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的誓約求學

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 年),安化王朱寘鐇謀反。明武宗詔令起用前三邊總製楊一清的總製軍務與總兵官神英的軍隊一起平叛朱寘鐇,並命令宦官張永擔任督軍。大軍未抵達戰場楊一清的老部將仇鉞就已經平叛並逮捕了朱寘鐇。

楊一清快馬加鞭地抵達鎮縣,並宣布了皇帝的恩德。張永隨後趕到,兩人相談甚歡。楊一清知道張永與劉瑾有矛盾,並趁機握著張永的胳膊稱:“此次平叛有賴於閣下的力量。此事容易消除,然而國家內患怎麽辦呢?”

張永問道:“您指的是什麽呢?”

楊一清在張永的手掌上寫了一個“瑾”字。張永稱,劉瑾的黨羽已經遍布各地,不能輕舉妄動。楊一清慷慨激昂地稱,希望張永借此上疏揭發劉瑾的諸多惡事。

張永繼續問:“如果不可行怎麽辦?”

楊一清出計稱:“此話必須從您口中說出。萬一皇上不信你就在地上抱頭痛哭,並請求死在皇上麵前,剖心以證明此事不是妄論。皇上必然被您的所為而感動。請必須從速而為啊!”

張永聽後勃然而起,立刻作了決定。後來,正是按照楊一清的計策,劉瑾被除掉了。楊一清被召還朝,拜為戶部尚書,論功加太子少保,並賜予金幣。此後,楊一清被改為吏部尚書。楊一清為政通練、性情寬大,出任吏部尚書後,立即為劉瑾所陷害的官員們平反昭雪。

這時的王陽明在京城述職,居住在大興隆寺。述職期間,王陽明結識了黃綰。黃綰,字宗賢,又字叔賢,號久庵,又號石龍,比王陽明小五歲,浙江黃岩人。他是侍郎黃孔昭的孫子,繼承祖父的封蔭做了後府都事的官職。第二天,黃綰由王陽明引見與湛若水相識,三人發誓相約終身共同研究學問。

三個人非常團結,甚至直接影響到了王陽明的人事調動。

由於王陽明在廬陵縣政績突出,於是被任命為南京刑部清吏司主事。接到調令,王陽明不得不南下赴任。

這時,湛若水與黃綰商議,向大宰相楊一清請願,要求把王陽明留在北京。沒有想到,楊一清立即答應了請願。因此,王陽明還未到南京就又收到了朝廷的調令,便回到了京城。

楊一清為什麽要挽留王陽明呢?這一方麵是因為楊一清與王陽明的父親王華有交情,另一方麵是因為劉瑾剛剛被除掉,閹黨的羽翼還沒有完全掃清,他需要可以信賴並且能幹的人在身邊輔助。王陽明所具備的才能正是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所急需的。

正德五年(1510 年)十一月,王陽明回京。他的新職位是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主要負責文牘雜務等工作,說白了就是負責吏部一些具體事情的實施,如:編寫文案、整理雜物、傳達上級指示到基層等。這些事情對王陽明來講駕輕就熟,毫無挑戰性。

王陽明是個閑不住的人,剛上任不到一個月,他就去當會試的考官了。不過他不是主考官,隻是同考試官。他的上麵還有主考官、副主考官,與他一起做同考試官的有十幾人。

一場考試下來,王陽明的學問又顯出來了,他升任吏部文選清吏司員外郎,從五品。這時的他一邊做官,一邊做學問。有一些比他官職大的官員,自認為在學術上比不過他,就拜他為師並自稱弟子。

王陽明回京後,與湛若水、黃綰約定,閑餘時間在大興隆寺共同學習。不過約定容易,實行起來其實很難。共同修學,每期能有個七天時間就已經很難得了。

為什麽講究七天呢?這與周易中的複卦有關係。複卦說“反複其道,七日來複”。七天是一個變化周期,西方一星期是七天,佛教也很重視七天一周期。如果共修時間充裕,就按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等安排時間。而他們三人很難按照這個安排進行學習。

三個人非常珍惜共同學習的時光,飲食起居都在一起。有時為了討論問題,他們還要采用寫信的方式。正德六年(1511年),王陽明給黃綰寫了兩封信,兩封信屬於便箋性質。其中一封是前一天晚上他們在一起討論了很長時間,王陽明覺得意猶未盡,便寫了短信。

如此富有人情的交往深深地銘刻在彼此的心中。信奉王陽明心學的黃綰說,他要在家鄉的天台山給陽明先生和湛若水各蓋一間草堂,三人好在一起共修學問。

正德六年(1511 年)冬,湛若水被派遣出使安南。正在聖學稍見曙光之時,湛若水卻要離開京師,這必定會給聖學的複興帶來不少障礙。王陽明對此深感憂慮,就在湛若水臨出發之際作了《別湛甘泉序》和《別湛甘泉詩二首》。其中論述了古今學術的變遷以及兩人的學術特色,深切地表達了對難以究明聖學的憂愁,以及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在《別湛甘泉序》中,王陽明敘述了自己立誌聖學的過程。

在他經受嚴重挫折時,湛若水給了他許多鼓勵。兩個人的學問不一定完全一致,但所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這是彼此把對方作為終生之友的重要原因。

在《別湛甘泉詩二首》中,王陽明表達了對友人依依不舍的感情。特別是“遲回歧路側,孰知我心憂”,以及“南寺春月夜,風泉閑竹房。逢僧或停揖,先掃白雲床”兩句,其情意仿佛就浮在眼前,不難體會其切切深情。

湛若水離開了北京,黃綰也要請病假回家鄉修養。王陽明在《贈別黃宗賢》詩中寫道:

古人戒從惡,今人戒從善。

從惡乃同汙,從善翻滋怨。

紛紛嫉媢興,指謫相非訕。

從詩中可以看出,明代中期的社會風氣已經變壞了。不久,王陽明又改任南京太仆寺卿,三位同學好友從此天各一方。正德九年(1514 年),他又升任南京鴻臚卿。這一年,他為老朋友湯禮敬寫了《壽湯雲穀序》,回顧了他們一起在茅山遊玩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