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陽明洞天修煉
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 年),三十一歲的王守仁回到浙江老家養病。他在會稽山的陽明洞天旁邊蓋了間草舍,專心修煉道家的養生之法。
會稽山位於浙江紹興北部平原南部,主峰在嵊州西北。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的人生中的四件大事——封禪、娶親、計功、歸葬都發生在會稽山。
春秋戰國時期,會稽山一直是越國軍事上的腹地堡壘。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不久就“上會稽,祭大禹”,對這座兼有“天子之氣”和“王霸之氣”的會稽山表示敬意。
漢代以後,會稽山成為佛道勝地。香爐峰寺院毗連,寶塔高聳,是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宛委山和若耶溪是道教聖地宛委山的陽明洞天在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居十位,若耶溪在道教“七十二福地”中居第十七位。
宛委山又名石匱山、石簣山,也名玉笥山。其主峰從穀底平地拔起,直衝霄漢,恰似天柱壁立,十分壯觀,因此稱為天柱峰。宛委山重巒疊嶂,陰晴變化無常,因此紹興素有“晴禹祠雨龍瑞”之說。“龍瑞”即指宛委山。
宛委山的陽明洞天早在唐代就存在了。“陽明”在道教中指東方青帝,即太陽神。因為陽明洞天在宛委山,又稱會稽洞天或宛委洞天。唐代詩人賀知章的《龍瑞宮記》中這樣記載:洞天第十,本名天帝陽明紫府,一真仙會處。
唐代詩人白居易有《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耶溪岸回合,禹廟徑盤紆。
洞穴何因鑿,星槎誰與刳。
石凹仙藥臼,峰峭佛香爐。
去為投金簡,來因挈玉壺。
宋人戴表元《遊陽明洞》詩雲:
禹穴蒼茫不可探,人傳靈笈鎖煙嵐。
初晴鶴點青邊嶂,欲雨龍移黑處潭。
北鬥齋壇天寂寂,東風仙洞草毿毿。
堪憐尹叟非關吏,猶向江南逐老聃。
陽明洞天,雖名為洞,實為群山回抱的山穀。相傳大禹在這裏得黃帝“金簡玉字書”而識山河體勢,窮百川之理,終於治平洪水。治水完畢,大禹將書藏於僅有一線縫隙的洞中。自司馬遷“上會稽,探禹穴”以後,來此尋訪禹穴甚至隱居的名人越來越多。
王守仁就在禹穴旁結廬休養,經過一段時間的打坐和練習氣功,他漸漸地有了些神秘的體驗。在一片平靜中,他覺得自己的軀體如同水晶一樣透明。那種忘卻自我,忘卻天地的感覺簡直妙不可言。
從這時起,王守仁開始自號“陽明子”“陽明山人”,後人也便以王陽明、陽明先生來稱呼他。
據說,王陽明在陽明洞天修煉久了,竟然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有一天,他預知有四個朋友來看望他,就叫仆人去路口迎接他們。果然如他所料,四個朋友真的來了。朋友們都以為他已經得道,希望王陽明把所學的道術教給他們。這時的王陽明卻對道術有了新的看法,他說:“道術僅是浪費精神罷了,並不是真正的學問,對人生並沒有大的益處,還是不學為好。我也打算不再學習道術了,我勸你們也不必學。”
第二年,王陽明又搬到杭州西湖養病,經常在南屏寺、虎跑寺這些地方轉悠。在這段時間內,他認真學習了佛教、禪宗的知識。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煉,他有了一些心得。
有一天,王陽明突然想起自己的祖母。因為他的祖母已經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身體又不大好,所以當他想到祖母的時候,心中有點傷感。傷感過後,他又想:自己已經修煉了這麽久,有了這麽高的境界,為什麽還對祖母這麽牽掛呢?想到這裏,王陽明突然明白了。孝是人的天性啊!如果為了修佛連孝的念頭都摒棄,那麽人就失去了天性,就不是人了。所以人修煉這些又有什麽用呢?從此,他毅然地放棄了學佛修道的事情。
佛道的精神並沒有在王陽明的生活中完全消失,因為這些已經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 年),王陽明改任兵部武選清吏司主事,他回憶起故園的山水勝景,寫下了著名的《憶龍泉山》。詩中寫道:我愛龍泉寺,寺僧頗疏野。
盡日坐井欄,有時臥鬆下。
一夕別山雲,三年走車馬。
愧殺岩下泉,朝夕自清瀉。
在詩中,王陽明以一個“愛”字直抒胸臆,表達了對故土按捺不住的**,其戀鄉之情溢於言表。然而詩人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對往事的回憶之中,後四句詩將筆鋒一轉,“一夕別山雲,三年走車馬”流露出對宦海的厭倦之意,反襯出王陽明心係故園的真摯情感。龍泉的“清瀉”蘊含了詩人對“自清”審美理想的追求,同時也反映出他對佛門聖地特別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