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亞穆拉河和恒河之路
印度北部低地處在亞穆拉河和恒河激流的控製之下。1376千米的亞穆拉河是恒河最重要的支流。這兩條河都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位於亞穆拉河畔的城市有德裏、馬圖拉(35)和阿格拉(36)。亞穆拉河在安拉阿巴德(37)匯流入恒河。有四個地方每12年都要舉辦一次貢帕廟會(38),這四個地方分別是安拉阿巴德、赫爾德瓦爾(39)、烏賈因(40)和納西克(41)。數以百萬計的朝聖者和參觀者使貢帕廟會成為印度教最大的節日,其規模比穆斯林每年一度的麥加朝覲有過之而無不及。來自印度各地的朝聖者和聖職人員都紛紛趕到這裏,以便在神聖的恒河、亞穆拉河、哥達瓦裏河(42)和錫布拉河沐浴。在所有這四個地方的廟會中,安拉阿巴德的廟會最盛大,因為按照印度的古老傳說,在此匯流的不僅是恒河和亞穆拉河,還有那條傳說中的神秘河流——薩拉斯瓦蒂河(43)。貢帕廟會的名稱意即“大壺節”,它所講述的是一個古老的傳說。按照這個傳說,印度教神明從乳海的旋流中贏得了長生不老藥,不慎有四滴灑落到地球上。在長生不老藥灑落的地方,如今的人們舉辦貢帕廟會。在神聖的河裏沐浴,是印度教最重要的活動。
德裏以1700萬人口的規模,成為繼孟買之後印度的第二大都市。而它更多地令人回想起一段古老的曆史,可以說,這座城池原本絕不僅僅是一個德裏,而是8個相繼交錯影響的首都之總匯。早在公元前1200年,在這個地區就曾經誕生了一座名為因陀羅普拉斯特的城市(45);般度五子的首都,這記錄於著名的有關印度以及印度教誕生史的傳說史詩《摩訶婆羅多》(46)中;736年,最早的曆史古城德裏在拉爾考特(Lal Kot)的名下得以建立;從12世紀開始,這裏相繼作為穆斯林統治者的京都。莫臥兒王朝的統治者曾分別以德裏、阿格拉和法塔赫布爾西格裏為都城來治理這個國家;自1806年始,德裏為英國人所掌控,但英屬印度殖民地並未把這裏作為首都(當時的首都是加爾各答)。直到1911年,德裏這座城市才重新被確定為國家政府所在地。在德裏市區內外,散布著許多曆史建築和考古挖掘發現的曆史遺跡。
阿格拉市位於德裏以南約200千米處,它是以泰姬瑪哈陵出名的。這座陵墓是莫臥兒帝國的皇帝沙·賈漢(47)為他的愛妃所修建的,這座明亮的紅色陵墓從規模上遠比德裏城中那同名的皇宮要大。作為一座古老的城市,阿格拉的繁榮時期是從莫臥兒帝國皇帝阿克巴(48)到奧朗則布(49)的統治時期。阿格拉市的北麵是馬圖拉市,這是傳說中的黑天神克裏希那的出生地,還有他的神廟。如今,這裏已經成為印度教教徒的朝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