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爛陀——佛教中心

那爛陀位於比哈爾邦的首府巴特那以南90千米處,這是一座瀕臨恒河的都市。從佛教最初時期開始,一直到進入公元12世紀時為止,那爛陀一直都是佛教的學習中心,其後才是塔克西拉。在距離王舍城這個佛陀當年經常在聖壇上對他的弟子們說經授道之處不遠的地方,在繁榮時期,學習佛教經典的人有萬眾之多。帶著明顯可見痕跡的供和尚起居的小房子、舉行誦經和授業的大型廳堂,以及放射性伸展開來的修道院地基,還有窣覩波、小佛塔和寺廟的基地,不時可見的石雕佛像裝飾,所有這一切不禁令人回想起佛教在印度衰落的那個時期。作為佛教的教派,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或者說小乘佛教)這兩個教派都在那爛陀弘法,教派之爭在佛教信徒中不存在。

在佛教剛剛傳入中國的那個時期,中國的僧人經過絲綢之路,翻越喀喇昆侖山口,前往印度北部,直到那爛陀(以及塔克西拉),以便準確地研讀那對當時的中國還非常陌生的學說,特別是為了把佛教的經典(大乘佛教)取回到中國去。在中國,這些取經的僧人們憑借著在印度學到的梵文,把這些佛經翻譯成中文。在他們之中,有兩名僧人通過其遊記而家喻戶曉。

法顯(334-420)於399年到412年出行取經。他先到達那爛陀,隨後南行到達獅子國(今斯裏蘭卡),並且東行到達耶婆提(今蘇門答臘島或爪哇島)。然後乘船返回,在(青州長廣郡的勞山——編者注)如今稱為山東省(即墨嶗山——編者注)的那個地方上岸。(在南京)他翻譯了自己所收集來的這些佛經。

玄奘(602—664)在629年出發,經過絲綢之路西行到達印度北部,並在645年取經歸來。在用一支小駝隊把657部經論運回長安之前,玄奘花了幾年的時間在塔克西拉研讀佛經,隨後又到那爛陀繼續學習。在長安的大雁塔,他翻譯了這些手抄佛經。

(1).王舍城:印度的一座古城,位於今比哈爾邦那蘭達縣,是佛教的八大聖地之一,為釋迦牟尼修行之地。王舍城不僅是佛教聖地,也是耆那教聖地。據傳耆那教創始人筏馱摩那有可能出生於王舍城附近的那爛陀。

(2).舍衛城:古印度恒河中遊北岸拘薩羅國都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北部,拉普底河南岸的謝拉瓦斯蒂縣,釋迦牟尼在此居留講經長達20多年,因此這裏成為佛教八大聖地之一。

(3).菩提伽耶:又稱佛陀伽耶,位於今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城南約150千米處,是釋迦牟尼悟道成佛之處,佛教四大聖地之一。中國古代高僧法顯和玄奘先後記載了菩提伽耶的曆史。

(4).乞力馬紮羅山:有“非洲屋脊”之稱,位於坦桑尼亞東北部及東非大裂穀以南約160千米處,奈洛比以南約225千米處,赤道與南緯3°之間,是坦桑尼亞和肯尼亞的分界線,非洲最高的山脈,也是火山和雪山。其中的火山錐呼魯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點。

(5).勃朗峰:又譯為白朗峰,是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位於法、意兩國交界處。勃朗峰的最新高度為海拔4810米,是西歐的最高峰。

(6).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岸,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南美洲脊梁”之稱。

(7).克羅狄斯·托勒密(約90—168):相傳他生於埃及的一個希臘化城市赫勒熱斯蒂克,是羅馬帝國統治下的著名的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占星學家和光學家,“地心說”的集大成者。

(8).《地理學指南》:又譯為《地球形狀概論》(八卷),為托勒密150年前後的著述,是古希臘有關數理地理知識的總結。書中詳細說明了如何采用經度、緯度將球體繪製到平麵上的方法,後人借此繪製出一係列托勒密地圖。

(9).布魯夏斯基語:即勃律語,是一種約有語言人口87000人(2000年統計)的中亞語言。操持這種語言的都是布魯紹人,其中有5~6萬人居住在巴基斯坦控製下的克什米爾北部的坎巨提、那格爾等地山區。

