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主持鄉試
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 年),王陽明已經三十三歲。他身體康複後又回到北京,繼續在刑部任主事。這一年秋天,山東巡按監察禦史陸偁聘請他出任山東鄉試主考官。
明朝開國之初,鄉試主考官不限職務級別,由地方聘用其後三四十年,設一專職擔當主考官,但實行效果不好,於是便又恢複了以前的做法。王陽明的詩文在京城頗有名氣,而且和陸偁是同鄉,因此得到了這次主持山東鄉試的機會。
山東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美譽。其境內自然風光秀麗,文物古跡眾多。王陽明在主持鄉試時不僅可以借機遊覽山東境內的名山大川,還能實地體驗一下孔聖人家鄉的文化氛圍。
王陽明在《山東鄉試錄後序》中說道:夫山東天下之巨藩也,南峙泰岱,為五嶽之宗,東匯滄海,會百川之流;吾夫子以道德之師,鍾靈毓秀,挺生於數千載之上,是皆窮天地,亙古今,超然而獨盛焉者也。
王陽明在大喜之餘又感到責任重大。鄉試是為國求才,如果心有不盡,這是不忠;如果盡心盡力,但沒有得到真才實學的人,就是失職。因此,他非常重視這次機會,手錄全部試題與陳文。
王陽明出的第一道題來自《四書》:“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這是孔孟思想的精華,要求臣子以忠誠之心對待君主,開啟君王的善心,講仁義之言,堅持道義。臣子不能為討君王歡心,喪失原則,阿諛逢迎。如果君王言行有不妥之處,大臣一定要指出來幫助君王改正過失。如果君王不聽勸告,即使大臣俸祿再多,也應辭職,以立其節,以全其守。
這個題目是針對當時的士人品節普遍滑坡的現實,想重建“以道事君”的士人原則。“不可則止”體現著高貴的不合作精神,是士人保持道統的下限做法。這樣的做法才能杜絕為了升官而無所不用其極的無恥行徑。明代士人追逐權力、奔走權門的風氣日盛,王陽明痛感此風必須遏止,否則不但士將不士,而且國將不國。
從題目可以看出,這時王陽明的心中已經有了心學的種子:我隻對自己的“心”俯首聽命。但是,王陽明還是希望所有的臣子以道侍君的同時能被君主關注。因為“不可則止”聽上去很瀟灑,但是對於有著強烈責任感的人而言卻是痛苦的。
王陽明出的第二道題目是《中庸》中的“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其意思是說,內心誌向安靜專一,就不會茫然錯雜;心中明亮潔淨,就不因私欲而蒙蔽。外表上要穿好禮服,表情穆然端嚴。內心精一,外表整齊,內外交養以修身。
王陽明出的第三道題目是《孟子》中的“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意思是說,大禹認為,如果水沒有治好,使百姓的生命財產被水淹了,表麵是水淹了百姓的生命財產,本質上是他自己沒有盡到治水的責任而使百姓受淹;後稷的職責是教老百姓種莊稼,如果百姓因為沒有按時播種五穀而挨餓,表麵看來是沒有按時播種使百姓挨餓,本質上是後稷沒有盡到教百姓播種的責任而使百姓挨餓這充分體現了儒家“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儒家認為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君主隻是來為百姓辦事的“公務員”。
王陽明出的第四道題是《尚書·立政》中的“繼自今立政其勿以?? 人,其惟吉士”。主要宣揚治國要“親賢臣,遠小人去小人而勿任,任賢臣而勿疑”。小人往往行為虛偽,行事殘忍,掩飾奸詐。因此要嚴防小人被重用,這樣才能防止他們戕害老百姓,破壞國家大事或阻撓法令施行。賢臣恪守恒常的美德,施以利害不能使他們動心,往往堅持貞潔的操守,雖臨大變而不動搖。任用賢臣才能使老百姓安寧,才能政治清明,令行禁止。
王陽明出的第五道題目是《詩經》中的“不遑啟居,獫狁之故”。主要測試考生對國家兵備和兵役的認識。兵役不息是因為國家邊患未息。國家采用兵役的主要目的是保家衛國,以防外敵入侵。但是國君采用兵役要適度合理,如果國君喜歡戰爭則國家必亡;如果國君忘記戰爭準備則國家必定危險。
王陽明出的第六道題目是《禮記》中的“君子慎其所以與人者”。主要測試考生對待人以禮與獨處要慎的掌握。君子待人接物要恪守中庸之道,要做到無過與不及。
