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聞強識小辯才

屈原腹有詩書,懂得自然也多,同齡的孩子遇到難解的問題時,總是第一個想到他。他在講解問題時總能讓他人露出一臉呆相,等明白之後提問的人就會拍著腦袋說:“哦,原來是這麽回事,我怎麽就不知道呢?”

屈原還總能將書中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樣不僅可以鞏固知識,也能為人排憂解難。

有一天,屈原到響鼓溪的溪邊散步。他一邊回味剛剛讀過的書中內容,一邊欣賞周圍的風景。他非常享受這種鳥語花香、綠草茵茵、溪水潺潺、魚兒嬉戲的美好時光。在這種環境下,他很想高歌一曲。

屈原剛欲張口,忽然聽見一陣爭吵聲,抬頭一看,離響鼓溪不遠的地方,一群少年正圍著坑窪裏的一頭石牛討論著什麽。屈原就走過去跟大家打招呼:“你們在幹什麽呢?這個石牛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嗎?”

這時,屈原的姐姐女媭從人群裏擠出來,跑到弟弟麵前,喘著氣回答道:“弟弟,我們正在討論怎麽把石牛搬到岸邊做洗衣砧呢!可是石牛太重,我們想了很多辦法也移不動,怎麽辦呢?”

聽了姐姐的話,屈原略微沉思了一下。他記得書上說過,再重的東西,一旦搬到水中的小船上就能輕輕鬆鬆地跟著水漂走。那麽這頭小石牛?在水裏是不是也會輕很多呢?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大家。大家聽了覺得有道理,就想試試。

於是,在屈原的指揮下,他們動手在響鼓溪和這塊窪地之間挖了一條小水溝,水很快就流入了窪地,而且越流越多,沒多久就把小石牛淹沒了。大家趕緊站在水中一起用力推石牛,石牛竟然真的被推動了。

看著石牛被慢慢推到了溪邊,大家都高興地叫了起來。

然後,一個個滿心好奇地問屈原是怎麽想到這個辦法的?屈原神秘一笑,回答說:“這個辦法書上有,你們想知道就多讀書吧!”說完,他便轉身離去,繼續欣賞他的美景去了。

經過這件事,屈原對讀書的熱情更加高漲了,因為他知道多讀書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識麵,在遇到問題時,這些知識就如法寶一樣一個個蹦出來,給自己巧妙的提示。比旁人多一些見聞和多一些知識,在他看來並不是什麽難事,隻不過要多花些心思罷了。

因為博聞強識的緣故,屈原平日裏跟人交談也總是出口成章,常常讓人驚歎他的才學。凡是那些見識過屈原才學的人,都對他印象深刻,還有意無意地為屈原傳著美名。

時間一長,有許多達官貴人與文人墨客也都慕名來探訪屈原。

這些人多以詩文試探屈原的才學,有時候還出一些十分刁鑽的問題難為屈原,可是每次都被屈原巧妙地對答出來了。有時候,那些不服氣的人還會以“雞蛋裏挑骨頭”的態度,指責屈原回答的不對。屈原聽後,總是不溫不怒迎麵還擊,時而引經據典,時而據實以證,說得對方啞口無言。

有一次,楚國左伊來夔州視察,聽人說起屈原的美名,便順道來看看。一見到屈原,左伊大人就被他的風度吸引了,心想:這個少年果真是風度翩翩,一表人才,不知道腹中的才學是否也如他的儀表一樣出眾呢?且讓我試試再說!

這位頗有才華的左伊大人一連拋出好多個稀奇古怪的問題來難為屈原,可每個問題都被屈原輕而易舉地對答上來了。對此,左伊大人非常滿意。他對屈原回答問題時鎮定自若、反應敏捷的表現也讚歎不已,直呼:“好一個博聞強識的少年郎啊!”

經過一番考驗,左伊大人對屈原已經喜歡得不得了,他聽說屈原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就想見識一下。於是,他故作嚴肅地對屈原說道:“我聽說你書讀得多且雜,光讀得多,知道個大概沒什麽了不起,真正有才學的人要對所讀內容爛熟於心。我現在就用一個問題考驗你在這方麵做的功課夠不夠,我也不問難的,你就給我說出100 個古代名人的名字吧!

記住,不能用筆記,不能思考太久!”

屈原一聽,嘴角便揚起一抹笑意,心想:“這有何難呢?

每本書中的內容我都能複述得一字不差,說100 個古人名更不在話下。”於是,他恭恭敬敬地向左伊大人作了個揖,然後清清喉嚨,開始了自己的精彩演說。

屈原不緊不慢,節奏平緩如唱歌般將100 個古代名人的名字給背誦了出來。

左伊大人與在場的每個人都聽得目瞪口呆,如在夢境一般。左伊大人當即情緒激動地拉住屈原的手說道:“真不愧為一方奇才啊!今天我算是開眼了。今後楚國若有你這樣的人才為國效力,那真是我們楚國子民的福分啊!”

屈原所處的戰國時期,正處於七國相爭抗衡的局麵,這七雄每個都想要稱霸天下,成為獨領四方的統治者。因而它們之間便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唯恐淪為任人宰割的弱者。

這樣一來,搜羅奇人異土,為富國強兵出謀劃策,便成為各國君主必做的功課。

這些搜羅來的奇人異士一般都具有才學出眾、口才絕佳的特點,因為他們不僅要協助君王處理內政,還要幫助君王應付外交事宜,是百姓眼中的治國能人。而屈原小小年紀便在學識與辯才上嶄露頭角,自然就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不過,屈原是一個不易被外界幹擾的人,盡管他走到哪裏都會有人指指點點地議論:“這就是那個博學多才、能言善辯的屈原,聽說好多名人都對他的才華讚不絕口呢!”可是,他依舊與平常一樣,該上學的時候就跟夥伴們一同去學堂,想放鬆身心的時候還是到常去的小溪邊散步。

屈原沒有因為自己“年少有名”就趾高氣揚或不可一世,在與同學們探討學問以及研究治國之道時,他還是非常謙虛有禮,總是認真聽取對方的觀點。這樣一來,屈原不僅沒有遭到大家的排擠和嫉妒,還很受大家的擁戴,他自身的學識和辯才也在與大夥兒的相互學習中日漸增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