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與探險
絲綢之路這個名稱是新起的,而且並非起源於絲綢之路本身興起的那個時期。這個名稱是德國地理學和東亞研究者費迪南·馮·李希霍芬首次於1877年使用的。從馮·李希霍芬開始,歐洲一連串大型的中亞(尤其是對中國西部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從含義上講,所謂新疆就是西部新的邊疆地區)考察和研究被啟動了。在此無疑要提及幾位重要的研究人員。
費迪南·馮·李希霍芬(1833—1905):德國地理、地圖學家。早在1860年至1872年間,他就多次前往東亞進行考察研究,尤其是前往中國那些差異非常大的省份,一直走到現在名為新疆的地區。絲綢之路的這個名稱是他在旅行結束的總結概述中提出來的。當時,他已經接受聘任,擔任了波恩大學教授。再後來,他又先後受聘於萊比錫大學和柏林的洪堡大學。在他眾多的學生中,最出名的當屬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2)。
阿爾貝特·戈倫威德勒(3):印度學家、西藏學家、考古學家和藝術史學家。作為柏林德國民族學博物館的副館長,他著重研究中亞的佛教藝術。正是他發起了德國的吐魯番探險考察,其中的兩次(1902年到1903年的第一次和1905年到1907年的第三次)遠征探險考察都是他親自組織並帶領的。1904年到1905年的第二次和1913年到1914年的第四次遠征探險考察則是由阿爾貝特·馮·勒柯克(4)帶領的。和之後的其他探險考察者一樣,戈倫威德勒帶回了豐富的發現,也帶回了一部分他們考察隊從石窟牆上切割下來的壁畫。也正因如此,他們在現在的中國被視作“強盜開掘”。可在德國,戈倫威德勒卻以其遠征探險考察成果所發表的著述而獲得了很高的聲譽。
阿爾貝特·馮·勒柯克曾擔任阿爾貝特·戈倫威德勒在柏林的考古學助手,也曾兩次負責並帶領吐魯番探險考察。在這兩次考察中,他所帶回歐洲的文物,遠比他的前任要多得多。人們尤其責備他那種從柏孜克裏克石洞牆上把壁畫切成小塊取下來的做法——他選擇壁畫上的完美圖畫,然後以切割的辦法把最好的部分從石壁上拿下來。他所帶回來的那些文物,其中的一部分如今在柏林的民俗博物館中可以看到,而其他的部分則已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毀壞了。
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1862—1943)(5):匈牙利籍猶太人,考古學家、印度學家。在結束了自己的大學學習後,他就職於倫敦的大英博物館。1900年到1930年間,他以印度為基點,四次率領探險考察隊前往中亞,尤其是前往新疆地區。對於中亞這個領域來說,“中印”一詞就烙著他的印跡。他的主要成績是在莫高窟發現並研究了大量的佛教文獻,這些基本上都是用古老的突厥語標注的。
斯文·赫定(1865—1952):他是這個領域最著名的歐洲研究者。在他的波斯之旅後,這位瑞典地理學家多次參加了遠征探險考察旅行,著重研究了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塔裏木盆地地區,重點研究考察了羅布泊的變遷,也包括作為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發源地的喜馬拉雅山山脈,以及他所命名的北麵的岡底斯山脈。所有這些都凝結著他的考察研究成果,而且這些對於中國在這個地區修建公路和鐵路線都有所幫助。他的著作《穿越亞洲沙漠》和《岡底斯山脈》至今仍為人們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