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的五味雜陳
龍場在明朝屬於水西土司的轄區。這裏的彝、苗、仡佬等族百姓善良純樸,沒有腐敗官場與浮華都市那種趨炎附勢的勢利眼。對於不為最高當局所容、身處逆境的弱勢者王陽明,人們都抱著天生的同情心和正義感,處處幫著他。
水西土司上層同樣歡迎王陽明。他們聽說王陽明生活困難,自己開荒種地,就派人給他送來米、肉、菜等食物,還派人幫他砍柴和挑水等。
王陽明婉言謝絕,還寫信答謝。信中稱自己得罪了朝廷而被發配而來,現在躲在陰岩幽穀之中以抵禦藤精樹怪。雖然早就聽說水西土司為人高潔正義,但一直不敢見土司,恐其受牽連。而土司派人送米、送肉,還叫人砍柴挑水,自己實在不敢當,就以禮相辭了。
過了兩天,貴州宣慰使司宣慰使安貴榮派人送來銀兩布匹和一匹馬。王陽明不敢接受。可是送禮的使者再三堅持,王陽明隻得接受了一些柴和米,將其餘的錢物和鞍馬都退還。
安貴榮身為一方土司,遠離主流文化中心,卻如此尊敬愛戴中原學者,讓人十分感動。尤其可貴的是,他不像有些人那樣,生怕和失勢者沾邊,避之唯恐不及,卻以純潔高尚的愛心善待王陽明。王陽明對安貴榮的禮遇再三謙讓。雙方的人品節操顯而易見。
龍場的老百姓也把王陽明當朋友。王陽明在當地名氣越來越大,聽他講學的人也越來越多。這種情況引起了思州太守的不滿,他認為王陽明的聲譽太大,而且無視自己這位上級,沒有及時前去拜見。有一天,思州太守借口王陽明傲視朝廷地方官府,就派差人到龍場淩侮王陽明。
當差人看到王陽明麵對他們並沒有表現出驚慌失措的樣子,反而不卑不亢,他們就更加生氣了。他們指責王陽明到龍場多日卻沒有眼力,不去拜見太守,反而在龍場裝神弄鬼,搞非法集會。
看到有公差來到龍場,當地的苗、彝等少數民族鄉民紛紛前來觀看。他們看到公差竟然公開欺侮王陽明時,便同前來聽課的學生們一起把差人們毆打了一通,然後將其驅逐出境。
思州太守對此怒氣衝衝,發誓要懲治王陽明。思州提學副使兼巡按禦史毛科安撫了太守的情緒,並且親自給王陽明寫信,曉以利害,喻以禍福,勸導王陽明給太守叩頭認罪,賠禮了事。
毛科是王陽明的同鄉,字拙庵,號應奎,刑部廣東司主事毛吉次子,明憲宗成化十四年(1478 年)進士。他的勸告雖然是出於同鄉的好意,卻反映了官場中很大一部分人圓滑世故的處事方法。對於這種缺乏基本原則和操守的事情,王陽明絕對不會去做。
看到來信,王陽明立即回了一封《答毛憲副書》,義正詞嚴地反駁了這位同鄉。這封信是最見心學中“不動心”的功夫,而且是對付挑釁者最銳利的武器。
王陽明首先指出這件事是由差人在龍場淩侮自己所致,其錯誤在於差人,不在當地鄉民,也不在他自身。王陽明給了思州太守一個台階下,稱差人到龍場來鬧事肯定不是太守的意思。既然不是太守的意思,這件事便跟太守無關。既然跟太守無關,也便跟自己無關。那麽自己與太守沒有任何衝突,所以根本不存在向太守謝罪的問題。
王陽明在信中又指出,磕頭雖然不是什麽了不起的大事,但是也有規矩。如果不該磕而磕或者該磕卻不磕就違反了規矩。
最後,王陽明表達了自己堅貞的操守。他說自己作為一名“廢逐小臣”,守住忠信禮義,哪怕“刻心碎骨”也心甘情願。生死有命,自己不會因為怕太守報複就向太守道歉。如果太守要加害,那太守與山中的瘴氣蠱毒鬼怪也就沒有什麽區別。自己沒有任何畏懼。