第七道題目是《禮記》中的“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王陽明認為,君和民的關係,就像心和身體的關係如果心喜歡好聽的音樂,那麽耳朵也必喜歡好聽的音樂;如果心喜歡逸樂,那麽四肢也必喜歡逸樂。君主一旦有所愛好,那麽民也必定有此愛好。如君主好仁,則百姓必好仁;如君主好義,則百姓必好義;如君主好暴亂,那麽百姓必好暴亂。
王陽明出的第八道題目是“論人君之心惟在所養”。他認為君主的內心如果用善良來培養,那麽就會高遠明亮,而且日漸智慧;如果用邪惡來培養,那麽就會汙穢下流,而且日漸愚鈍。
因此,君主要認真地培養自己的內心。天下沒有一種不需要培養就能生存的事物。草木生長必須要有雨露的滋養,才能枝繁葉茂;家禽家畜必須要有人的精心嗬護,才能健壯成長。以義理之學來培養君子的品德足以克服其私心雜念,正直的言論足以去除作惡的想法。人君之心不公則私,不正則邪,不善則惡。
從這幾道題目的設置可以窺見王陽明的心思。王陽明認為當時天下的隱患主要是社會風氣頹靡而當政者沒有察覺。當時社會輕視忠信、廉潔、樸直、正直等優良品質,而對功名、官爵、個人利益等趨之若鶩。要使國家長治久安,首先要正社會風氣,建立忠信、廉潔、樸直、正直的社會風氣。天下的隱患存在的原因是法度不振,為君者貪圖安逸,而為臣者貪玩懈怠。
當時政治昏聵的主要原因是思想之風不正。朝廷以榮華富貴鼓舞天下豪傑,卻不對人才慎惜。如果心術不正、品德低下的小人獲得榮華富貴,那麽則讓真正的豪傑之士心灰意冷。
另一個弊端是選用人才太倉促,不能使人盡其才。對於邊遠偏僻的地方,應當挑選賢能之士去治理,如果委任庸劣之輩,則政事就會日益凋零。
王陽明充分利用這次當主考官的機會將自己認同的為君之道、為臣之道、治國之道、用人之道、修身之道、邊防之道進行了宣揚。並且親自編撰了《山東鄉試錄》和兩篇序言,這些內容表現了他作為一名儒學家的遠大誌向。他所出試題、陳文和兩篇序言針對明王朝的現狀,全麵係統地闡發了儒家的治國之道,是王陽明思想探索過程的重要路標。
這次主考山東鄉試的經曆使得王陽明將其出仕之後的治國理想、對各種社會問題的分析及“心體”主宰作用的觀點,做了較為係統的集中闡釋。
山東鄉試主考官是王陽明仕途生涯的重要一站。《山東鄉試錄》及兩篇序可以說是王陽明前期思想的一次總結,為後來的龍場悟道,開啟陽明心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主持山東鄉試期間,王陽明利用空閑拜謁了孔廟。孔廟又稱“闕裏至聖廟”,與相鄰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稱“三孔”。它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築特色、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築群孔廟是儒學崇拜的聖地,是古代祭孔活動的舉行場所,同時也是傳承孔子思想、進行文化教育傳播的學校。它最初是由孔子的弟子為表其對恩師的敬仰而改孔子舊居為廟。
鄉試結束,王陽明又遊曆了泰山,並作詩題詞留念。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位於山東中部,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道教、佛教視泰山為“仙山佛國”,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宮觀寺廟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各朝曆代均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許多帝王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
遊覽泰山期間,王陽明寫下六首有關泰山的詩章,抒發了對山水自然的熱愛、仙釋之道的向往之情,寄托了追求成為聖賢的迫切心情。在夕陽西下時分看到海天一色、丹霞飄飛的泰山,王陽明油然而生“肋生雙翼,羽化登仙”的別樣情懷,他在詩中寫道:
曉登泰山道,行行入煙霏。
陽光散岩壑,秋容淡相輝。
雲梯掛青壁,仰見蛛絲微。
長風吹海色,飄遙送天衣。
峰頂動笙樂,青童兩相依。
振衣將往從,淩雲忽高飛。
揮手若相待,丹霞閃餘暉。
凡軀無健羽,悵望未能歸。
王陽明又在《泰山高次王內翰司獻韻》的詩中“嗟予瞻眺門牆外,何能仿佛窺室堂?也來攀附攝遺跡,三千之下,不知亦許再拜占末行”將他無限渴望登堂入室,進入孔聖之門,但又找不到門徑的困惑表達得一覽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