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相逢之處

“所有的皇帝、國王、貴族、騎士和市民們,假如你們有興趣了解這個世界上不同民族以及各個國家、地區之間的風俗差異,那就請拿起這本書讀一下吧。從這本書中,你們會驚奇地發現並感受到,大亞美尼亞、波斯、韃靼和印度以及許多其他國度的人們是怎樣的彼此相別。這本書將真實、準確地向諸位介紹。因為馬可·波羅,也就是威尼斯一位有學識、有身份的市民,他將在此講述自己的耳聞目睹、親身經曆。”

1299年,在熱那亞的監獄裏,那位名為馬可·波羅(1254—1324)的威尼斯商人就以這樣的口吻,開始向他的獄友——比薩的魯斯凱羅——講述他自己的東方旅行曆險記。也正是因為這本名為《世界奇跡》(1)的東方旅行報告,使這位講述者在德語區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從1271年到1299年,馬可·波羅與父親和叔叔奔波在絲綢之路上,進行著他們的中國之旅。通過他的旅行報告,這條連接歐洲和中國的重大貿易之路才進入歐洲人的意識,並且引起關注。

然而,這條道路,這條最早由德國地質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2)於1877年命名為“絲綢之路”的路網,其曆史卻更加古老、遙遠。這條路的曆史起點至少可以追溯到中國的那位旅行家、探險家和皇帝使臣張騫(前195—前114)那裏。張騫昔日曾奉漢武帝(前156—前86)之命出使西域,為抗擊不斷突襲、騷擾大漢王朝邊境的匈奴而尋求合作者。張騫曾兩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公元前139年到公元前126年,他沿著塔克拉瑪幹沙漠進入費爾幹納盆地,前往大夏,也就是現在橫跨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三國的巴克特裏亞(3)地區。張騫的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公元前115年到公元前114年,他再一次來到費爾幹納盆地,進入了粟特人的居住區(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東部)。關於這兩次出使西域之行,張騫撰寫了一份詳盡的報告。在這份報告中,張騫對自己見到的許多民族和文化做了細致的描述和記錄。他這兩次出使西域報告的結論再次證明了這條從中國走向西方的商貿之路的意義,那就是:我們對自己人生的真知源自對他人人生之了解。

在貿易、技術、發明以及宗教交流之際,也就是在那些流淌在這張連接著東西方的絲綢之路網絡上的方方麵麵中,這個意義所揭示的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歐亞之間這條動脈性連接的最重要的含義就是:在這些東西方相逢之處,在這些歐亞交匯之處,在這些東亞、中亞以及西亞眾多的民族與歐洲諸民族相遇之處,不僅發生著貿易和商品交換,而且孕育和豐富著對他人生活的進一步認識和理解。這樣一種對其他民族和其他文化的了解和認識,也是我們對自己人生的一種充實和拓展。這條絲綢之路無疑是東西方之間的橋梁。

當馬可·波羅抵達蒙古皇帝忽必烈可汗那座位於元大都的皇宮時,也就是走到那位於今日北京西南角的汗八裏時,他已經在路上風餐露宿地奔波了三個年頭。途中難以計數的艱難困苦耗費了許多的時間,尤其是在冬天,步行翻越這些高山峻嶺是不可想象的。慶幸的是,在蒙古人統治的這個時期,絲綢之路至少在政治上還算穩定。確切地說,與羅馬帝國統治下的羅馬和平(4)時期可以相媲美的是,此時也正處於蒙古帝國統治下的蒙古盛世,這種社會環境允許威尼斯波羅家族的這三位成員相對暢通無阻、平安地實施其從歐洲前往中國的徒步旅行(馬可·波羅返回故鄉的旅程更多的是借助於船隻走海路)。

在其他絕大部分時期裏,由於各種戰爭以及亂匪的攔路搶劫,使得走這條絲綢之路遠比波羅父子們的那個時期要艱難和危險得多。所以,在波羅父子之前,全程走過這條漫長的絲綢之路的歐洲人實屬鳳毛麟角。此外,在通常情況下,那些進入市場的貨物在這條絲綢之路上也隻是走上一段,隨之便在某個大型的貿易集散地,譬如在巴爾米拉(5)、希瓦(6)、撒馬爾罕(7)等,被轉手賣給了其他的商人。唯有那些來自波斯的摩尼教(8)、瑣羅亞斯德教(9)地區和印度北部佛教地區等不同宗教派別的傳教士,不辭勞苦,以極大的忍耐力,沿著這條路,從中亞、南亞一直走向中國。反過來,自佛教東傳之後,也不斷有中國的佛教人士為了研讀佛教經文,徒步走到印度北部的佛教中心地,並把那些佛教經卷帶回中國(參見後麵的“走向印度北部之路”一章)。

