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閑暇訪名山
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 年)初春,王守仁以刑部清吏司主事的身份奉命審錄江北的囚獄。工作完成後,他渡江南下來到了安徽西南部的池州。池州,簡稱“池”,別名秋浦,北與安慶隔江相望,南接黃山,西南與江西九江為鄰,東和東北分別與蕪湖、銅陵、宣城接壤。
王守仁無心於仕途,有心求仙問道,因此趁這次出差的機會順便到池州遊玩,並訪問當地的高人異士。池州境內以九華山為中心,分布著大小上百個景點。從他所留存的詩作來看他先遊了齊山,後遊了九華山。
漫步山間,如行畫中,千叢怪石猶如天然盆景,令人驚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王守仁飽覽了齊山的清麗風貌,緬懷先賢,感慨萬千,作《春日遊齊山寺用杜牧之韻》詩兩首。其中一首這樣寫道即看花發又花飛,空向花前歎式微。
自笑半生行腳過,何人未老乞身歸?
江頭鼓角翻春浪,雲外旌旗閃落暉。
羨殺山中麋鹿伴,千金難買芰荷衣。
齊山的石壁峭岩上散布著眾多摩崖石刻,其中當以包拯在寄隱岩所題的“齊山”兩個字最為壯麗。王守仁也被寄隱岩的奇姿所陶醉,在這裏寫下了《遊寄隱岩》一詩,詩中寫道:每逢山水地,便有卜居心。
終歲風塵裏,何年滄海潯?
洞寒泉滴細,花暝石房深。
青壁留名姓,他時好共尋。
遊過齊山,王守仁策馬前行,經過五溪入九華山。拜佛求道是王守仁這次九華山之行的重要原因。
王守仁來到九華山下的五溪橋,登上新建不久的玩華亭,觀賞了著名的五溪山色。五溪橋位於五溪口,橫跨九華河,是進入九華山北大門的重要景觀。玩華亭在五溪橋側,於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 年)由都禦史彭禮修建。
觀過五溪山色之後,王守仁來到九華山麓的柯村,在柯秀才家暫且歇息。柯秀才名為柯崧林,字廷堅,又字鍾秀,號雲門。
他娶羅氏夫人,生子三人:喬、煩、焌;續娶鮑氏夫人,生子五人:燁、榮、尚、美、石。其八位兄弟成家後分為西八房,成為蓮玉柯西八房各個房頭的始祖。
王守仁受到柯崧林及其夫人羅氏的熱情接待。由於這次來到九華山時間較短,加上天氣的原因,他沒能留下多少詩篇,但為感激柯家的款待,仍留下了《九華山下宿柯秀才家》一詩。
王守仁聽說不遠處有“詩仙”李白詠唱的無相寺,於是他決定第二天拜訪無相寺,並參觀金沙泉。無相寺係九華山開山寺院之一,又名無相院,位於九華北麓頭陀嶺下,始建於隋朝。據《九華山誌》記載,唐玄宗天寶七年(748 年),新羅王子金地藏渡海來華,在此禪修三年,之後才入九華山隱修,修成正果。故有“先有無相寺,後有九華山”之說。唐代詩人李白遊九華山,曾夜宿無相寺,並題詩《宿無相寺》。寺旁曾經是唐代進士王季文的書堂,在唐懿宗鹹通二年(861 年)時,他捐獻書堂,擴建無相寺。宋初寺廟香火鼎盛,規模很大,沿九華河兩岸占地數百畝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 年)朝廷賜額“無相寺”。無相寺南端有金沙泉,泉水流量大,四時不竭。
王守仁對無相寺情有獨鍾。他一生寄情山水的詩有二百多首,寫九華山的詩就有五十多首,其中有九首是關於無相寺的詩。其中《夜宿無相寺》中這樣寫道:春宵臥無相,月照五溪花。
掬水洗雙眼,披雲看九華。
岩頭金佛國,樹杪謫仙家。
仿佛聞笙鶴,青天落絳霞。
詩中寫王守仁在無相寺夜觀九華山,對其充滿了向往。他對並為見過的佛殿和李白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展開了無盡的想象在憧憬中,他甚至產生了幻聽和幻覺,仿佛聽到山頂傳來笙響鶴鳴的仙音,見到清朗的天幕上垂掛著絢麗的紅霞。當然,這隻是詩化的想象,清夜何來紅霞呢?
