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常人的誌向

王家世代崇尚讀書、研學。小守仁不僅喜歡讀書,也喜歡軍事,這有些像他的六世祖王綱。以世代耕讀傳家的王家,其族人所學的書有很大一部分是先祖王綱親自撰寫的。身經百戰的王綱所著之書必然少不了討論陰陽兵法之道。這些書伴著小守仁成長,自然對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小守仁自幼聰慧異常,若能專心走功名之路,必定能像他的父親王華一樣高中狀元。小守仁的性情卻和他那位六世祖王綱更為接近些,他對軍事戰陣有著天生的愛好。

小守仁在私塾上學時,不肯專心讀書,經常趁老師不在,帶領同學們浩浩****地跑到學校外玩耍。玩的遊戲大多時候是兩派學生模擬打仗,每派都有自己特製的旗幟,由小守仁統一調度。隻見他一聲令下,兩派人馬左衝右突,大呼小叫,變換陣形,宛若真實的戰場。

有一次,教書先生離開學宮外出辦事,小守仁便帶領同學們玩軍事遊戲。他們玩得太盡興了,以至於教書先生回來了他們還在玩耍。先生便將此事告知王華,王華聽罷很惱火,嚴厲地指責小守仁說:“我們家世代都喜歡讀書,你不知好好讀書玩這個有什麽用呢?”

小守仁卻反問道:“讀書有什麽用呢?”

王華正色道:“讀書就能像我一樣中狀元,當大官。”

小守仁說:“父親中狀元,子孫世代都必須要中狀元嗎?狀元沒什麽稀罕!”

王華實在壓不住怒火,打了小守仁一頓。小守仁感到很委屈,他不明白自己到底錯在哪裏。

有一次,他很認真地問先生:“什麽是人生的頭等大事呢?”

這相當於是在問,人生的終極價值是什麽?

先生先是吃了一驚,因為從來沒有學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然後先生還是很快做出了回答:“人生的頭等大事就是好好讀書,將來能像你父親一樣,登第做狀元。”

小守仁想都沒想,說:“登第做狀元肯定不能算是人生頭等大事。”

先生有些疑惑地反問:“那麽你說什麽是人生頭等大事呢?”

小守仁若有所思,認真地回答說:“隻有讀書做聖賢,才能算是人生頭等大事。”

先生把這話告訴給王華,王華聽了哈哈大笑:“小孩子知道什麽?他知道什麽叫聖賢嗎?”

這個宏偉的誌向,在小守仁的心中紮下了根,醞釀著發芽、開花、結果。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這也就是世人一向高度強調立誌的重要性。

立誌為什麽重要呢?因為誌向就是意誌,就是方向。隻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複雜現實之下,才可能少走彎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標的可能性。小守仁從小立誌做聖賢的想法為他的人生發展指明了方向。

明憲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 年),王守仁已經十四歲了,在學習弓馬之術的同時,他也開始研讀《六韜》《三略》等兵法書籍。

雖然孔子曾說“有文事者,必有武備”,但當時的儒生僅僅巧於章句,平時隻關注科舉及第和榮華富貴,而從不注重學習兵法。小守仁認為,儒生做文章粉飾太平,一旦遇到事情就束手無策,這是儒生的恥辱。

明朝自開國以來,北方邊境從未太平。草原上的那些少數民族除了內部爭鬥外,經常騷擾大明邊關。明朝正統年間,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這件事情在小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他發誓一定要學好兵法,為國效忠。

在北京住的日子久了,小守仁對北京的人文掌故、風土人情有了相當多的了解。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而兵敗於土木堡的幾年後,著名的愛國將領於謙保衛北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這讓少年小守仁心馳神往。

於謙,字廷益,號節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錢塘縣人,於明成祖永樂十九年(1421 年)登進士第。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 年),他以禦史的身份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升為江西巡按,百姓頌聲滿道。

宣德五年(1430 年),於謙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在巡撫河南、山西等地時,因之前未向權臣王振送禮而遭誣陷下獄,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他才得以出獄並官複原職。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 年)六月,瓦剌太師綽羅斯·也先侵犯他人領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帶領五十萬大軍親征。由於統帥指揮失誤,在土木堡之戰中,明軍慘敗,明英宗被俘。

四朝老臣張輔、駙馬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郎丁銘、王永和以及內閣成員曹鼎、張益等五十餘人全部被殺,無數的將士戰死,財產損失不計其數。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最為精銳的“三大營”部隊也隨之毀於一旦。

