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的曆史:早期

在1700年——從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15世紀——的曆史中,絲綢之路曾享這三大繁榮時期:以公元初年為軸線的400年;表現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高峰的唐代時期;蒙古時期,在這個時期,東亞、中亞和西亞聯合成為一個龐大的帝國,並因此極大地促進了貿易和文化的交流。筆者將對這三個時期予以簡短(也因此而簡單)的介紹。

在絲綢之路的早期,這條路的兩端——起點和終點——處於相近似的政治狀態下:在西端,主要是在如今的敘利亞境內,古羅馬帝國正在卷入一場抵製帕提亞帝國向西擴展的長期戰爭之中,而貿易對於絲綢之路的這一端而言,無疑也將因為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而變得異常艱難。在東端也麵臨著類似的問題:當時的中國人必須持續不斷地抗擊北部遊牧民族部落,尤其是匈奴的南侵和掠奪。中國人當時修建的長城——相對於明代修建的部分而言,那些在早期修建的是極小的一部分——應該提供某種程度的保護,可實際上這隻是一種幻想。中國的長城向西一直延伸到嘉峪關,它確實有效地疏導了商貿流通,並且使得對那些入境商品進行關稅征收成為可能,然而作為抵禦外敵入侵的一種有效的保護措施,長城卻從未起到過這樣的作用。

在這個時期,在東部有帕提亞王朝——一個來自俄羅斯南部,與斯基泰人(39)有著血親關係的印歐遊牧民群體,史存於公元前247年到公元227年的王朝。而亞曆山大大帝(40)西歸之後,他的帝國也分裂了:地中海是埃及的托勒密(41)王朝,亞洲是塞琉古(42)王朝。這兩個王朝後來被羅馬人所滅。在中亞有這樣三個王朝:巴克特裏亞王朝——首都位於現在阿富汗的巴爾赫(43),王朝存在的時間在公元前250年到公元200年;粟特王朝——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首都為阿弗拉西阿卜,又名瑪拉坎達、撒馬爾罕,一個直到公元6世紀的小城邦聯盟,隨後為藍突厥(44) 所滅;花剌子模王朝——在庫尼亞-烏爾根奇(45)的鹹海南部地區,直到712年被阿拉伯人占領為止一直以希瓦為首都。可以說,在絲綢之路的早期,它的整個中段地區都屬於一個多民族混雜交織的地區,此外還有來自東北地區、向西遷移推進的遊牧民族部落。

絲綢之路的印度岔道在早期也非常重要,其緣由之一就是,第一批佛教僧侶正是經過此道而到達中國的。反過來亦如是,中國的佛教大師們也是沿著這條路來到印度,為的是在塔克西拉和那爛陀(46)的佛教學院研讀佛教經典,並把它們帶回中國。高僧法顯(公元5世紀)和玄奘(公元7世紀)都是這一時期非常著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