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出使齊國

屈原被趕出宮後,楚懷王一直被靳尚和張儀蠱惑著,他一心隻想盡快拿回方圓600 裏的商於之地,根本沒有想到這是一個陷阱。

按照張儀的要求,楚國須先同齊國斷交,秦國才會與之結盟。於是,楚懷王下令北關守將不再與齊國通使。然後又賜張儀黃金百鎰,並派逢侯醜護送他回秦國,並接收商於土地。

來到鹹陽之後,為盡地主之誼,張儀決定設宴招待逢侯醜。席間,兩人相談甚歡,高興得忘乎所以。尤其是張儀,他喝得酩酊大醉,最後臨別時竟不小心摔下了馬車,把腳跟給摔傷了。不得已,張儀隻好將逢侯醜安置在驛館等候,自己先去就醫。

沒想到,逢侯醜這一等竟然等了兩個多月。最後,逢侯醜實在等不下去了,就親自去拜見秦惠王,秦惠王對他說道:“張相許諾的事情,寡人一定不會食言。但是齊楚至今還未斷絕關係,接收土地的事還是等張相傷好了再說吧!”

事實上,張儀是假裝摔傷腳踝,此時他正在府上等著看接下來的好戲。

逢侯醜見秦惠王遲遲不肯將土地交給他,就連忙遣人回國稟告楚懷王。楚懷王接到消息後,心想:難道這秦國是嫌我與齊國斷交斷得不夠徹底嗎?於是,楚懷王趕緊派人到齊楚邊境大罵齊宣王,以示斷交的決心。

齊宣王聽說楚國派人辱罵自己,一氣之下派人到秦國與秦國結盟共謀伐楚。

直到這時,張儀才出來見逢侯醜,並且一臉迷惑地說道:“將軍怎麽到現在還不回國,難道是接收土地之事還沒有辦好嗎?”

逢侯醜就把秦惠王對他說的話說了一遍。豈料,張儀竟然說:“區區方圓6 裏的土地,何苦費這麽大周折呢?”

逢侯醜一聽,驚異地說道:“方圓6 裏?不是方圓600裏嗎?”

張儀笑著說:“當然是方圓6 裏,是你們聽錯了。誰會傻到把那麽一大片國土拱手送人呢?”

聽張儀這麽一說,逢侯醜才知道中了秦國的奸計。當即快馬加鞭趕回楚國向楚懷王匯報。楚懷王知道中了計,氣得差點吐血,破口大罵張儀道:“無恥小人,真是欺人太甚,竟然敢行騙到寡人頭上!如果讓我逮到他,非得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

平靜下來之後,楚懷王幡然悔悟:“我當初若是聽從了屈原的勸諫,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但是,楚懷王又太注重顏麵,不好意思在被騙之後再召屈原回來。

於是,為了雪恥,楚懷王決定命屈匄為大將,逢侯醜為副將,率領十萬大軍,以懲治張儀為名伐秦。得知楚懷王將要伐秦,屈原心急如焚,他想要勸諫楚懷王打消這個念頭。可是苦於求見無門,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事情發生。

秦楚戰爭打響之後,秦國立即邀齊國發兵助陣。多年來,楚國一直疏忽軍隊訓練,再加上突然備戰,自然缺乏戰鬥力。

而秦國和齊國的兵則不同,他們的國家都非常重視軍事,又經常興兵攻打別國,所以都是一群虎狼之師。楚國與這兩國交戰,猶如羊入虎口,哪有不敗的道理。

這一戰,楚國損失慘重,主將副將雙雙陣亡不說,還損失了八萬多兵力,並且漢中大片土地都被秦軍所奪。麵對如此大的損失,楚懷王不僅沒有吸取教訓,反而變本加厲,拿出全國的兵力與秦國再戰。雖一度攻占藍田,但最終免不了以戰敗告終。

