格使然,張愛玲敏感,炎櫻還處處誇耀自己的富有和幸福,她在給張愛玲的信中寫道:“憑著自己的蹩腳日文而做過幾billions(數以十億)的生意……”
“你有沒有想過我是一個美麗的女生?我從來不認為自己美麗,但George(喬治)說我這話是不誠實的——但這是真的,我年幼的時候沒有人說我美麗,從來也沒有——隻有George說過,我想那是因為他愛我……”
感情不順,生活也困頓的張愛玲,在炎櫻不經意的炫耀中最終涼了心,她不再回複炎櫻的信,兩個人的關係也就此淡化。
盡管朋友間的分享很正常,但在對方失意的時候毫無顧忌地分享自己的快樂,友誼便會因此打上一個結,久久不能改善,友誼之繩便會斷裂。所以說,即使是朋友關係也需要我們用心維護,畢竟,“東西越新越好,友誼愈老愈好”。
說到維護友誼,每對朋友都有自己的相處方式,個中方法,也需要“量身定做”。但下麵三點,是任何人都需要注意的,一點處理不好,便會對所珍視的友誼造成傷害。
界限感是所有關係的“保護傘”
界限感是一個很微妙的詞語,界限太生硬,會讓人感受不到親密,界限太模糊,又會讓人備受困擾。但毋庸置疑,任何關係的維護都需要界限感。
沒有界限感的人不僅會讓別人插手自己的事情,更會去插手別人的事情。打著“為你好”的幌子,對別人的生活指指點點,甚至還會自作主張,同時在情緒和態度上也會缺乏起碼的尊重。打著“自己人”的名頭,隨意發泄負麵情緒,態度毫無尊重可言。
任何一項單獨拉出來,都足以置友誼於“死地”。所以,和對方保持一個舒適的距離,擁有明確的界限感,是友誼長存的不二法則。我們可以分別從家庭、情緒、金錢這三個角度來明確朋友間的相處界限。
? 家庭界限
再好的朋友也不能逾越對方與家人的關係。隻是很多人並不理解這一點,他們會在重要的節日把朋友從家人的身邊叫走,會在朋友麵前說對方家人的壞話,破壞朋友與家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比如網上經常有類似這樣的帖子:“所謂兄弟,能不能自覺一點兒,別人家裏有快要生的孕婦、一歲以內要照顧的孩子,就不要在半夜叫出去喝酒了,你不知道他的家人在此刻很需要他嗎?”
不管是異性朋友還是同性朋友,在對方組建家庭後,在某些事情上都需要保持距離,對方的家庭矛盾留給對方自己去解決;在特殊的時間,盡量避免因為自己讓對方的家庭發生內部矛盾。
同時作為旁觀者,或許你更容易看出對方家庭中存在的問題,但不要擅作主張,因為那是朋友的家庭,一切都應該以對方的意願為主。
? 情緒界限
不要因為你們是朋友,你們關係好,就隨意發泄你的情緒。畢竟,沒有人願意莫名其妙地成為你情緒的垃圾桶。
你可以向朋友吐槽,可以找朋友求助,但沒有任何理由發泄負麵情緒。比如有的人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一丁點兒挫敗,便會把負麵情緒帶給身邊的人,又是不分時間、地點地給朋友打電話哭訴,又是神經質般衝朋友發火。到最後大家都開始躲著他,他卻隻當自己交到了“假朋友”,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就算心情不好也要注意情緒邊界,朋友不是樹洞,如祥林嫂一般喋喋不休會讓人失去耐心,如火藥包一樣的狀態會讓人忍不住遠離。
換個角度,我們也不想成為朋友的“出氣筒”,不是嗎?
