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樹留下千古佳話

新婚的文成公主、鬆讚幹布在玉樹生活了一些日子後,鬆讚幹布因為公務繁多先行趕回了邏些。

在玉樹多住了些時日的文成公主,在當地留下了許多佳話。

通天河南岸有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名叫勒巴溝,藏語意為美麗的溝,它海拔三千七百米左右,溝深約十千米。這裏山高穀深、古樹成蔭、碧水成瀑、野花爛漫,有著神奇迷人的自然風光。

文成公主途經此地時,就被這裏的美景迷住了,她選擇在此多住些日子,還讓隨行的工匠在溝裏的石頭上刻下佛經、佛像。

文成公主離開此地以後,當地佛教信徒在此繼續刻鑿佛經、佛像。如今,這樣的石塊有數以千萬計。無論是在路邊的大小石頭上、山坡上的石岩峭壁上,還是在小河中光滑的石頭上,大凡適宜刻字的地方幾乎都被刻上了佛經、佛像。這些石刻有的躺在路邊,有的浸潤在涓涓流水之中,有的掩映在綠草翠葉之間,它們共同構成了讓人驚歎的佛教石刻文化景觀。

今天的勒巴溝岩畫,帶有濃厚的唐代佛教造型藝術風格。從石刻岩畫上的體態豐滿的唐代侍女和古藏文來看,勒巴溝岩畫的創造就是從文成公主入藏時開始的。它象征著佛教文化在這一地區的傳承,也見證了漢藏人們自古以來的團結友好。

為了紀念文成公主、鬆讚幹布的到來,當地的人們還在勒巴溝口的石壁上刻了一個《文成公主禮佛圖》。圖中的主佛為釋迦牟尼立像,其右麵刻有四個朝佛,第一個是手捧香爐、作下跪狀的侍童,第二個是作獻禮狀的,頭戴吐蕃塔式纏頭、身著對襟小翻領胡服的藏王鬆讚幹布,第三個是身著漢服,手持蓮花的文成公主,第四個是身著胡服的侍童。

在這幅圖中,主佛和鬆讚幹布的造像均為藏式風格,而其他形象均為漢式造像風格。這種區別不僅說明石刻表現的是唐蕃聯姻,而且還說明此畫的形成時間要比一些將文成公主藏化的造像要早。

在勒巴溝岩畫不遠處的金沙江西岸,有一座叫作古素賽瑪的小土塔。這座塔是人們為了紀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的。當時的人們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築成了此塔。

勒巴溝西麵數千米處,有一條叫作子瓊溝的溝。近溝口處有一座古樸的土石塔,比古素賽瑪要高大一些,當地人稱之為公主塔。這座掩映在綠樹之中的古佛塔,高十八米,塔底周長十四米,土築石壘相間,共五層,呈覆缽式,也是文成公主路過此地時讓人修建的。

在今玉樹結古鎮的巴塘河南二十多千米處,有一條奇峰突起、危崖高聳的山穀,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從穀底流出,人們將其稱為貝納溝。溝口附近的山坡上遍布灌叢,雖不高大,卻也蒼翠秀麗。

相傳,文成公主曾為自己能夠平安地通過天然屏障巴顏喀拉山、亙古天塹通天河而高興,自小信奉佛教的她以為這是佛祖幫助的結果。為了表達對佛祖的謝意,她親自率領工匠,在貝納溝兩側的岩壁上刻下了數十尊佛像和許多佛塔。她還親筆在佛像右側的岩石壁上,用漢字楷體寫了十六行頌詞。

文成公主的這一行動,大大感動了巴顏喀拉山的山神和通天河中的龍王。第二天,當文成公主登上貝納溝附近的山頂時,突然受到山神和龍王的熱烈歡迎。山神砍來樺柏,編織成道道虹霓彩門,架在貝納溝之上,他還清理山路,采來鮮花,把直通山下的道路鋪成綠蔭大道,並在道路兩旁擺滿金盆銀鼎,率領千禽百獸夾道歡迎。

在山下,龍王搭篷設帳,殺牛宰羊,備酒供飲,迎候文成公主。席間,百名龍女輕歌曼舞,為文成公主助興。

在溝口,當地的眾僧侶和無數百姓跪立拜迎,就像迎接佛祖下凡一般。

文成公主走後,遠近的僧侶和百姓,紛紛來到貝納溝觀看和膜拜公主留下的印記。很多人還依照公主的做法,在岩崖上鑿刻佛像、佛經。久而久之,貝納溝的大部分岩石和石頭都被人們刻上了佛像、佛經。

在貝納溝,文成公主還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幫助當地藏族百姓學會了駕牛開荒、耕耘播種、壘石砌牆、伐木蓋房、紡紗織毯、鑿石打磨等。

今天的我們,依然能夠在貝納溝對麵的山坡上,看到文成公主當年教人們開荒種地的田埂。在當地藏族的心目中,文成公主是天上的菩薩娘娘。

他們把公主遺留下來的物件當作珍貴的聖物,總會想盡辦法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