王陽明大義凜然的態度和氣節讓同鄉毛科肅然起敬,他就再也不敢多說了。為了表示對王陽明的友好,毛科將居家休息的亭子改名為“遠俗亭”,專門請王陽明作記。由此可見,王陽明具有強大的人格魅力。
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王陽明謫居龍場時與少數民族相處得和睦友好,因而在險惡的環境中獲得了少數民族的尊敬和援助。他不僅減少了初到龍場時的孤獨和落寞之感,還在逆境中體味了“人間處處有真情”。他看到了希望,鼓舞了勇氣,堅定了意誌,從而振作奮發起來,與命運進行抗爭。
王陽明與少數民族的特殊感情激發了他從更深的層次上去探索、豐富和發展“良知”學說的道德意識。更為重要的是在他泰然麵對艱險環境和困頓生活的同時,他的思想得到了升華,他在人生的道路上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王陽明初到龍場在玩易窩結草庵居住時,當地百姓常到他的住地問長問短,話語率真。正如他在詩中所述:“群獠環聚訊語龐意頗質。”從玩意窩移居陽明小洞天時,當地百姓又主動地幫助王陽明整修石洞,伐木為材,構築了龍崗書院、君子亭、賓陽堂等居室。王陽明油然而生“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豈不桑梓懷,素位聊無悔”的感慨。
這年深秋,天氣轉涼,山中早晚開始有露水了。王陽明早上砍柴,下午到地裏收莊稼,抽空又去溪邊提水,他感覺很有成就感。他想到自己自食其力,沒有事事依賴別人,高興之餘寫了《采薪二首》。一首詩中描述了他砍柴時發生的有趣事情:倚擔青岩際,曆斧崖下石。
持斧起環顧,長鬆百餘尺。
徘徊不忍揮,俯略澗邊棘。
同行笑吾餒,爾斧安用曆?
快意豈不能?物材各有適。
可以相天子,眾稚詎足識!
詩中寫到王陽明在山裏磨了斧子後去砍柴,準備砍一棵高百餘尺的鬆樹,可是拿著斧子走到鬆樹下看了看,卻不忍心下手了一同前去的幾個童仆取笑說他為什麽不砍呢?他稱萬物各有各的用途,並以樹喻人,聯想到自己的際遇,所以沒有砍伐大鬆樹。
一年過去了,到了元宵節。雪還沒化,山中很冷。王陽明想念家鄉和親人,這一天他寫了五首詩。他想象著家鄉此時當是多麽熱鬧,可是龍崗卻是一派冷清,他隻有書本做伴。眼前報春的梅花已經開放,天雖然轉晴了,節日前降下的雪還未消融,晚上一輪明月將空曠的院落照得白茫茫一片,這是多麽孤寂的荒村元宵之夜啊!
在這孤寂中,不禁讓人想起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每逢佳節倍思親”。王陽明雖然在竭力地自我寬慰,但是在這種孤寂的清夜還是禁不住鄉愁的來襲。於是他在詩中寫道:寒威入夜益廉纖,酒甕爐床亦戒嚴。
久客漸憐衣有結,蠻居長歎食無鹽。
饑豺正爾群當路,凍雀從渠自宿簷。
陰極陽回知不遠,蘭芽行見**尖。
積雪的寒冷夜晚更是寒意侵人,本來天冷喝點酒是可以增加點體溫的,可是在這個元宵之夜竟然連酒也沒有了,叫人猶覺難耐。長期客居他鄉衣裳都打了補丁,不禁使他顧影自憐。
第二年的初春,王陽明已經習慣了龍場生活,心情稍好了一些,但還是常常想念家鄉。他在《春行》裏寫道:冬盡西歸滿山雪,春初複來花滿山。
白鷗亂浴清溪上,黃鳥雙飛綠樹間。
物色變遷隨轉眼,人生豈得長朱顏!