瓦剌太師也先挾持著明英宗,乘明軍主力潰散、京師空虛之際,率軍南進,企圖攻占明朝都城北京。

土木堡之變的消息傳到京師後,舉朝震動,城內人心惶惶。

皇太後命令郕王朱祁鈺監國。此時,京城的大官、富戶紛紛南逃,有的大臣也主張將都城南遷。於謙、陳循、王直等人堅決反對遷都,主張保衛京師為天下根本。

於謙臨危受命,任兵部尚書,針對當時的危急局麵,采取了一係列緊急措施。原大同副將石亨在土木堡之戰大敗後,單騎逃回,被貶官下獄。於謙認為,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而且戰敗的主要責任不在於他。於是,於謙將石亨釋放,並委任以京師總兵官的官職,由其統一指揮京師步兵部隊。

當時,京師的精銳部隊已在土木堡消殆,剩下的老弱士卒不到十萬。於謙力排眾議,請郕王調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各府的運糧軍馳援。這樣,人心才漸定。

於謙認為,瓦剌勢盛,如果我方示弱,會使敵人更加猖狂。

他主張,采用背城決戰的方略,將二十二萬大軍列陣京城九門之外,並以重兵設伏於德勝門,形成了一個依城為營,以戰為守,分調援軍,內外夾擊的作戰部署,準備與瓦剌軍於北京城下決一死戰。

正統十四年(1449 年)十月十一日,也先挾持明英宗來到北京城下,將其作為攻城略地的政治工具,要求守城者開門於謙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的口號,擁立朱祁鈺即位,並親自守城,拒絕也先送英宗回京,粉碎了也先的陰謀。

也先見要挾不成,於是率領大軍進犯北京。十月十三日於謙、石亨率軍與瓦剌軍在德勝門外大戰,瓦剌軍大敗。瓦剌軍又轉戰至西直門進攻明軍,也被明軍擊退。瓦剌軍不甘失敗又在彰義門(廣安門)組織進攻。明軍佯裝失利,瓦剌軍追到土城,被潛伏在民居內的明軍火槍手阻擊,死傷無數,無法推進同年十一月八日,瓦剌軍退至塞外,京師解圍了。

於謙與主戰派官員領導和組織的京師保衛戰取得了勝利粉碎了瓦剌軍企圖奪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轉危為安。

退至塞外的也先後來又數次南下,都因明軍防範嚴密而未能得逞。也先鑒於政治誘降落空,軍事進攻屢遭失敗,損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又失去了與明朝經商的機會,萬般無奈之下,隻好無條件地釋放了明英宗,恢複了與明朝的臣屬關係。

和議達成之後,於謙仍然積極備戰,挑選京軍精銳部隊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方得以安寧。明代宗景泰八年(1457 年),明英宗複辟,大將石亨等誣陷於謙謀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

對於於謙的故事,小守仁非常了解,他非常敬佩於謙“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英雄氣節,將於謙看成自己的人生楷模。小守仁專程到於謙墓前憑吊,並在於謙的祠堂前留下了一副這樣的挽聯:

赤手挽銀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來何處吊英賢?

此聯可謂是高屋建瓴,大氣磅礴,既有痛心地追問,又給予了逝者崇高的評價;既有景物的描繪和恰當的比喻,又將情景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聯語自然流暢,簡潔明朗。作者緬懷逝者,上聯借用唐朝杜甫詩句“諸葛大名垂宇宙”來頌揚其功業;下聯的“青山”“白骨”象征了其赤膽忠心,反問句式則抒發了自己的哀痛心情。

於謙的英烈故事深深地影響了小守仁,他認為做聖賢不僅要讀好書,還要能夠保境安民。憑吊一下先賢並不能使小守仁有所滿足,他在十五歲的時候,便騎馬跑到居庸關考察邊情。

元代時,居庸關是大都通往上都的重要交通大道;因為皇帝經常過往,因而在關內設有行宮、寺院、花園等建築。到了明代,居庸關成為了軍事重地。

朱元璋滅元之後,元順帝雖然被趕出了大都,但仍想卷土重來,收複失地,恢複元朝統治。而居庸關是他南下的必經之路,所以朱元璋加強了居庸關的防禦設施。

明太祖洪武初年,朝廷派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修築“跨兩山,周一十三裏,高四丈二尺”的居庸關城。自此之後曆代都有修建,特別是景泰年間又將關城擴大加固,設有水陸兩道門,南北關門外都築有甕城。

