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失蹤的新郎

早年,父親給王守仁訂了一門娃娃親。新娘名叫諸婉齡是江西布政使司左參議諸讓的女兒。諸讓也是餘姚人,明憲宗成化十一年(1475 年)進士,和王華是好朋友,所以王諸兩家結下這門親事,可謂是門當戶對。

在古代,早婚是十分普遍的現象。朝廷為了增加人口,提高稅收,往往下令民間早婚,並親身實行,以作表率。民間從增添家庭勞動力,保證財產後繼有人等因素考慮,也普遍實行早婚。

當王守仁十七歲時,他已經到了當時法定的結婚年齡。按照古代的禮儀,男人娶妻是要親自到女方家裏去下聘禮並迎娶妻子的。於是,王守仁奉父命來到了江西南昌。這是王守仁第一次來南昌,又因為要見嶽父、嶽母和未來的妻子,他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嶽父看王守仁一表人才,風流倜儻,自是十分歡喜,於是把婚期定下了。

結婚當天,諸家張燈結彩,好生熱鬧。由於兩家都是高官來的賓客自然也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但是一切準備就緒後卻發生了一件令人們意想不到的事情。

原來,就在舉行婚禮的這一天,大家忽然發現少了一個人少了最重要的一個人,少了誰?新郎官!此時已是賓客盈門良辰已到,可是新郎官王守仁卻失蹤了,這婚禮該如何進行呢?雖然當時是秋天,天氣已經轉涼,但是老丈人諸先生卻急得滿頭大汗,不知如何是好,隻能派人在南昌城內外四下尋找。新娘更是不知如何是好,隻能獨坐洞房,偷偷地流淚。一家人找了一整天,也沒有找到新郎王守仁的影子,大家都以為他逃婚了。

王守仁到底去哪裏了呢?原來,就在諸家上下為婚事忙碌的時候,王守仁卻感覺閑來無事,看著大家都在忙,也不好意思打擾。於是,他和誰也沒打招呼,就悄悄出了門到南昌街上隨便逛一逛。

南昌是有名的古城,十分熱鬧。王守仁在嶽父家悶了幾天,忽然來到街上,愉悅的心情可想而知。不知不覺間,他來到了最繁華的廣潤門附近。這裏有一個鐵柱宮,吸引了王守仁的目光。

鐵柱宮又名妙濟萬壽宮、鐵柱萬壽宮,始建於西晉懷帝永嘉六年(312 年),初名許旌陽祠,坐落在章江碼頭的廣潤門內。

唐懿宗鹹通(860― 874 年)年間,許旌陽祠被賜名“鐵柱觀”。

據記載,鐵柱宮是為了紀念江西地方保護神許真君(許旌陽)而建的,宮中之井與江水此消彼長,中有鐵柱,傳為許真君所鑄以鎮蛟螭之害,故有“鐵柱萬壽宮”之說。

許真君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故事的主人翁,他名叫許遜,字敬之,豫章南昌人,東晉道士,淨明道派尊奉的祖師。傳說,許遜活到一百三十六歲,於東晉孝武帝寧康二年(374 年)八月初一合家四十二人一齊飛天成仙,世人尊奉他為“許仙”。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 年),宋真宗將鐵柱觀改用“景德”年號,賜名“景德觀”。北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 年),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重建許旌陽祠。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曾為此寫下了《重建旌陽祠記》,提出“公有功於洪,洪人祀之虔且久”的著名觀點。

南宋寧宗嘉定元年(1208 年),宋寧宗趙擴禦書“鐵柱延真之宮”匾額豎於宮上,將“觀”改為“宮”。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鐵穆耳繼承皇位,又將萬壽宮原額“鐵柱延真之宮”改賜為“鐵柱延真萬年宮”。新增的“萬年”兩字有讓百姓頌揚皇帝萬歲之意。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來到南昌城,首先就是去鐵柱宮降禦香,成為第一個在鐵柱宮進香的皇帝。此舉更是大大地提高了鐵柱宮的知名度,因此它一下子就吸引了王守仁的目光。

王守仁心想:這不是當年那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許旌陽所修道的地方嗎?這裏是否還有高道呢?且去看看。

王守仁邁步進入鐵柱宮,剛好在偏殿遇見一位老道。老人家須發皆白,一派仙風道骨之貌。老道麵含微笑,以眼觀鼻以鼻觀心,正在榻上打坐。這種靜謐安詳、怡然自得的神態深深地吸引了王守仁,於是,他便好奇地走了過去,與老道士攀談起來。

王守仁上前作揖行禮,開口問道:“道長,敢問何方人士?”

老道聽聞有人來訪,緩緩地睜開眼睛,回答道:“在下蜀地之人,因訪道友至此。”

“道長今年高壽?”王守仁又問道。

老道答道:“虛度九十有六。”

王守仁有意結識這位老道,於是向道長打聽姓名道:“敢問道長名諱?”

“貧道自幼出家,入我道門,不知姓名。他人見我時常靜坐,都叫我‘無為道人’。”老道聲如洪鍾,徐徐地答道。

道長邀王守仁坐下說話。王守仁學著道長樣子,在道長對麵盤膝而坐。他看無為道長麵色紅潤,精神十分矍鑠,心想:此人定是得道高人,不知他有何秘傳養生功法呢?

於是,王守仁問道:“道長,不知您有何養生之術,能修得如此鶴發童顏?”

老道士見王守仁問得誠懇,便告訴他:“最好的養生的辦法就是保持心靈的寧靜。老子講求清淨,莊子講求逍遙。然而,人隻有心靈清淨了,才能做到清淨逍遙。”

無為道人邊說邊端詳著王守仁,繼續說道:“我看你印堂有些暗淡,應是有肺疾在身。你我今日有緣相見,既然你有心於養生之道,那我傳你一套導引之法可好?”

這位老道士很健談,王守仁也對道教的養生之術懷著極為濃厚的興趣,一個是談得興起,另一個是聽得入神。就這樣,他們不知不覺地竟然就談了一夜。

等到東方露白時,王守仁猛然驚醒,昨天是他的新婚之夜。

他連忙告別道長說:“道長,我先回家一趟,改日再來討教。”

道長擺擺手,說道:“我今日即去他方,還望小友珍重,你我二十年後還當在海上相見。”

王守仁因為著急回去,也沒有在意道長的話,便匆匆返回諸家。當他趕回諸府時,眾人還在著急,一看新姑父回來了,都紛紛圍了上來。問明緣由後,大家真是哭笑不得。不管如何,虛驚一場,總算把人找到了,把該補的程序也給補上了。通過這件事情,許多人認為王守仁真是一個怪人。

諸讓覺得既可氣又可笑,但他轉念一想,這個新女婿為研求學問勝過一切,連洞房之夜都忘記了,將來前程不可限量所以他並沒有責怪王守仁,隻是催他趕緊到新房去見新娘。

王守仁清楚自己犯了錯誤,趕緊向新房走去。一進新房忙不迭地給新娘子賠禮道歉。諸氏是一個賢惠的女子,雖然對丈夫的行為有些生氣,但是見王守仁平安歸來,懸了一夜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便沒有過分追究。

以後的三十餘年,諸氏除了沒有去貴州龍場外,一直跟隨在王守仁身邊。王守仁身體不好,飲食起居,全靠諸氏照料。尤其是贛南平定盜匪期間,王守仁因勞累過度,病倒**奄奄一息,全靠諸氏悉心照顧,才渡過生死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