好將吾道從吾黨,歸把漁竿東海彎。
詩中反映了王陽明盼望歸鄉退隱的思想。
就在前一年冬天,貴州提學副使毛科邀請王陽明去貴陽講學。王陽明也正想到貴陽看病,便接受了毛科的邀請。他從貴陽講學回來時已經是滿山的積雪了。初春,王陽明又去了一次貴陽,路上已經春暖花開。這樣冬去春來,人生能有幾度春秋呢?他又泛起了鄉愁,急切地企盼退隱,回到家鄉與他舊時的友人和學生共同研討學問,在東海之濱打發他的餘生。
從貴陽回來後,王陽明到西山下采蕨之時,其思鄉之情油然而生。他站在山頂上,遙望家鄉的方向,淚流滿麵。然而想到隻有保重身體才能回到家鄉,如果自己客死他鄉,不但給親人帶來巨大的痛苦,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於是他強自寬慰,繼續堅強地生活。
王陽明每日講學、種地,日子過得倒也充實。很快到了第二年秋天,一天傍晚,陰雨沉沉,他遠遠望見村落裏來了三個人。有人說,這是一個從京城貶到貴州的小吏,在兒子和仆人陪同下去南方赴任,正路過這裏。
雖然天色已晚,但是王陽明仍然興奮地趕到這三位來者投宿的人家,隔著籬笆往裏望,想打聽一下北方的情況。王陽明看他們愁容滿麵且身心憔悴的樣子,就沒有去問。王陽明心想讓他們休息吧!明早再與之促膝長談吧!這一晚,王陽明非常興奮,回憶起在京城的點點滴滴,心裏盤算著該問點什麽呢但是,他沒這個機會了。
第二天,當地土人來報,這三人起早趕路,在途經蜈蚣坡時可能因為饑渴勞頓,也可能被山林裏的瘴氣所浸,先後斷氣了王陽明非常同情他們,決定立即前往掩埋死者。
王祥、王瑞卻不願意去。王陽明對他們倆說:“嘻,吾與爾猶彼也!”意思是說自己和王祥、王瑞與那死去的三人是一樣的啊!如果他們也像這樣死去,要不要別人來掩埋呢?王祥、王瑞聽了,便情不自禁地哭了,拿起工具跟著王陽明前往蜈蚣坡。
王陽明和兩名仆人來到蜈蚣坡,將三人埋葬了,在墳前豎了一塊粗樸的長條石。因為無法查知這三個死者的姓名,他們就在碑上寫了“三人墳”三個大字。
回到陽明小洞天,王陽明心裏感慨萬千。他從陌生的三人客死山野聯想到自己孤身一人來到這窮荒的邊遠小驛,與這陌生三人的境況是何其相似。而那陌生小吏還有兒子陪同,自己的情況比這小吏更遭。隻不過自己現在還活著,而他們三人已經死了。王陽明越想越心慌,突然覺得應該寫點東西,既是對這三人表示哀悼,也可以表露一下自己的悲哀之情。他當即提起筆來,一揮而就。這篇文章就是後來入選《古文觀止》的名篇《瘞旅文》。王陽明又來到蜈蚣坡的三人墳前,焚香點燭,誦讀《瘞旅文》,對三人進行祭奠。
《瘞旅文》為所有身在他鄉之人必讀的文章,其感情真摯,淡淡的描述中卻透露出濃烈的悲愴,令人泫然欲涕。這篇文章是王陽明最高水平的散文。全文分為三個部分,包括事情的發生、自己對逝者的同情和處理,以及自己感同身受的悲涼情懷。
文中抒發了王陽明被貶謫荒鄉僻壤的悲憤,反映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抑鬱心境和自我寬解的達觀思想。全文情之所至,一氣嗬成,哀歎小吏的不幸,感懷自己的悲哀。借助感懷小吏而為自己的艱難處境泣訴,哀婉潸然,情慟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