? 利益界限
親兄弟也要明算賬,古人誠不欺我。
朋友的關係再好,在利益問題上也要“丁是丁,卯是卯”。比如合夥做生意,馬雲曾說過:“做朋友總是很好,但千萬不要把你的朋友牽扯進你的生意裏。”
因為很多人並沒有明確的利益界限,他們會覺得既然是朋友就不會計較小損失,但若是長期有損失,任何人的心裏都會起波瀾。所以,再好的關係也要分清利益,不要去占對方的便宜。
從這三個角度明確了界限,通常情況下,我們和朋友之間便不會因為越界而影響到感情。同時,我們還要注意,自己的界限也要明確,大家都找到舒適的落腳點,才能讓這份友誼細水長流。
用心分辨,不要錯把友情當愛情
總是有人會發出這樣的疑問:異性之間到底有沒有純友誼?
有人會斬釘截鐵地說有,有人卻會憤怒地說沒有,之所以眾說紛紜、爭議重重,是因為異性之間的友情很容易被當作愛情初期的曖昧。
比如有的人身邊有一個很好的異性朋友,本來也沒有多想,但因為相處太融洽,身邊的朋友們總拿他們起哄,他自己便也迷糊了,難道自己真的愛上對方了?畢竟,在對方需要幫助的時候,一個電話他就去了,夜裏發信息說心情不好,他也會耐心開導,一群朋友玩的時候,他們也很有默契。於是他向女孩表白,女孩卻笑著說他們之間隻是“兄弟”,還把這次表白當作笑話說給其他朋友聽,讓他十分尷尬。
其實,隻要區分開愛情和友情的基本點,就能很好地分辨它們。
? 是否排斥對方的其他異性朋友
在自己的好朋友有了新朋友的時候,朋友之間也會出現“吃醋”心理,但這種“吃醋”遠遠不及愛情中的排他性。因為友情是開放的,它可以發生在兩人之間,也可以發生在多人之間,但愛情隻能發生在兩人之間。
要分辨是友情還是愛情,可以在大家一起相處的時候多關注自己的內心,是否排斥對方和其他的異性朋友接觸。
? 是否總是忍不住挑剔對方
友情帶來的是滿足感,而愛情帶來的是挑剔感。因為友情具有包容性,對方本身的一些小缺點,身為朋友並不會太過挑剔;但愛情則不一樣,對方對自己的態度都會成為挑剔的源頭,因為愛情的歸宿是組成家庭,生活在一起,要求自然和對朋友的不一樣。
所以,要辨別是友情還是愛情,首先要忠於自己內心的想法,其次要觀察你對他(她)最在意的是什麽,並把這些在意的地方代入婚姻中,想象如果另一半是他(她),自己是否能夠接受。這時,關於是友情還是愛情,心中就會有一個基本的判定了。
? 是否忍不住想親近對方
前麵我們分析過相伴式愛情,這種有親密,有承諾,卻沒有**的類愛情,主要就是從朋友情中發展出來的。雖然像愛情,但畢竟不是真正的愛情,因為真正的愛情還包含**。
所以,可以觀察一下自己是否忍不住想要親近對方。但也要注意,有人因為和朋友沒有明確的邊界,在相處時也會不在意身體的觸碰,這個時候,則需要從對方平時的言行中去分辨。而且,友情和愛情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之間可以互相轉換。
如果已有伴侶,那一定要和異性保持距離,哪怕是多年的朋友也不是混淆友情的理由。多少人因為不能保持距離,錯把友情當愛情,最後害人害己。當然,如果是單身,也要注意不要錯把愛情當友情,多在內心進行對比,不給自己留遺憾。
放下老好人心態,才能擁有常青的友誼
看重友誼並不代表要在朋友麵前變成一個沒有自己想法、不敢表達的老好人,然而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被這種心態“綁架”著。
朋友借錢,不管自己家裏的狀況,借;朋友求助,不管自己的實際情況,幫。甚至在朋友過度發泄情緒的時候也是一言不發,靜靜聽著。
但我們要清楚的是,有求必應並不能換來真心,相反,還會因為無限製的付出讓對方覺得你是一個好“欺負”的人。
沒錯,不要小看人類的劣根性,哪怕是在朋友之間,有人也會情不自禁挑“軟柿子”來捏。
在電影《芳華》中,劉峰便是這樣一個被“好人”、被欺負的人。
戰友的手表,是他幫忙修的;戰友結婚的沙發,是他幫忙做的,就連炊事班的豬跑了,也喊他來幫忙。沒人吃的破餃子,他吃;沒人願意搭檔的舞伴,他來。最後,他還把來之不易的大學名額讓給了別人,哪怕自己前途未卜,哪怕自己也心心念念想要上大學。但即使做到這個份上,他也沒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友誼,在他需要朋友的時候,沒有人願意挺身幫助他。可見,真正的朋友不需要你老好人式地對待。
