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的講學生活

王陽明在龍場百姓的資助下創辦了龍崗書院,使龍場這樣一個荒僻的地方開始得到了文化知識的教化。龍場附近的彝族、苗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子弟紛紛慕名而來,拜王陽明為師。王陽明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人們深深的愛戴。

龍崗書院辦學條件差,甚至沒有桌凳,學生們隻得圍在陽明先生周圍聽課。教學無書卷,王陽明就給學生們念誦《五經等經典。

在教學形式上,王陽明不拘泥成規,采用講述、歌詠、問答等形式,並將傳授的內容配以越曲教唱,既解決了言語不通的障礙,又使學生易懂、易誦和易記。

王陽明鼓勵學生主動提問題,由老師或學生作答。由於他博學多才,教學形式和方法靈活多樣,漸漸地名氣越來越大每天來聽課的人越來越多,龍崗書院盛極一時。

在學員繁雜的情況下,王陽明必須對學員提出更嚴格的要求,這樣方能使學員通過教化走向人生的道路。當時三十七歲的王陽明對自己求學的經曆、從政的得失、“龍場悟道”得到的啟示等進行了總結,寫下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後來這篇文章成為了中國古代教育理論的名篇佳作。

《教條示龍場諸生》對為學的目的、為學的途徑、為學的方法等方麵進行了係統的闡述,讓學生通過立誌、勤學、改過、責善而學有所成。

王陽明認為誌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沒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立誌做聖人,就可以成為聖人;立誌做賢人,就可成為賢人。

誌向沒有立定,人就好像沒有舵木的船,就會隨波逐流,最後不知流到何處。已經立誌做一個君子,自然應當專心從事於學問。

凡是求學不能勤奮的人,必定是誌向還不堅實。王陽明指出,跟隨他求學的人不是以聰明機警敏捷為高尚,而是以勤奮踏實、謙遜有禮為上等。

對於過失的看法,王陽明認為雖然大賢人也不會完全沒有過失,但是過失並不妨礙他成為大賢人,因為他知道改正!所以,做人不要注重於有無過失,而要注重是否有改過之心。

王陽明還專門在文中談論了“責善”。他認為“責善”要盡自己忠誠愛護的心意,盡量用委婉曲折的態度使朋友聽到就能夠接受。如果一個人揭露朋友的過失並極力地毀謗斥責,使其無地自容,那麽該朋友將產生慚愧羞恥或憤怒怨恨的心。雖然有過失的朋友願意委屈自己來聽從指責,可是在實際上他的內心已經拒絕改正。所以,凡是當麵揭發他人的短處,暴露他人的隱私,用來換取正直名聲的人,我們都不能和他談論並要求“朋友為善”的道理。

《教條示龍場諸生》中有很多名言警句,如:“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諫師之道,直不至於犯,而婉不至於隱耳”等。這些話成為了為人處世、教書育人的箴言,讓後世受益匪淺。

在王陽明的影響下,貴州各地官府紛紛興辦教育,地方紳士也紛紛捐資辦學。因此,王陽明對貴州的教育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王陽明也多次應同鄉毛科的邀請前往貴陽講學。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 年)四月,毛科退休回家,包括王陽明在內的多位同僚們為他餞行。王陽明專門作《送毛憲副致仕歸桐江書院序》來記述這件事,從中可以看出兩個人的友情較為深厚。

接替毛科提學副使職位的是席書,他是四川遂寧人,字文同,號元山,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 年)中進士,在明代中期的朝廷中以“直言敢諫、遇事敢為”著稱。

毛科臨走前叮囑席書說:“王陽明學識淵博,有謀有略,將來必成大器,為國之用。我們不應該讓他長久臥於龍場。”席書與毛科商量並決定應該時常邀請王陽明前來貴陽講學。

這年的春、夏、秋三季,王陽明多次前往貴陽的文明書院講學。席書不避嫌,敢於尊請負罪賢人講學,已屬難得。而且席書敢於突破明王朝以程朱理學為儒學正宗的禁區,公開傳播與正統學說殊異的新說,這是一般當政者不易做到的事情。

席書本人原先也信奉朱熹學說,與王陽明多次切磋探討後,他豁然大悟。在兩個人坐而論學時,經常有數十個甚至上百個學子環繞聆聽。

當時貴州建省已經八十七年,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其教育發展緩慢。王陽明把儒學帶進了貴州山區,開啟了貴州教育的新風。他對學生提出“立誌、勤學、改過、責善”四條基本原則對後世的教育產生了很大影響。王陽明在貴州培養了一大批門生,還有一些再傳弟子。正是這些人將王陽明的學說發揚光大。王陽明把家鄉越曲也教給了許多貴陽人,他對貴州的影響可謂深遠。

王陽明應安貴榮的邀請到黔西素樸九龍山講學,為水西彝族百姓修複的象祠作記。短短的幾天時間內,他留下了四首詩和一篇文。在過天生橋的時候,他寫了《過天生橋》詩一首。當天住在六廣驛,第二天早上從六廣驛出發過河時,他寫了《六廣曉發》。到了象祠後,他寫下《象祠記》。隨後他到穀裏驛住宿,寫了《宿穀裏》詩一首。從穀裏經水西驛、奢香驛到達金雞驛後,在此吃飯期間,他寫了《飯金雞驛》詩一首。

從王陽明的詩作來看,他在龍場期間到的地方並不多,多數時間都是在龍崗山讀書、講學、種地。當然,他也偶爾出去郊遊,或與當地百姓閑聊喝酒。

有時候,路家河、泥豬寨的人家做熟了飯菜,邀請王陽明去喝一杯。王陽明挽著褲腳過河去喝酒,高興時他便要高歌一曲。

留《夜雨山翁家偶書》雲:

山空秋夜靜,月明鬆檜涼。

沿溪步月色,溪影搖空蒼。

山翁隔水語,酒熟呼我嚐。

褰衣涉溪去,笑引開竹房。

謙言值暮夜,盤餐百無將。

露華明橘柚,摘獻冰盤香。

洗盞對酬酢,浩歌入蒼茫。

醉拂岩石臥,言歸遂相忘。

正德五年(1510 年)初春,王陽明被朝廷起用,離龍場而去。臨走時,他寫了《客座私祝》和《別諸生》。其中《客座私祝》告誡和勉勵學生們要如何做人、做事、做學問,是他在龍場留下的最後一課。從書法上講,《客座私祝》也是王陽明的楷書代表作。

王陽明在謫居龍場時心態的轉變源於質樸善良的少數民族給予他精神的鼓舞和力量,幸於好讀書史、通曉大義的安貴榮給予了他物質的幫助和精神的慰藉。

龍場的這段生活經曆使他走上了雖然艱難曲折,但是卻充滿勃勃生機的道路,成為了他豐富多彩的人生中的一大轉折從而助力其“心學”體係的最終完成。

王陽明的哲學思想內涵博大精深。其學說理論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命題為主。“心即理”是王陽明哲學理論的基礎,也是其立言宗旨。

王陽明的弟子徐愛曾對“至善隻求諸於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能盡”表示有所懷疑。

王陽明當即回答:“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這正是南宋陸九淵“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論的發展。“心即理”的命題並非其獨創,而是在繼承傳統儒家學說基礎上加以潛心研究並發展所得。“心即理”即為“宇宙萬事萬物的本原就是做人的道德準則和事物的內在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