明朝時的居庸關城建築體係最為完備,其關城防禦體係自北而南由岔道城、八達嶺、上關城、居庸關、南口五道防線組成而居庸關則是指揮中心。守關將士配有盔、甲、長槍、弓、箭等軍械和火器。居庸關不僅關城建築完備,還設有衙署、倉儲、書館神機庫、廟宇、儒學等各種相關設施。

居庸關不僅地勢險要,而且風景宜人。居庸關兩旁,山勢雄奇,中間有長達十八千米的溪穀,俗稱“關溝”。這裏清流縈繞,翠峰重疊,花木鬱茂,山鳥爭鳴。若登高遠眺,好似碧波翠早在金代,“居庸疊翠”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

小守仁登上居庸關極目四望,隻見巍峨的長城如同從南北兩關伸出的巨手,在東邊翠屏山和西邊金櫃山的峰巔上匯合看到峰巒疊翠、連綿起伏的雄關要塞,小守仁的萬丈豪情在胸中油然而生。就在這一刻,為國家建功立業的思想充滿了他的心,他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方向。史書記載,從這時起,小守仁便“慨然有經略四方之誌”。“經略”就是經營謀略,“四方”指天下,“經略四方”也就是管理國家大政,為國家安全出謀劃策。

小守仁不顧被北方少數民族抓捕的危險,一個人騎馬跑出居庸關外考察了一個多月,了解北方少數民族的曆史風俗,對諸夷狄的種類及其村落進行了大致調查,以便掌握邊防備戰禦敵的策略。

這次邊關考察是小守仁將“做聖賢”的想法付諸實踐的一種嚐試。回到家中,他更加關注時事發展,尋求任何可能建功立業的機會,實現自己的聖賢之夢。

明朝時期,民變向來不斷,這引起了小守仁的注意。明初民變比較頻繁且地域廣泛,如廣西陽山縣山民十萬人造反,山東青州孫古樸聚眾造反,廣州的曹真和蘇文卿等叛亂,江西贛州夏三聚眾數萬人造反,廣西瑤族和壯族數萬人叛亂,貴州侗族人林寬、陝西沔縣高福興等叛亂,山東唐賽兒白蓮教叛亂等。

明朝中葉,民變雖然沒有以前頻繁,但是依然存在。明英宗天順時期,在荊襄山區爆發劉通、李原的開荒流民叛亂。

該叛亂最終失敗,明廷便發出布告稱在荊襄山區設立鄖陽府,增置竹溪、鄖西等七縣,允許流民開墾荒地,成為合法編戶良民。

小守仁雖然沒有親身經曆過這些民變事件,但是當他在京城聽到這些消息的時候,依然非常震驚,他為明王朝所麵臨的內憂外患感到深深地焦慮,希望自己能夠為國家一展身手。

有一天,小守仁對父親說:“欲以諸生上書請效終軍故事。

願得壯卒萬人,削平草寇,以靖海內。”意思是說,自己想效法終軍請纓的故事,聯合一些有識之士給朝廷上書。請求皇帝給自己一萬兵馬,自己就可以為朝廷效力,平定各地的反叛,實現國家的和平安定。

“終軍請纓”是一個典故。終軍,字子雲,西漢濟南人,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年少好學,因擅長寫文章並且口才好在郡中聞名,他十八歲時,被選為博士弟子。終軍少有大誌,決心為強大的漢帝國做出一番事業。當他從濟南赴長安的途中,進入函穀關時,關吏給他一種符,讓他出關時帶上,作為信物。

終軍問:“拿這東西有什麽用?”

那個官吏說:“這是返回的憑證,回來時應該拿它合符。”