另一方麵,韓、魏兩國因恨楚懷王曾背約和秦,在楚國之後進行襲擊。眼見兩麵夾擊,腹背受敵,楚懷王十分恐慌,連忙派人向秦國求和。求和的代價是,除淪陷的漢中之地外,楚國再割讓兩座城池給秦國。

經過這次教訓,楚懷王痛定思痛,決定好好收拾殘局。

這時,他又想起了自己曾經的智囊屈原。

將屈原召回宮中之後,楚懷王先做了深刻的檢討,然後又說出了自己的打算。他希望屈原能夠再次出使齊國,向齊宣王謝罪,重修兩國關係,共謀抗秦的大計。

聽完楚懷王的打算之後,屈原感到非常欣慰,雖然他知道重修齊楚兩國關係難度較大,但他還是欣然接受了使命。

畢竟,他敬愛的國君恢複了往日的清醒,知道了目前怎麽做才是對楚國最有利的。

雖然接受了使命,但是屈原的心裏還是很不踏實,因為他對勸服齊宣王並沒有十足的把握。這次確實是楚國的不對,是楚國背叛了與齊國的盟約投靠了秦國,也破壞了六國合縱。而且,一時被利益衝昏頭腦的楚懷王還曾派人到邊境大罵齊宣王。

這種種事件,足以證明楚懷王是個背信棄義的小人,根本不值得相信。如今,楚國大敗而歸,損失慘重,又想起了曾經的盟友,這任誰都難以接受。因此,屈原清楚地知道,這次任務艱巨,風險極高。

不過即使這樣,屈原也樂於前往。因為放眼整個楚國,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了,畢竟他曾出使過齊國,齊宣王對他非常敬重。而且,楚懷王一直都是屈原實現理想抱負的寄托。

楚懷王這樣的舉動,更是讓連日來被疏遠的屈原看到了楚國的希望。因而,此次前往齊國,屈原義不容辭。

果然,楚懷王派屈原來齊國是派對人了。因為齊宣王聽說楚國派人來修好時,並不打算接見,但聽下臣說還是上次來的那位屈原屈大人時,便又改變了主意。且不說屈原是楚國派來的使臣這一層關係,隻說屈原與齊宣王的交情,哪怕當是朋友路過,齊宣王也要大擺宴席為他接風。

與上次見麵不同,屈原這次並沒有滔滔不絕地向齊宣王講起天下大事,也沒有先談重歸於好的事,甚至沒有說一句抱歉的話。但是,齊宣王從屈原的神情和舉止中看出了一切。

齊宣王早就聽說了屈原在楚國的遭遇,知道屈原蒙了羞,受了辱,被奸人陷害,遭楚懷王離棄。這對於心誌高潔的屈原來講,比要了他的命還讓他難受。

於是,齊宣王寬慰屈原道:

如今“楚才晉用”,“擇明君而佐之”是天下的大勢,如果你在楚國待得不快樂,為什麽不另找依靠呢?如果你願意,我齊國的大門隨時為你敞開。

屈原先是謝過齊宣王的好意,然後悲痛地說道:我一個人的榮辱安危是小,可我不忍心楚國的百姓也跟著受苦。如今七雄爭霸,暴秦肆虐,楚人深受其害。如果我再不好好輔佐楚懷王,任憑那些小人阻塞聖聽,愚弄君王,那麽楚國的百姓將深陷水深火熱之中。楚懷王是一個好國君,他內心深處是希望振興楚國,保百姓平安的,隻不過總被奸人利用,像這次與齊斷交……

聽到這裏,齊宣王已經明白屈原的意思,他是個聰明人,根本不需要屈原多費唇舌。齊宣王這次答應與楚國重歸於好,除了考慮到天下形勢外,最重要的是他被屈原的個人魅力折服。他欽佩屈原的才華,同情屈原的遭遇,更欣賞屈原那一腔愛國之心。

最後,齊宣王答應屈原與楚國重修於好。但他並沒有立即放屈原回去,而是將他留在齊國陪自己欣賞美景,談天說地。屈原雖然擔心楚懷王,但是齊宣王盛情難卻,於是便答應多在齊國逗留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