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心係楚國

被放逐江南的第二年,屈原與隨行者去到了長沙。長沙是楚國先王的始封之地,所以到處可以見到當年楚國先王所建的古城、宮殿和太廟等,其後先王陵墓也安置於此。

來到這裏,就來到了楚國生根發芽的地方,令屈原有一種回歸故裏的感覺。而且,此地熊氏人口約占人口的1/3,到處可見屈原本家。

屈原一來到這裏,就受到當地百姓的隆重接待。不管是屈原的同族本家,還是其他姓氏的百姓,都爭相前來看望屈原。他們對屈原的遭遇深表同情。當屈原說起天下形勢、國君昏庸、楚國安危、佞臣惡行、民生疾苦時,他們都屏氣凝神,唯恐遺漏一字一句。

聽完之後,直脾氣的長沙百姓全都義憤填膺,有的咬牙切齒,有的破口大罵,還有的摩拳擦掌好像要將楚國奸佞小人暴打一頓一般。發泄完心中憤恨之後,百姓們紛紛勸說屈原不要再過那種顛沛流離的生活,並熱情地挽留他在長沙住下。

屈原深知自己是個被流放的人,本想拒絕大家的好意,但是實在不忍傷了長沙百姓的誠心,隻好答應暫住長沙。

屈原雖然被放逐,但他仍然心係楚國的命運。他深知長沙百姓生活艱苦,便想趁著暫住的這段時間,充分了解他們的疾苦,以便有朝一日返回郢都重新參與朝政時可以製定相應的政策,為百姓謀福。

於是,對百姓邀請屈原到家中做客的請求,隻要有時間他都會答應。因為近年來災荒戰亂不斷,官府又不管百姓的死活,隻顧橫征暴斂,所以長沙百姓的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不過,將屈原邀請到家中做客的招待之食,卻是百姓自家養的雞和平時舍不得吃的白米飯。屈原吃著主人家最好的待客之食,不禁眼含熱淚,食不下咽。百姓們知道,三閭大夫不是嫌棄他們的飯菜,而是在替他們過著這樣的苦日子感到難過。

當然,除了深入百姓的生活外,屈原也會去憑吊先王的遺跡,因為他覺得這樣能夠穩固他的愛國熱情,激發他不懈拚搏的鬥誌。不過見到這些先王遺跡之後,卻令他大失所望。長沙城西湘江東岸的先王古城遺址,早已不見了往日的輝煌,成了殘垣斷壁。古城旁邊的先王太廟也已雜草叢生,杳無人跡。嶽麓山下的先王陵墓破敗不堪,隨處可見殘垣斷壁。

見了這些景象,屈原哪裏還有什麽自豪感和奮發向上的鬥誌呢?有的隻是傷感和沉重罷了。這種傷感和沉重在屈原暫居長沙期間從未消失過,使得他的心情始終抑鬱沉悶。

為了排解心中的鬱悶,屈原便想拜訪當地的賢達誌士,從聽取他們的政治觀點中尋找出路。可是這些所謂的賢達誌士,大部分都明哲保身,對屈原避而不見。而那些迫於輿論壓力與屈原見麵的人,根本就無心與屈原談論國家大事,往往含糊其詞,顧左右而言他。這令屈原十分痛心和失望。

國家的棟梁之材尚且如此,楚國還有什麽振興的希望可言呢?屈原的心情越來越鬱悶,他甚至不想再待在長沙了。

這幾日,屈原一直在思考要用什麽借口向熱情的長沙百姓提出離開的想法。

忽然有羅子國的使者來報,說羅子國國王羅宣王前來長沙拜訪屈原。聽說羅宣王親自來拜訪自己,屈原有些受寵若驚,便趕緊出門迎接。

這個羅子國在長沙北不足百裏的地方,位於汨羅江畔,是由楚國先祖同宗族人發展而來的。自公元前690 年被楚武王攻伐滅國之後,它便被並與楚國,變成了楚國境內的一個小小的諸侯國。

屈原當年執掌內政外交大權時,曾與羅宣王有過接觸,還曾經多次為羅子國謀取福利,這令羅宣王感激不盡。所以一聽說屈原在長沙,羅宣王便連忙邀請他到國內居住。

屈原心想:“既然我連日來愁苦不堪,正打算要離開長沙,不如到羅子國去散散心。”

進入羅子國境內後,屈原見到的是與長沙完全不同的景象:這裏背山麵水,溪流清澈,湖泊見底,樹種繁多,奇花異草叢生,珍奇鳥獸隨處可見,是一個放鬆身心的好地方。

屈原自從來到這裏,便受到了貴賓的待遇,天天參加羅宣王為他而設的各種宴席,可以說是山珍海味不斷,鶯歌燕舞不絕,比他當年出使齊國受到的待遇還要高。

不過,麵對這些,屈原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興趣,他反而整天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的樣子。羅宣王見狀,關切地詢問道:“三閭大夫,你這樣悶悶不樂,莫非是嫌棄寡人招待不周嗎?”

屈原見羅宣王誤會,連忙搖頭說道:大王千萬不要誤會,您知道我是因直言進諫而被小人讒害才被流放到江南的,所以內心本就不快。現在,眼見國家一天天陷入危機,君王仍舊昏庸不察,小人依然橫行霸道,百姓生靈塗炭,且外有強秦覬覦,可謂危機四伏,我哪裏還有心思品嚐山珍海味,欣賞鶯歌燕舞呢?

說著屈原便號啕大哭起來。

聽了屈原的這番話,羅宣王心中也很不是滋味,他為屈原遭受的不公待遇感到可悲,更對屈原在如此悲慘的境地依舊心係楚國而感到可敬,為楚國君王失去如此忠貞賢臣感到可惜。

於是,羅宣王連忙安慰屈原道:

您也不要過於悲傷,楚頃襄王剛剛即位,不諳世事,因而才會被奸佞小人蒙蔽。等不久之後他想清楚了,一定會召您回宮,共商振興楚國的大計。所以,為了楚國,為了百姓,您一定要保重身體,保持樂觀的心境。

在羅宣王的安慰之下,屈原暫時擺脫了憂愁,重新燃起了報國的希望。羅宣王為了進一步讓屈原從愁苦中解脫出來,便提議帶屈原上城樓散散心。

或許是因為屈原太過擔心楚國的安危,神經一直高度緊繃著,他在城樓上看見遠處有一朵烏雲,便聯想到了楚國戰亂的硝煙,心中擔心得不得了;看見天邊燃起的火燒雲,就想象成秦軍火燒郢都的火光,馬上捶胸頓足起來。

羅宣王見屈原心係楚國命運至此,在心生敬慕之餘也為屈原感到惋惜。一個被君王拋棄、被奸臣所害的人,以區區一人之力,為國家命運奔走呼號,為百姓安危茶飯不思,這是怎樣的一種愛國情操啊!羅宣王甚至不能準確地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隻能說屈原的這種愛國行為十分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