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課 掌握舍與得中的精神哲學
賈平凹曾說:會活的人,或者是取得成功的人,其實都懂得兩個字,那就是“舍得”。
“舍得”這個詞,由兩個字構成,一個“舍”,一個“得”。
在佛教中,僧人們布施,供養,這都是舍。很多普通人,不願意去舍,隻想著得。可要是人人都想著得到,那就是人人都得不到,因為如果沒有人去舍,那也就沒有機會得到。
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每個人都有欲念,尤其是麵對現在這個**特別多的社會,有的人毫無節製,被欲念控製,有的人則及時止欲。
稻盛和夫就說過:“其實欲望本身不是罪惡,憑借欲望毫無節製為所欲為才是罪惡。”
你不必把所有東西都握在手中
有時候,事情太多了,我們反而哪一件也不想做,也做不好了。這就像修路一樣,生活中,每當一些城市的街道發生堵車後,就會開始修路,可讓人疑惑的是,路多了,反而堵得更厲害了,而路少的時候,堵車並沒有那麽嚴重。
有個真實的案例,發生在舊金山一個叫作恩巴卡德羅的海濱小城,在“二戰”後,國家修了一條直通小城的雙層高速公路,然而,這條高速公路並不實用,它不僅和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還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於是大家開始討論該如何處置這條公路。
有人提出拆掉,也有人認為公路一旦沒了,上班通勤,以及周邊的店鋪勢必會受到影響,持不同觀點的兩方鬧得不可開交。持續了幾年後,政府決定還是把這條雙層高速公路拆掉,改成一個公園,但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是,路少了,不僅沒有耽誤上班族的通勤,因為環境變好了,周圍店鋪的生意也更好了。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舍得”案例,舍去了公路,得到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更高的收入。
而人的情緒也是如此,若是事情太多,便會產生焦慮,不知道該做哪一件,少做一件都會引發別的負麵情緒。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想要在有限的條件裏做好每一件事情本身就不可能。
把精力和時間花在最有必要的事情上,才是最明智的選擇。人最怕的就是想做的事情千萬件,最後一件都沒有成功。這時候,要減少做的事情,按照輕重緩急重新計劃,每天不要多,先完成三件事情。一旦計劃如數完成,焦慮感就會減少,還會相應提升個人價值感。
舍棄過多的事情,能夠得到成長和積極的情緒。來訪者李娟是位老師,她除了教學工作還有很多雜事,又很想在工作中證明自己的能力,班主任、活動組長她都積極爭取去做。慢慢地,吃飯不準時、作息不規律和長期的精神緊張,使她的身材走樣,健康也亮起了紅燈,她最終在一個深夜進了急診。
這時,李娟才意識到自己該舍棄一些東西了。於是她辭去了教學以外的所有職務,並在工作之餘安排健身計劃,增強身體素質,另外,她還去學習了插花。一年之後,再見李娟,她整個人瘦了下來,精神好了,情緒也很積極。李娟舍棄了一些工作,得到了健康和快樂。
我們每個人隻有一個籃子,不要想著一次性把籃子裝得很滿,那樣很容易將籃子撐壞而失去所有。事情要一件一件做,學會放棄一些事情,專注一件事情,給自己留下休整的時間,如此才能長久而穩定地生活下去。
做少事,多成事
我們都熟知“猴子撿西瓜”的寓言故事,猴子先拿著玉米走,看見桃子後,丟了玉米撿桃子,之後又丟了桃子去抱西瓜,然後看見一隻小兔子,又把西瓜丟掉去追兔子。最後,猴子沒追到小兔子,撿的東西也都丟了。
這隻小猴子就是一直在辦事,但從未成事。我們身邊也經常有這樣的人,什麽事情都滿口應下,但真正做成的卻少之又少。這類人往往有以下特點:計劃很豐滿,但執行力為零。
沒有執行力的人,經常是睡覺前想好了未來要走的一千條路,但一睜眼,還是走著原路。所謂計劃,仿佛是為了讓自己心安而製訂出來的。
也有一部分人有一定的執行力,可又有些好高騖遠。一位身為大學教授的朋友抱怨說,他給大四的學生推薦了一個實習的工作,沒過幾天,學生打電話說工資給得太少了,還不夠在北京租房子。
朋友驚訝,因為這家實習公司每月給實習生發6000塊的工資,這已經是很高的待遇了,想當初他沒有工資也努力抓住工作機會。這個學生讓朋友非常氣惱,他說這樣眼高手低的孩子,以後有機會也不會想著他了。
不成事的另一個特征是三分鍾熱度。隨著現在知識付費的興起,學習各種技能的門檻變得很低,隻要點擊報名,繳費就能夠學習。
但問題是,很多人買了課之後,沒堅持幾天,發現這和自己想的不一樣或者比預期要難,就會放棄學習。這樣的人很難成事,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不要想著自己要去辦多少件事情,而是既然開始了一個任務,就要想盡辦法去完成它。
除此之外,辦事但不成事的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力不足。
不要總想著一口吃個大胖子,做事情一定要從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開始做起。隻有當能力量變到一定程度後,才能夠引起質變,這就是成長,那時你就有更多的選擇,能夠成更多的事。
做事時我們應該量力而行,拒絕空想,將計劃變為行動,追求完成度,重質而非量,專注於手頭的任務,切忌這山望著那山高。
隻有舍去力所不能及的部分,才能通過實踐,得到力所能及的部分。
學會坦然麵對得失
汪國真說:生活就是這樣,你所失去的,命運會用另一種方式補償。桂花枯萎的時候,**又亮秋裝。
人活一生,就要知道,這世間並不是所有事物都能稱心如意。小時候,我們總有想得到的玩具和食物,有的人得到了,有的人終其一生沒有得到。得到並不代表幸運,沒有得到也不代表不幸。得到之後,人們會有新的欲望,沒有得到的人也不必執著一生。人生就是這樣,與其患得患失,小心翼翼,不如大方坦然麵對得失。
有時候,那些不如意的事情也能夠教會我們:麵對現實,珍惜所擁有的。
出生於印度尼西亞的華人首富之女黃蕙蘭,就用一生詮釋了這個道理。她有兄弟姐妹42人,父親最寵愛的就是她,她自小就會說多國語言,受到高等教育,家裏吃穿用度,已經不是“奢華”一詞能夠形容的。她的生活,比一國公主都要奢侈。
之後,黃蕙蘭嫁給了外交官顧維鈞,憑借一身才華,成為外交史上令人眼前一亮的存在,甚至被外國王公使臣稱為“遠東最美麗的珍珠”。然而,黃蕙蘭晚年時遭逢巨變,與丈夫離婚,父母逝去,家財散盡,她獨自生活著,自己做飯,自己打掃房間,卻沒有半點落魄的模樣。
她熱愛的鑽石,說不戴就不戴了,受萬人矚目的位置,說不要也就不要了。從光彩奪目的萬丈高空驟然跌下,依然能夠將平淡的生活繼續下去的這份坦然,是許多大人物都不能比擬的。
黃蕙蘭便是懂得舍得,她拋掉欲望,坦然麵對一切得失。
卡耐基曾說過:我們在生活中獲得的快樂,並不在於我們身處何方,也不在於我們擁有什麽,更不在於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而隻在於我們的心靈所達到的境界。
當你緊握雙手的時候,裏麵什麽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的時候,世界就在你手中。當你能夠正視自己的欲念的時候,舍便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