(10).阿迦汗:伊斯蘭教什葉派伊斯瑪儀派的領袖的稱號。作為土耳其語和波斯語的一個語詞,“阿迦”源自古突厥語和蒙古語中的“阿哥”,即“兄”的意思,而“汗”則指“王”“統治者”。曆代阿迦汗都屬於一個定居於印度的伊朗裔家族,據傳,該家族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直係後代。阿迦汗一世哈桑·阿裏-沙阿因逃避當時伊朗政府的迫害而來到印度,後來成為全世界伊斯瑪儀派公認的宗教首領。他們也都是在印度有影響的政治家。

(11).貝提特要塞:巴基斯坦北部罕薩穀地卡利瑪巴小鎮的一座古老的要塞。它位於小鎮最高處,俯視並守護著小鎮的安全。據估計,這個要塞的曆史在700年以上,隨著時間的推移,要塞的一些部分也不斷得到修葺。

(12).赫爾曼·布爾:奧地利登山運動員。他於1953年第一個登上南迦帕爾巴特峰,也是四年後首次攀登布洛阿特峰的隊員之一。

(13).犍陀羅:公元前6世紀已經存在的南亞次大陸國家,為列國時代十六大國之一。其國名有多種譯法,如幹陀羅、健駝邏、健陀羅、幹陀衛、幹陀等。其核心區域包括今阿富汗東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其地處興都庫什山脈,人口多居於喀布爾河、斯瓦特河、印度河等河流衝擊形成的山穀地區。這裏不僅是印度大陸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而且由於地處歐亞大陸連接點,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也有著重要作用。

(14).孔雀王朝(前324—前188):古印度摩揭陀國著名的奴隸製王朝,因其創建者旃陀羅笈多出身於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而得名。公元前3世紀,其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並開始向外傳播。約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後的一位國王被大臣所殺,孔雀帝國由此正式結束。該王朝是第一個基本統一了印度的政權。

(15).巴克特裏亞-希臘王國:又稱大夏-希臘王國,是公元前3世紀中期古希臘殖民者在中亞草原地區建立的希臘化的奴隸製國家。首都巴克特拉(今阿富汗斯坦巴爾赫)。“巴克特裏亞”是古希臘人對今興都庫什山以北阿富汗斯坦東北部地區的稱呼。

(16).皮爾丘:又譯為比爾山丘,一處位於塔克西拉遺址西端的高地,方圓3千米多。它展示了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孔雀王朝時期的文明。

(17).西爾卡普:又譯為錫爾卡普,公元前2世紀巴克特裏亞的希臘統治者德米特裏始建。現在所見的遺址為公元40年前後帕提亞人重建的。該遺址分為上、下城兩部分。

(18).西爾蘇克:又譯為錫爾蘇克,貴霜帝國統治時代建造的都城(1世紀末到3世紀)遺址,位於西爾卡普西北。

(19).焦裏安(又譯為賈烏利安)寺院遺址:位於錫爾蘇克東麵海拔約90米的山上。寺內有一個大窣覩波,周圍有21座小窣覩波,並建有屋頂加以保護。

(20).拉瓦爾品第:巴基斯坦博波特瓦高原上旁遮普省的一座城市,為巴基斯坦主要的工商業城市。該城毗鄰首都伊斯蘭堡,距拉合爾275千米。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建成之前的1958年到1960年,這裏曾作為臨時首都。現為巴基斯坦武裝部隊總部所在地。

(21).阿姆利則:印度西北部旁遮普邦的一座超百萬人口的城市,也是錫克教聖地,著名的金廟是錫克教的中心。該城靠近巴基斯坦邊境,距離巴基斯坦拉合爾隻有51.5千米。

(22).德裏:僅次於孟買的印度第二大城市,人口1675萬,官方語言為印地語、旁遮普語和烏爾都語。該城位於北印度,地處亞穆納河沿岸。作為古印度曆代首都和自北印度到恒河平原古老貿易路線的重鎮,德裏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了眾多的古跡、遺跡和遺址。舊城區曾長期為莫臥兒帝國的首都,新德裏是今天印度聯邦首都。