在無相寺休息後,王守仁又順道遊覽了二聖殿。二聖殿始建於唐代,又名二神殿、九華廟,位於九都河東岸二聖村境內龍潭溪從東南向北流,繞寺而過。
遊過二聖殿,王守仁沿著羊腸小道進山涉險尋幽,探奇覽勝。他緣山登高,在半宵亭小憩後,又來到望江亭,攀登千仞蒼壁,俯觀龍池飛瀑。
看過龍池瀑布後,天色已晚,他決定在萬山叢中的化城寺住宿。化城寺是九華山的開山主寺,是地藏菩薩道場,又名地藏寺王守仁來到化城寺後,天氣突變,霧鎖群峰。他在吟化城寺的詩中描寫了當時的景況。詩中寫道:化城高住萬山深,樓閣憑空上界侵。
天外清風度明月,人間微雨結浮陰。
缽龍降處雲生座,岩虎歸時風滿林。
最愛山僧能好事,夜堂燈火伴孤吟。
由於天氣不好,不能遠遊,王守仁隻好在寺中住了下來。
沒想到,他在這裏一住就是十天,在他離開的時候天氣也沒有好轉。沒有能夠欣賞到更多的美景,他心中不免有些遺憾。後來,他在《九華歌並序》中回憶當時的情景時這樣說:昔年十日九華住,雲霧終旬竟不開。
有如昏夜入室藏,兩目無睹成空回。
因為不能出門登山,王守仁隻得尋僧訪友。在化城寺西側的長生庵有位叫實庵的和尚,生得儀表堂堂,能詩善畫,學識淵博。王守仁同他一見如故,兩人談得十分投機。
有一天,實庵和尚見王守仁詩興勃發,到處題寫,便向他請求賜詩一首。王守仁欣然同意,略加思索,就按照實庵和尚的模樣、性格寫下了一首散曲式的“詩”:從來不見光閃閃氣象,
也不知圓陀陀模樣;
翠竹黃花,說什麽蓬萊方丈。
看那九華山地藏王,好兒孫,又生個實庵和尚。
噫!那些妙處,丹青莫狀!
該“詩”文字生動俏皮,展現了王守仁與實庵的真摯情誼。實庵和尚既不是九華高僧,也沒有什麽詩論著述。可是憑王守仁的贈“詩”,名不見經傳的實庵和尚,後來竟名重禪林,引起無數人的慕名來訪。
有一次,王守仁聽說在九華山東崖峰的地藏洞住著一位雲遊而來的苦行僧。這個僧人和其他僧人不同,他常年住在山洞裏,從來不下山。據說,他整天臥睡在石**既不說話,也不吃飯,身上長滿了毛,應該是成佛了。
很多人都很好奇,想去前往請教。可僧人修行的地方,極其隱秘,人跡罕至。據當地人說,要去地藏洞,根本沒路可走,唯一的辦法就是爬懸崖。因此,欲請教的人一般不敢前往,能跋山涉險找到此僧的人確是鳳毛麟角。
王守仁聽到這些,心裏來了勁,決定冒險去拜訪這位僧人僧人選那樣的地方修行就是為了屏蔽他人的幹擾,可王守仁哪是個輕易放棄的人?他覺得,再難走的路隻要有人去過,自己一定也能上得去。
一開始,山路還是好走的。快到山頂的時候,必須要徒手爬懸崖。山崖陡峭,山岩險峻,若稍有不慎,人就有墜落深穀的危險。這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啊!王守仁豁出去了,在深呼吸之後開始努力攀岩。他扶著山壁,拉著樹,貼著懸崖小心翼翼地向上爬。當爬到山頂的時候,他兩腿一虛,坐倒在地上。這樣的運動量,對於他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好一陣子,他才緩過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他終於找到了地藏洞。走進洞裏,他發現這位僧人真的在酣睡。
遇到這種情況,讀書人大概都會仿效“程門立雪”,學習楊時的尊師之道。王守仁也是儒家弟子,還研究過理學,對於“程門立雪”的典故肯定是爛熟於心。可他卻沒有按套路出牌,不但沒有在原地等待,反而主動坐在僧人旁邊。
沒穿鞋的僧人的一雙腳很是粗糙,破了幾個口子。王守仁心中疼惜,情不自禁地用手輕輕撫摸,好像這樣就可以讓腳傷愈合一樣。過了一會兒,僧人醒了過來,冷不丁地發現有人在自己身邊,而且還捧著自己的腳,著實嚇了一跳。
僧人問王守仁:“來路這麽危險,你怎麽到這裏的呢?”
