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舛命運
教訓學生子蘭
公元前300 年,秦國再次攻打楚國,大破楚軍,楚國損失慘重,並無力還擊。這一係列慘痛的教訓再一次教育了楚懷王,使他認識到親秦的危害以及聯合齊國的必要性。因而他決定將太子送往齊國做人質,以達到聯合齊國與其他四國共抗強秦的目的。
考慮到楚國三番五次背叛齊國,楚懷王害怕求和會遭到拒絕,所以就想找一個得力的人選與太子一同出使齊國。這個得力的人選自然非屈原莫屬,於是楚懷王將屈原從漢北召回,領太子再次出使齊國。
楚懷王再次想要聯齊抗秦,自然是件值得慶幸的好事,然而為時已晚。經過幾年的準備,秦國已將大批軍隊布置在楚國的西、北兩麵邊境上,楚國根本無力抵抗秦軍。
公元前299 年,秦國一麵派兵攻占了楚國八城,對楚國進行軍事威脅,一麵進行政治上的訛詐。
秦昭王修書一封,派使臣送到楚國。來信中說:寡人曾與大王訂立盟約,建立兄弟之誼。不曾想大王的太子卻殘忍地殺害了我國重臣,逃回楚國。本來我想著大王會送太子前來謝罪,我顧念著兄弟之誼也就不將此事放在心裏。但是沒想到大王非但沒有這麽做,反而還將太子送往齊國為質子,真是太令人氣惱了。寡人本想著對楚國重兵嚴懲,但是念及你我兄弟之情,加之又有婚姻之誼,所以為了兩國百姓還有雙方子女考慮,寡人還是決定與大王化幹戈為玉帛。所以這次寫信邀請大王來武關赴會,共同商量恢複兩國往日友好關係的大事。
讀了秦昭王的來信,楚懷王整日愁眉苦臉,心事重重,不知該如何答複秦國來使。若是應邀赴會,怕其中有詐,秦國仗著自己國富兵強,可能會不講信義。張儀欺楚的國恥,楚懷王仍記憶猶新,永遠也不會忘記。若是拒絕邀請不去,又害怕惹惱了秦昭王,他將破壞秦楚兄弟之盟的罪名加到自己的頭上,對楚國興師嚴懲。
當時,子蘭娶了秦王室的女子為妻,鄭袖母子與靳尚相互利用,狼狽為奸,賣身靠秦,一心想要借取秦國的力量奪取王位。而太子熊橫正在齊國做人質,如果懷王赴會不歸,正稱了他們的心願,可不費吹灰之力地將太子和國王這兩頂桂冠同時奪到手中,戴到自己的頭上。
於是,靳尚和鄭袖打著各自的如意算盤,天天結伴到楚懷王麵前說赴會的好處,慫恿楚懷王答應邀請。楚懷王本來就耳根子軟,缺乏主見,怎麽經得起這兩人的軟磨硬泡,於是便答應了秦國的邀請。
赴會的日子到了,楚懷王以為既然是友好聚會,當然不用軍隊保護,隻由靳尚做伴,帶了一班隨從便出發了。車子走到城門口時被一個人截住了,楚懷王定睛一看,是屈原站在車子前麵,心中十分不快,又不免有些慚愧。隻見屈原說:
大王,你去不得呀!秦國乃是虎狼之邦,素來以欺淩、宰割他國為能事,從未聽說過它以仁義待人,我們吃它的虧難道還少嗎?大王身為一國之主,是國人的希望,如有不測,宗廟、社稷也恐怕難以保全。望大王三思。
屈原義正詞嚴,過路人聽了都頻頻點頭稱是。
子蘭走上前說:
老師過慮了。俗話說:以心換心。父王此行表明我們有足夠的誠心,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秦人必將為父王的誠心所感動。從此,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盟國做靠山,其他各國誰還敢不尊敬我們,不懼怕我們呢?
屈原看見是子蘭,他竟在眾目睽睽之下公然和老師對抗了,頓時心中一陣厭惡:想不到這乳臭小兒竟忍心將自己的親生父親推向深淵,真是禽獸不如!怎麽辦?且教訓他一番。屈原接著說:
子蘭公子,你一定知道我國前朝大臣昭奚恤所講的“狐假虎威”的故事。狐狸與老虎同行,群獸看了都怕,但怕的是老虎,這於狐狸有什麽光彩呢?何況如今這老虎有狐狸的狡猾,狐狸反而有老虎的懵懂,狐狸如果進入虎穴,難道還能生還嗎?
這時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聽了屈原的話,莫不點頭稱是。
子蘭覺得掃了麵子,滿麵通紅,氣急敗壞,正要和屈原舌戰下去,楚懷王卻等得不耐煩了:
你們這樣爭論下去,豈不耽誤了我的行程?遲到是不禮貌的。寡人的主意已定,絕對不會更改。屈大夫,你的主意常常是對的,可是這一次注定是錯了。你們師生二人可以回去繼續辯論,我可是要走了。
楚懷王命侍從拉開屈原,揚鞭催馬,徑直離開了。
楚懷王一到武關,便被駐守在那裏的秦軍綁架,押到了鹹陽。這時楚懷王才發現上了當,但為時已晚。到了鹹陽,楚懷王就被秦昭王囚禁起來。秦昭王要挾他割地,他不答應,秦國便不讓他歸國。而且,秦昭王發兵攻楚,楚軍大敗,被秦軍奪去了15 座城池。
公元前297 年,楚懷王設法逃出虎口,秦王發現後,立馬派人在楚道攔截。楚懷王害怕被抓回,便輾轉逃到了趙國,趙國害怕得罪秦國就拒絕收留楚懷王。
之後,楚懷王又去投奔魏國,不料中途被秦兵抓到,又被囚到了秦國。之後楚懷王便鬱鬱寡歡,最終患病,於公元前296 年死在了秦國,後歸葬於楚國。至此,秦楚兩國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