終軍說:“大丈夫到國都遊曆,決不返回。”丟下符就走了。

終軍這種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精神,在其幾次出使活動中都得到了充分表現。

匈奴是漢朝的北方強敵,時常入侵到長安附近,對漢帝國構成了嚴重威脅。漢匈之間,打打和和,其間不斷有使節來往。

有一次,漢朝委派使節出使匈奴,終軍主動請求說:“我並沒有馳騁疆場的功勞,卻擔任宮中侍衛,白吃了五年俸祿。邊境時常有警報,我應該穿上堅甲,拿起利器,冒著流箭飛石,衝鋒在前。我愚鈍且不熟悉軍事,今天聽說要派遣赴匈奴的使節,我願意振作精神,全力以赴,輔佐使節,在單於麵前講明是非利害,使匈奴停止戰爭。”於是,他便向漢武帝陳述了其對付匈奴的策略。漢武帝聽了終軍的想法,非常高興,擢升他為諫議大夫,並答應了他陪使的請求。最後,終軍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後來,終軍出使南越更為驚心動魄。南越是古代居住在以番禺(今廣東廣州)為中心的南海郡地(今廣東大部分地區)一帶的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在秦時已歸附內地並置郡。後來秦將趙陀乘秦末戰亂,自立為王。漢朝初期,趙陀表示臣服,漢朝便以諸侯國加以對待。而後,由於漢朝對其政策有不當之處趙陀宣布脫離漢朝管轄,並自稱皇帝,發兵攻略漢朝邊地。漢文帝時,曾派陸賈出使南越,並成功地說服趙陀去帝號,恢複與漢的關係。在漢武帝禦宇之時,他為了加強與南越的關係,決定召南越王及王太後入朝為人質,以絕邊患。但是在漢與南越關係不太穩定的情況下,漢武帝的決定極易被對方認為是故意挑釁,出使南越要冒很大風險。為了國家的安定和平,終軍再次挺身而出,表示願意擔當重任,為國獻身。他豪情萬丈地對漢武帝說:“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意思是說:“請給我一根長繩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送到朝廷來。”武帝答應了終軍的請求。

從此,“請纓”便成為為國勇擔重任的代用語。小守仁在這裏引用“終軍請纓”的典故,展現了少年王守仁急於建功立業,報效祖國的情懷。

不過,對於兒子急切的心情,王華並不十分理解,認為是小孩子天真的胡鬧。於是當場斥責他說:“你一介書生,會打什麽仗?再這樣亂說,你就是自己找死!”

小守仁並不死心,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洋洋灑灑地寫了一份長長的上書。其中結合對居庸關考察的實際情況,發表了自己的軍事看法,製定了如何克敵製勝的策略,甚至請求皇帝讓他親自帶兵前去征討。

這一天,王華剛要出門去上朝。小守仁突然攔住父親,從袖子裏掏出了自己連夜趕寫的上書說:“這是我為皇帝寫的《帝國平安策》,請父親大人代為轉呈皇帝。”

王華心想:你不過是個小毛孩,國家大事和你有什麽關係?

竟然還寫了一篇《帝國平安策》。他正想發脾氣,又轉念一想,兒子能寫出這東西,還是值得鼓勵的,不如乘機讓他好好練習寫作。

於是,王華接過兒子的上書,認真地看了一會兒,說:“全是老生常談,沒有新意。”

如果換作以前,小守仁聽到父親說這話,一定會跟父親辯論一番。這次,他卻立刻躬身施禮說:“父親大人,兒子知道錯了我盡快修改文章。”

王華見狀,心想:這孩子有進步,知道自行改過了。兩天後小守仁在父親出門上朝前又拿出一篇上書,說:“父親大人,您不是稱上次寫的上書是老生常談、毫無新意嗎?我回去修改了一下,請您替我轉呈給皇帝陛下吧!”

王華耐著性子向小守仁解釋:“你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你想建功立業,不僅要有足夠的政治智慧,還要能夠進入朝堂你不參加科舉考試,連皇帝都見不著,怎麽施展你的政治抱負呢?”

小守仁聽後,漸漸開悟了。從此,他再也不談這件事了,而是開始專心致誌地做學問。盡管他暫時放棄了領兵打仗、報效國家的想法,然而這個夢想並沒有從他的腦海裏消失。

有一天,小守仁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拜謁了伏波將軍馬援(字文淵)廟。夢醒後,小守仁大發感慨,寫下一首七言絕句題為《夢中絕句》。詩中說:卷甲歸來馬伏波,早年兵法鬢毛皤。

雲埋銅柱雷轟折,六字題詩尚不磨。

詩中描述的是伏波將軍馬援立銅柱的故事。馬援,扶風茂陵人為東漢王朝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馬援的忠誠和人品令少年王守仁推崇備至,因此才有了那首充滿英雄氣概的《夢中絕句》。年僅十五歲的小守仁就能寫出如此高風亮節的詩,真讓人驚歎!

王守仁少年時代的詩歌雖然無法與他二十多歲時“以心入文”的詩歌相比,卻充滿了奇趣、理性和個性,這是他少年時代詩歌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