(23).亞穆納河:源於印度西北的本德爾本傑山西南坡的亞穆納斯特裏冰川,全長1376千米,是恒河最長的支流。然而汙染嚴重,新德裏有50%的垃圾注入該河。

(24).哈拉帕文明:也稱印度河文明,是印度次大陸已知最早的城市文化,1921年首次在旁遮普邦的哈拉帕發現,1922年又出現在信德邦境內印度河畔的摩亨佐-達羅。

(25).印度雅利安人:公元前2000年前後遷入印度的雅利安人。

(26).德裏蘇丹國(1206—1526): 13世紀到16世紀突厥人和阿富汗人軍事貴族統治北印度的伊斯蘭教區域性封建國家的統稱,以其建都德裏而得名。該王國共存在了320年,1526年被莫臥兒王朝取代。

(27).莫臥兒帝國(1526—1858):又稱為莫臥兒王朝、蒙兀兒王朝,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兒的後裔──巴卑爾,自阿富汗南下入侵印度建立的帝國。“莫臥兒”即波斯語中“蒙古”一詞的轉音。在帝國的全盛時期,領土幾乎囊括整個印度次大陸,以及中亞的阿富汗等地。帝國的官方語言是波斯語,但統治者是信奉伊斯蘭教、有察合台汗國貴族血統、波斯化的蒙古人。

(28).費薩爾王清真寺:巴基斯坦的國家清真寺,位於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它是巴基斯坦乃至南亞地區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世界第六大清真寺。該寺以沙特阿拉伯國王費薩爾之名命名。

(29).拉合爾:僅次於卡拉奇的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旁遮普的省會,也是巴基斯坦的文化和藝術中心。作為一座有2000多年曆史的古城,它曾是莫臥兒帝國的首都,有“巴基斯坦靈魂”之稱。630年,唐代高僧玄奘曾訪問此地。

(30).那納克(1469—1539):錫克教創始人,印度人,屬刹帝利種姓。那納克是著名的十大宗師之一,在印度影響極大。

(31).毗濕奴:舊譯為“黑天”,新譯作克裏希那或音譯為“奎師那”。梵文意為黑色,因為黑色能吸收光譜中的七種顏色,代表了他具有一切的吸引力。他是印度教諸神中最受崇拜的一位神祇,被視為毗濕奴的第八個化身,是諸神之首、世界之主。

(32).濕婆:與梵天和毗濕奴齊名的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她是毀滅者,兼具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

(33).杜爾迦:印度教的尚武女神,主要功績是消滅了杜爾格摩、巽婆和尼巽等凶殘的羅刹。在印度,她作為降魔女神而受崇拜。

(34).喜馬偕爾邦:印度西北部一省區,坐落在喜馬拉雅山南麓,與中國的西藏接壤。

(35).馬圖拉:印度北方邦境內的一座古城,曾是印度列國時代蘇羅娑的首都。位於阿格拉以北50千米,德裏以南150千米處。印度教徒相信馬圖拉是廣受崇拜的大神黑天的出生地,因此是印度教的一座聖城,並與赫爾德瓦爾、瓦拉納西、阿約提亞、甘吉布勒姆、德瓦爾卡、烏賈因等城市一起,同為印度教七個最神聖的地方。

(36).阿格拉:印度北方邦亞穆納河畔的一座古老的城市,1526年至1658年是莫臥兒帝國的首都。作為一座旅遊城市,著名的泰姬瑪哈陵和阿格拉古堡就位於該市。

(37).安拉阿巴德:印度北方邦的一座城市。安拉阿巴德意為“上帝的城市”,這是由莫臥兒帝國的阿克巴於1583年授予的。現在的安拉阿巴德是古代聖城的遺址之一。它也是印度教和印度神話中非常重要的一座城市。

(38).貢帕廟會:也譯為大壺節,是印度教最大的宗教集會,也是世界上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之一。其名稱源自印度古老的神話傳說。相傳印度教神明和群魔為爭奪一個壺而大打出手,原因是壺裏裝有長生不老藥。結果不慎把壺打翻,四滴長生不老藥分別落到印度的安拉阿巴德、赫爾德瓦爾、烏賈因和納西克這四個地方,這四座城市因此輪流每三年慶祝一次大壺節,所以每個地方要相隔十二年才舉行一次。從1月9日開始,為期42天。