如今,一趟從法蘭克福前往北京的飛行,充其量也就十個小時左右。對我們來說,那在馬可·波羅記述中所描述的荒漠道路,真的已經非常遙遠和陌生了。不過,這條從中國走向歐洲的絲綢之路,在我們的時代卻作為公路和鐵路交通網絡得以重建。此舉要歸功於中國政府。在今天,人們可以在柏油馬路上駕駛著汽車,從歐洲前往中國。此外,還有那橫貫西伯利亞的鐵路線,也就是那條在19世紀修建的,從莫斯科出發,經由烏蘭巴托到達北京的鐵路線,以後將要被建成能更好地連接中國和歐洲的一條中國高速線,它使更好、更快的貿易交往成為可能。

然而,這條絲綢之路的魅力依然存在,在此,難以計數的大量貨物被運送著;豐富多彩的發明、發現從中國傳向歐洲。與此同時,不同的宗教從西方經過這條路傳到中國,並且在那裏融入華夏民族文化。以其超過一萬千米的跨度,這條絲綢之路當屬世界上最長的貿易之路,它的產生和形成已逾一千五百年!相逢在這條路上的有商人和駝隊,有出家的和尚和傳教士,有探險家和研究人員,有士兵和外交人員。一言以蔽之,相會於這條路上的是亞洲和歐洲,是東方和西方。

在詩人海因裏希·海涅那首題為《目的性》的詩中,他正是以這樣的句子開始的:

“腿,我們有一雙,

上帝,主啊,為了讓人前進,

不願令鄉土,

把人類牢牢地粘住。”

這條絲綢之路似乎就是這個警句的印照:一個令人神往的世界,一條充滿傳奇的道路。那麽,不妨請您也加入這一次絲綢之路的世界之旅中來吧!

(1).《馬可·波羅遊記》出自歐洲印刷術發達之前,且原稿已佚。在依原稿傳抄、傳譯的140多種抄本中,沒有兩種本子是完全相同的。現存最早的版本是由西班牙托萊多教會圖書館收藏的塞拉達拉丁文抄本,其書名為《對世界的描繪》。而迄今為止被公認為最好的版本是1938年出版的摩勒和伯希和譯注的英文本,該刊本也采用《對世界的描繪》為書名,其他抄本大都采用《馬可·波羅遊記》一類的書名。本書按照德文本書名直譯為《世界奇跡》。

(2).費迪南·馮·李希霍芬(1833—1905):德國旅行家、地理和地質學家、科學家。在1860年到1862年間,他參加了普魯士政府組織的東亞遠征考察隊,到過亞洲的許多地方。1868年到1872年間,他曾七次前往中國,羅布泊的位置就是他在這個時期確定的。

(3).巴克特裏亞:中亞的一個古地名,古希臘人在此地建立了希臘-巴克特裏亞王國,中國史籍稱之為大夏,又稱之為吐火羅。

(4).羅馬和平:又稱羅馬治世或者羅馬盛世,是指羅馬帝國在其存在的五百年間,前二百年是比較興盛的時期。確切地說,從公元前屋大維滅埃及托勒密王朝並結束羅馬內戰起,到五賢帝中的最後一位於180年過世為標誌,羅馬在大約二百年間沒有太大的戰亂,社會穩定富強。

(5).巴爾米拉:敘利亞中部的一座古城,位於大馬士革東北215千米、幼發拉底河西南120千米處。曾為商隊穿越敘利亞沙漠的重要中轉站,也是重要的商業中心。巴爾米拉是該城的希臘語名字,來源於它最初的亞拉姆語名字“塔德莫”,意為“棕櫚樹”。

(6).希瓦:舊譯為基發,古名花剌子模,一座位於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的綠洲城市。始建於2500年前,曾經是花剌子模及希瓦汗國的首都。

(7).撒馬爾罕:中亞地區的一座曆史名城,也是伊斯蘭學術中心,現為烏茲別克斯坦的舊都、第二大城市,撒馬爾罕州的首府。14世紀時為帖木兒帝國國都,這裏也是帖木兒陵墓的遺址古爾-埃米爾古爾-埃米爾所在地。

(8).摩尼教:又稱牟尼教,公元3世紀中葉由波斯先知摩尼所創。

(9).瑣羅亞斯德教:伊斯蘭教誕生之前中東和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因信徒在火前禱告而又得名為拜火教,在中國又有“祆教”或“白頭教”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