一般而言,有求必應的人分為“主動好人”和“被動好人”兩種。
“主動好人”的問題出在自己的認知上。他們會覺得隻有自己多幫助朋友,朋友才不會離開,於是他們會熱心地主動去幫助朋友,哪怕犧牲自己過多的時間和精力,也會在朋友尋求幫助的時候感到高興。
“被動好人”的問題則出在自己的性格上。他們擔心自己說“不”會引來衝突,於是心中就算不情願,也會把對方尋求幫助的事情做好。
但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成為不懂拒絕、委曲求全的老好人不僅不能維護好和朋友之間的友情,還會影響自己良好的人際關係。
所以,想要友誼很好地持續下去,我們要學會下麵三點。
? 抓住時機——學會“翻臉”
不要覺得“成熟的人都不會翻臉”,也不要覺得“討厭卻不翻臉”是一種高情商。
當你的原則被破壞的時候,你不翻臉別人就會肆無忌憚。當然,以維護友誼為前提的“翻臉”是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的。
比如朋友失戀,對你一次次傾訴,你該說的話也說完了,朋友還是重複來尋求心理幫助,那你可以翻個臉,“罵”醒他。
如果對方總是用相同的小事來麻煩你,你之前已經幫助過他很多,但他並不用心研習解決方法,那你可以翻個臉,一邊幫忙一邊“數落”,讓他明白有的事情需要自己完成。這樣一來,你表達了自己的情緒,也不會因此和朋友疏遠,朋友在下一次因為不必要的事情想要麻煩你的時候就會三思而行。
所以不要小看“翻臉”,適當地發發脾氣,可以給自己省去很多不必要的事情。但在“翻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兩點:一是時機要正確,不要一件事過去好久了,突然拿出來“翻臉”;二是“翻臉”的時候要注意語言的度,就算是“罵”,也要在朋友可以接受的範圍。
? 抓住技巧——學會“拒絕”
朋友要有互相幫助的意識,但不是事事都要麻煩朋友。當對方的要求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或者意願,那我們一定要拒絕,隻是拒絕的時候要有一點兒技巧。
第一時間拒絕。不要因擔心得罪朋友而態度不明,朋友會以為你可以幫忙卻故意不幫,在第一時間表明自己的態度也是為朋友節約時間。
不過多解釋拒絕的理由。拒絕朋友並不代表拒絕友誼,恰恰相反,懂拒絕可以讓兩個人的關係變得更好。
試想,如果你事事都答應幫朋友去做,哪天因為精力跟不上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做好,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會有所埋怨?不如從一開始便明確自己的態度,能幫的可以幫,不能幫的便不幫。朋友知道了你的為人,自然也不會大事小事都來找你,也不會因為一次拒絕而心生芥蒂。
? 抓住誠意——學會“做事”
一旦答應了朋友,那就不要用敷衍的態度對待這件事,不然,那會比拒絕還要糟糕。因為你的態度裏藏著這個朋友的分量,對答應下來的事情越重視,越發顯得朋友重要。
這也是我們不要輕易去答應朋友要求的原因之一。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答應過多,難免會有顧不上的地方。
常常有人會因為瑣事太多忘記了答應別人的事情,最後還失去了珍視的朋友,這便有違初衷了。
所以不要輕易答應朋友的要求,但答應了的就一定要重視,這是對朋友最起碼的尊重。
培根說:“友誼使歡樂增倍,使痛苦減半。”
交朋友的時候,我們需要慢一點兒,讓自己擁有一份好的友誼,但在擁有之後則要學會經營和維護,才能讓這份友誼得到更好地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