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格竹實驗

王守仁夫婦回到餘姚不久,他的祖父王倫病逝了。按照古代禮儀,王守仁的父親王華必須回家守喪三年。王華就趁這個機會召集自己的堂弟、妹婿及兒子等人,一起學習儒家經典。

在這段時間裏,王守仁常常讀書到深夜,其他人都自歎不如。王華也為兒子的變化由衷地感到欣慰。王守仁搜集了大量的朱熹的著作來閱讀,他非常崇尚朱熹的“格物致知”說,想親身體驗一下。

有一天,王守仁邊散步邊想著“格物致知”之說,突然抬頭一看,眼前是一片竹林,頓時有了主意。格物,那就先格這竹子吧!

其實,王守仁的“格竹子”行為並不是突發奇想的玩心使然。首先是因為王守仁的祖父王倫生前特別喜歡竹子,在自己的屋前屋後種滿了竹子。王守仁從小與祖父一起生活,對待竹子也就別有一番偏愛。另外,依中國傳統來看,竹子不僅是一種植物,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征。古人把竹子的形態特征象征成一種做人的精神風貌,其內涵已形成漢民族的品格、稟賦和精神象征。看到竹子,人們自然就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懼艱辛,中通外直,寧折不屈的品格。因此,“格竹子”是一個非常富有文人情懷的舉動。

王守仁有個朋友叫錢友同,也有誌於成為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兩人相約,一起在王家的竹園裏格物。這天上午,兩個人早早吃過飯,來到了院中的竹林裏。麵對翠綠的竹子,兩人從早到晚默默地靜坐著,反複思考,竭盡全力來發掘竹子中蘊含的道理。在王守仁看來,透過竹子,能看到整個世界,參透了竹子的變化玄機,也就掌握了宇宙萬物的變化規律。就這樣,王守仁一個時辰又一個時辰,一天又一天地站在那裏“格”竹,甚至連吃飯、喝水都忘記了,更把新娘子一個人丟在房間裏。周遭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他眼中隻有竹子。

眼前這根竹子,碗口粗細,枝葉扶疏,最高處直通天際。王守仁凝視了半天,認真思考這竹子背後的道理。他首先想到這竹子的用處,竹子質地堅韌,竹竿修長,天生是做建築的好材料,它可以蓋房子、搭窩棚,或者截成小斷可以做筷子,做竹筒而從藝術方麵來看,竹子姿態優美,有氣有節,可以入畫,也可以入詩。竹子的種類也繁多,眼前這種竹子,人們稱其為毛竹其竹筍可食用,營養價值豐富,其竹葉可以入藥,可做成鮮竹瀝治療咳嗽。可是這些都是竹子的實用價值,背後又有些什麽深刻的道理呢?王守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一天一夜,什麽道理也沒有得出。兩天兩夜,什麽道理也沒有得出。三天三夜,錢友同因勞思過度病倒了。

王守仁笑朋友太不中用了,自己咬著牙,繼續對著竹子沉思。到第六天時,他不僅出現了幻覺,還出現了幻聽。他聽到竹子在說話,好像在埋怨他:我的道理如此簡單,你怎麽就“格不出來呢?王守仁懊喪不已,正要說明自己的難處,突然聽到所有的竹子哄堂大笑,這種笑聲具有明顯的挑釁味道。王守仁憤怒了,使盡渾身力氣喊道:“你們就沒有道理,我怎麽格!”

王守仁不知道自己的體力嚴重透支,根本就沒有喊出任何話來。最後,他扶著竹子倒了下去。當王守仁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躺在了**,妻子拿著方巾正在小心翼翼地擦去他臉上的汗水。

怎麽回事呢?怎麽格不出任何道理來呢?王守仁很迷茫,他感慨地對錢友同說:“看來這聖人是做不得的啊!格一物都如此困難,要格盡天下事事物物,我們哪裏有那麽大的力量啊?”

兩人麵麵相覷,莫非聖賢不是誰都可以做的?從此,王守仁對朱熹的“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這裏有必要說的是,朱子所講的“格物致知”隻是說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有存在之理,需要多觀察思考,總結規律。一天到晚盯著一塊石頭,就能參透它的機理?並沒有那麽容易。但是天性敏感的王守仁卻對朱熹學說的權威性產生了一定的懷疑,認為“格物致知”之說並不是通向聖人之境的康莊大道,而且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這為他“心學”思想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這次格竹失敗也使王守仁的思想性格更加成熟了。他從小就很聰明,很少經受挫折,因此狂傲自負。格竹失敗讓他意識到自己還隻是一個找不到路的平凡人,需要降低姿態,繼續學習才能進步。

王守仁的初心是成為聖賢,但是真正踏上聖賢之路無疑是在這格竹失敗的一刻。這也教育我們,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能在失敗中汲取營養,並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