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誤區
在歐洲,我們從文物古跡中知道了古羅馬的道路交通係統。那是一個通過幾千千米的道路把古羅馬帝國的各部分連接起來,並且展現了帝國基本結構的交通網絡係統。這些國家公路和軍用公路不僅方便了羅馬帝國各省之間的商業貿易,而且特別有助於軍隊的快速調動和強化那些經常受到威脅的邊境(譬如在德國是古羅馬帝國修建在萊茵河和多瑙河之間的牆界)安全。古羅馬的道路是用石塊鋪設的,而且設有裏程碑,以便確認方位和距離。
還有南美印加帝國境內的那兩條大道,也就是從庫斯科通往基多,大約3000千米長的國王道和那條長長的沿海路。在那些平坦的地方,它們呈現為石頭鋪設的寬道,可在那些崎嶇艱險的山地,尤其是穿越在懸崖峭壁上的,則顯然是修路者一點點地開鑿出來的小徑。
從某種意義上講,所有這些都與絲綢之路的“路”不可同日而語。因此,這裏有三個誤區需要糾正:
1.絲綢之路非路,它當然就沒有那種人工修建和石塊鋪設的路徑。它所涉及的是一張橫貫亞洲的商業貿易集散和駝隊客棧網絡。在這張網絡式的客棧之間,駝隊得以自由運轉(絕大部分由當地向導引導)。也就是說,它不是那種可以在地圖上標明的路徑,不是人們常言的那種本意上的“道路”,而更多的是那種穿越茫茫草原和沙漠,以及其他鮮有人跡地區的為數眾多的荒野的貿易路徑的總和。
2.絲綢之路也不是由一條路構成的,而是一張由眾多路徑所構成的,很難一目了然的網絡。這樣的路網會隨著政治、地理以及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不妨舉個例子:當水資源對於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南部的路徑變得越來越緊張缺乏的時候,穿越北部的路徑就變得越來越重要。絲綢之路既有從鹹海和裏海之北穿越俄羅斯南部,隨後抵達黑海的路線,也有翻越阿富汗山地的路線。然而,絕大部分被使用的線路都是從喀什出發,穿越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以及伊朗,然後分道,或者穿過巴格達、巴爾米拉和阿勒頗直奔地中海,或者——如果政治環境不允許從伊朗繼續北行的話——沿著這條路線一路向前,橫穿亞美尼亞和現在的格魯吉亞,直抵黑海。換言之,絲綢之路不是一條路徑,而是帶有許多種可能性的通行選擇,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人們不應該說一條絲綢之路,而應該說多條線的絲綢之路,或者是多條絲綢之路。
3.在絲綢之路上,中國的真絲製品盡管作為最重要、最珍貴的貨物從東方運往西方,但也有其他許多貨物在東西方之間流動著。在扮演貿易連接通道這個角色的同時,絲綢之路也在把許多思想、理念和發明、發現從中國傳播到歐洲方麵扮演著“通道”的角色。還有,絲綢之路也促成了西亞和印度北部與東方的連接,從而構成了不同宗教信仰的東傳之路。
絲綢之路絕對是一張交通網絡,因為它不僅使東方(中國)、西方(歐洲)和南方(印度)之間的交流和交換成為可能,而且因此書寫了一部迄今為止依然曆曆在目的烙著偉大的亞歐文明印跡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