(39).赫爾德瓦爾:又譯作哈立德瓦爾,位於恒河進入恒河平原之處,是印度北方邦一個重要的朝聖地。每逢十二年一次的節日之際,數百萬計的香客、信徒和遊客聚集在恒河岸邊沐浴,洗滌罪孽。

(40).烏賈因:又譯為鄔闍衍那,是印度中央邦的一座城市,也是印度教的宗教古城,七個聖地之一。位於錫布拉河岸,每逢廟會之際,許多信徒、遊客下河沐浴。

(41).納西克: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座城市,位於戈達瓦裏河畔。

(42).哥達瓦裏河:也譯戈達瓦裏河,在印度南部,發源於馬哈拉施特拉邦西北部的納西克附近,源頭西距阿拉伯海僅80千米,但是哥達瓦裏河流向東南,穿越德幹高原,在安得拉邦北部海岸注入孟加拉灣。全長1465千米,是印度第二長河,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在印度教中被認為是一條聖河。

(43).薩拉斯瓦蒂河:出現在南亞次大陸的古代史詩《梨俱吠陀》中的一條河流,現僅存遺跡。據考證,古代時,它自喜馬拉雅山脈向西南流入阿拉伯海,全長約1400千米,寬約8千米,對沿河兩岸的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元前2000年前後,因地殼運動、氣候變化和人為對土地的過度開發等多重因素,河流斷流幹涸。

(44).胡馬雍陵:莫臥兒王朝第二代皇帝胡馬雍的陵墓,是伊斯蘭教與印度教建築風格的典型結合。建於1556年。

(45).據印度大史詩《摩訶婆羅多》記述,般度族英雄們曾在此建都,取名“因陀羅普拉斯特”,即“雷神因陀羅之住所”。

(46).摩訶婆羅多:也譯為“瑪哈帕臘達”,是古印度兩大著名梵文史詩之一,另一部是《羅摩衍那》。

(47).沙·賈漢(1592—1666):又譯為沙·加韓、沙·賈汗、沙·迦罕,是統治印度次大陸的莫臥兒帝國的皇帝,1628年至1658年在位。“沙賈漢”在波斯語中的意思是“世界的統治者”。

(48).阿克巴(全名傑拉爾-丁·穆罕默德·阿克巴,1542—1605):莫臥兒帝國的第三位統治者(1556—1605在位)。他被看作莫臥兒帝國的真正奠基人和最偉大的皇帝。作為帖木兒的後代,阿克巴最為人稱道之處在於,在其統治時期,他能平等和自由地對待所有的信仰。帝國的文化和藝術在其統治時期達到頂峰。

(49).奧朗則布(1618—1707):莫臥兒帝國第六任君主。沙·賈漢的第三子。

(50).迦屍國:古代印度16國之一,地處恒河之濱,因盛產名為“迦屍”的竹子而得。國名與國都同名,又作“婆羅痆斯國”。佛教典籍中也稱之為伽屍國、伽翅國、迦夷國、迦赦國、伽奢國等。“婆羅痆斯”城,是梵文的音譯,漢譯又寫作“波羅捺”等,依印地語的發音又譯作“貝拿勒斯”城等,今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市。在佛陀時代,婆羅痆斯城是印度重要的工商業城市,交通發達,南通摩揭陀國王舍城,北通憍薩羅國舍衛城,因此成為婆羅門教(即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的重要聖地。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於公元前499年,在此城附近的鹿野苑初轉法輪化度五比丘。

(51).哈奴曼:又譯為哈魯曼,作為一個神猴,出自公元前300年前後形成的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它有四張臉和八隻手,解救了阿逾陀國王子羅摩之妻悉多,與羅刹惡魔羅波那大戰。而羅摩是大神毗濕奴的化身。

(52).摩耶夫人(?—前563):又稱摩耶王後,是古印度淨飯王的妻子和釋迦牟尼佛的生母。

(53).阿育王(前273—前232在位):又稱為阿輸迦、無憂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其一生分為崇尚武力的黑阿育王時代和皈依佛教、推崇非暴力主義的白阿育王時代兩個階段。由於他在繼位後把佛教立為國教,並在全國努力推廣,促成了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榮,因此也被稱為佛教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