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
在中國,除了許多小的石窟,還有三個大的石窟,它們以豐滿的石雕以及某種程度上色彩豐富的壁畫而令參觀者讚歎不已。在中國北方城市大同(位於北京以西約400千米處)——公元5世紀時的北魏王朝之都——附近的雲岡那53個石窟中,有大約5.1萬尊佛陀、菩薩和保護神以及羅漢的雕塑。這些雕塑品的身高在2厘米到17米之間,大小不等。在洛陽市附近的龍門石窟中,人們所看到的情況與此相近:在沂河兩岸那大大小小的1352個石窟中,敬放著10萬餘尊大小不等的佛教塑像。第三大石窟就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邊上的敦煌市東南約25千米處,名為莫高石窟(也稱為千佛洞)。
這些坐落在沙石崖壁間的佛洞是人工開鑿出來的。早在絲綢之路時期,這些石崖就在如今已經幹涸的宕泉河之上,而這條河也是昔日的沙漠駝隊必須橫渡的。據記載,莫高窟的位置是這樣確立的:公元4世紀,一位名為樂尊的僧人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此景啟示他在此岩壁上開鑿了一個洞窟,莫高窟的第一洞就這樣誕生了,隨後便作為那些途經此地的沙漠駝隊橫渡宕泉的定位儀。4世紀到14世紀期間,人們在這裏的石崖上陸續開鑿出大約1000個大大小小的石窟,其中的493個被保存了下來。在這些被保存下來的石窟中,有大約30個可供參觀。
莫高窟有大約2400尊泥質彩塑。有別於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這裏的塑像都是這樣製作的:先把整塊的沙石加工成像型,然後繪以鮮亮的色彩。最有價值且令人驚奇的當屬那4.5萬平方米的壁畫。由於從公元14世紀末期始,這條絲綢之路的路線就處在被人們遺忘的狀態,並且直到1900年才被王圓籙道士重新發現,所以這裏的石窟得以完好保存。與此同時,這種保護完好在某種程度上也有幹燥的沙漠氣候的功勞。除此之外,它也沒有經受那類似於柏孜克裏克千佛洞所遭遇到的殘暴而毀滅性的毀壞,所以如今人們方可在此一睹絲綢之路時期的真容。
這座莫高窟之所以重要還有另外的原因。在第17號石窟中,人們發現了一個珍藏有大約6萬本手抄佛教經典的大規模藏經處,這些可是出自4世紀到11世紀的經卷。如今,這些經卷分別位於倫敦、巴黎、東京、首爾和聖彼得堡,隻有極小的一部分存放在北京的國家圖書館。對於了解早期中國佛教,這些藏書可提供廣泛而難以想見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