王守仁說:“想要向您請教,晚輩不辭辛勞。”
僧人被王守仁的誠意打動了,便將自己幾十年悟得的佛道要義傳授給了王守仁。僧人學識淵博,很有見解。兩人還談到了儒家學說,以及對當時的主流宋明理學的看法。
王守仁很認同僧人的觀點,與僧人熱切交談著,以至於天色暗下來都渾然不知。僧人擔心王守仁因天色太暗不好下山,反複提醒他,王守仁才肯作罷。
王守仁臨走之前,這位僧人突然又冒出一句話: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兩個好秀才。周濂溪即周敦頤,字茂叔,號濂溪,是北宋著名哲學家,學術界公認的理學派開山鼻祖。程明道即程顥,字伯淳,學者稱其“明道先生”,是北宋時期著名哲學家、教育家、詩人,理學的奠基者,“洛學”的代表人物。
對於這句話,王守仁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因為讀書人都知道這兩個人是先賢大儒,他們當然是好秀才。可是這時天色已晚,王守仁不便多問,隻好匆匆離開了地藏洞,向化城寺返回。
回到化城寺後,王守仁又想起了僧人告別時的那句話。他仔細琢磨一下,感覺僧人說這句話是有用意的。為什麽僧人偏偏要說周敦頤、程顥是儒家兩個好秀才呢?為什麽不說朱熹是儒家的好秀才呢?為什麽也沒有說張載、邵雍、司馬光是好秀才呢?王守仁思考了許久,也想不通其中緣故。於是他決定再上山一次,請教這位僧人。可是等他再次拜訪地藏洞的時候卻發現人去洞空了。這個問題隻能留在心中了。
當時,在東崖峰麓還有一位行為怪異道人,人們隻知他姓蔡,不知其名號,因其時常蓬頭垢麵,故人呼蔡蓬頭。此人善談神仙道術,可能是道家人物。
王守仁得知九華山有此人,自然很高興。第二天,他一路打聽,才找到這位神秘的道士。這位道士雖然衣衫襤褸,全身髒兮兮的,看上去像個乞丐,但神情頗怡然自得。
王守仁憑直覺判斷這位道士定是個非同一般的人物。他大大方方地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問好,並且說明自己是遠道慕名而來,向其求教仙道之術。
可是,當王守仁說明來意之後,蔡蓬頭過了好久才從嘴裏蹦出一個詞:“尚未”。
王守仁聽後一臉懵相,“尚未”是什麽意思?他心想:是不是自己身邊人多,道長不方便講透。
過了一會兒,王守仁單獨把蔡蓬頭請到後屋,對著他拜了又拜,再次真誠地向其請教仙道之術。可是蔡蓬頭的態度依舊很冷淡,還是從口中擠出兩個字:“尚未”。王守仁依舊一頭霧水他來九華山就是為了求仙訪道,好不容易找到一位得道高人他哪裏肯輕易罷休,所以就繼續懇求道士。
蔡蓬頭被王守仁問煩了,於是開口說道:“你雖待我以隆重禮遇,但並未忘記做官。”說完這句話,蔡蓬頭招呼也不打就走了,隻留下王守仁一個人在原地發呆。
九華山之行,對於王守仁而言,雖然沒有完全達到自己的預期,但多少有些收獲。同蔡蓬頭和僧人的交談,或深或淺地影響了王守仁日後的人生方向。
走出九華山,王守仁又南下徽州府,遊覽了休寧的白嶽。
白嶽位於徽州休寧縣西,與黃山南北相望,風景綺麗,素有“黃山白嶽甲江南”之譽。
王守仁在這個時期鍾情仙道,於是到山中遊覽。在齊雲岩,他詩興大發,賦詩《雲岩》一首:岩高極雲表,溪環疑磬折。
壁立香爐峰,正對黃金闕。
鍾聲天門開,笛吹岩石裂。
掀髯發長嘯,滿空飛玉屑。
遊過白嶽,王守仁東歸,經太平府蕪湖繞道龍山拜訪同僚李貢。李貢,字惟正,號舫齋,南直隸蕪湖縣人,明孝宗成化二十年(1484 年)進士,授予戶部主事,後升任刑部員外郎。
正月十三日,王守仁登門拜訪李貢,可並未得見,於是留下一隻羊作為禮物,並寫下了留言交給李貢的侄子,然後他悶悶不樂地繼續趕路。路過當塗,他趁著月色登臨太白樓,體驗李白逍遙的情趣。
二月,王守仁來到鎮江府,遇到了新同事湯禮敬。湯禮敬是南京鎮江府丹徒縣人,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 年)丙辰科第三甲第六十六名同進士出身,原來的職務是行人司的行人,弘治十五年升為刑科給事中,成為王守仁的同事。
湯禮敬喜歡神仙學問,說到做功夫如何呼吸、如何運動、如何練氣化神時便頭頭是道。他聽說王守仁剛從九華山回來要去茅山繼續探訪,立即決定和他結伴前往。
茅山原名句曲山,位於江蘇西南部,常州西部。山雖不高但風景秀麗,景色宜人,素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勝景。
茅山以道教聖地而著稱,既是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又是道教上清、正一、全真多派共修共存之地。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茅山是“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享有“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的美譽。
王守仁和湯禮敬兩個人一路遊山玩水,談仙論道,不久之後就來到了茅山。茅山的風景深深地吸引了他們,王守仁在詩中詳細地描寫了山中的美景:
山霧沾衣潤,溪風灑麵涼。
鮮花凝雨碧,鬆粉落春黃。
對於茅山的神奇,王守仁由衷地稱讚說:靈峭九千丈,窮躋亦未難。
江山無遁景,天地此奇觀。
王守仁和湯禮敬一起探訪了陶弘景隱居的洞窟,並遍山尋找有關陶弘景的遺跡。王守仁在茅山寫的詩保存下來四首,其中有兩首詩題寫在茅山蓬萊方丈的牆壁上。其中一首詩雲:古劍時聞吼,遺丹尚有光。
短才慚宋玉,何敢賦高唐。
這一年,湯禮敬五十九歲,六年前才考中進士,被任命為正八品的行人。行人就是替朝廷跑腿的信使。在這個年紀幹這個活兒,他的心情可想而知。說到陶弘景,湯禮敬便感慨紅塵的汙濁,羨慕和向往陶弘景的生活。
年僅三十歲的王守仁已經是正六品主事,並小有名氣。雖然他也羨慕陶弘景即使身居深山,也能夠吸引梁武帝多次派人來谘詢國事的本事,但是想到陶弘景是在建功立業後才進山,而自己寸功未立便入山同草木一起腐朽,他心有不甘。
湯禮敬想要早日脫離塵世、進山修行。王守仁對於他的想法表示了否定。湯禮敬便問其原因。王守仁微微一笑,說:“你兩眉之間隱含淒然之色,這是憤世妒俗和憂國憂民的表征呀!”
不過,王守仁也還沒有忘記做官,這從他寫的《遊茅山》一詩中也可以看出來。詩中這樣寫道:
海月迎峰白,溪風振葉寒。
夜深淩絕嶠,翹首望長安。
從詩中可以看出來,王守仁這個時候的心思還在朝堂之上。因此,他離開茅山後就北上返京。可是時運不濟,他到了揚州府地麵便舊病複發,而且病情非常嚴重,因此滯留了三個月。
王守仁回到北京隻待了三個月,就向朝廷寫了一份《乞養病疏》。皇帝批準後,他便回浙江老家養病了。王守仁這次回浙江老家入山靜養,與他遊曆九華山和茅山有直接關係。其實他這次入山靜養,一是養病,二是修道,將向和尚與道士學來的養生修道方法付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