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邑之役顯神通
“如今皇上昏昧,民生困窘,咱們晉陽城外就是戰場,每天廝殺來廝殺去,我們即使有心改善百姓的生活,也無法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實施,所以我認為隻有順從民意,發動義兵,才是最好的方法,您說對不對?”李世民積極地遊說父親。
李淵聽後大怒,忙把李世民關在房裏不讓他出來。
但是李淵不禁想起當年那位奇異書生的話。再有,這回突厥來侵犯邊境,李淵因兵少不幸戰敗,朝廷方麵不聽解釋,曾經要派人押解李淵到江都問罪,幸虧得人解勸,隋煬帝才收回成命,不再追究。李淵想了一夜,終於同意起兵了。這一年,李世民年僅20 歲。
大業十三年(617 年),李淵尊隋煬帝為太上皇,輔持當時留守長安的代王侑(隋煬帝之孫)為帝,傳送檄文到各郡縣。古代社會臣子反叛是極大的惡名,因此李淵父子不得不找一個合理的借口起兵。他們以“廢昏立明”為口號發動起義,李氏大軍浩浩****地向長安開去。起義的第三天,就把太原外圍的幾個郡縣都攻下來了。
當時隋朝邊境最強大的敵人就是突厥,為求得援助,李淵特派劉文靜前去交涉,並表示必要時即使稱臣也無所謂。有計謀有遠見的李淵認為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要為一點兒小事而壞了大局。突厥人喜愛財物,李淵就向他們承諾,成了大業後,一定會送很多金銀給他們。
劉文靜果然不負眾望,突厥首領始畢可汗立即派遣2000 騎兵增援,還贈送戰馬千匹。
李氏大軍分幾路攻至霍邑城下時,代王派宋老生率兩萬精兵進行抵抗。隋將宋老生是個比較有謀略的人。
他知道霍邑城非常堅固,城內存有豐足的糧食,難以硬攻。他想出“避不迎戰”的計策,下令緊關城門,閉不出戰,決心以死守來拖垮城外存糧不多的李家軍。
這一著棋果然下對了。沒幾天,李家軍的糧食快吃完了,敵人還是不肯出來應戰,加上連日暴雨,使得士氣一天天低落,後來李淵都泄氣了,下令班師回太原。
李世民得知消息後立即衝到營內對父親說:“李家軍乃是為天下生民而起的,應該直入長安號令天下才對,怎麽能因為一點小挫折,就退回去。這樣豈不是和打家劫舍的盜匪一樣嗎?這樣回去會叫天下人笑話的。父親,請您收回成命,軍隊絕對不能撤退。”
李淵搖搖頭說:“命令都下了,而且雨一直下個不停,可見天都不幫忙,還是回去才是上策啊!”說完就走開了。
李世民出去一看,左路軍已經開始撤退,便衝過去極力攔阻,但軍心潰散無人肯聽,哪裏攔得住?他一急便跪在軍門外號啕大哭。
李淵被他吵得不耐煩,便叫他進來問道:“你到底想幹什麽啊?半夜三更了,還在那兒大哭大叫,成何體統!”
“父親,我哭是因為這一回咱們都要沒命了!”李世民悲痛地說,“您想想看,這一撤退士氣全無,後麵的敵人卻士氣正旺,不用多久便可追上我們,我們必定抵擋不住,大家不是都要沒命了嗎,我怎能不哭呢?”說完又低聲啜泣。
李淵這時才醒悟過來,歎口氣說:“你說得有道理!
隻是左路軍都已經往回撤了,該怎麽辦才好呢?”
“沒關係,我的右路軍還沒動,留他們在這兒防守,我和大哥分頭去把左路軍追回來。”李世民和大哥李建成立即騎馬去追趕。半路上雨愈下愈大,他們兩人居然跑到一個山穀中。
“老二,這是什麽地方?”李建成問李世民。
“我也不知道,看樣子我們是迷路了。”
“那怎麽辦呢?我看就坐在這兒等天亮吧,免得不小心摔到穀底喪命了。”李建成垂頭喪氣地說。
“不行,那軍隊可就追不回來了。我記得剛才經過一個雙岔口,我想另一條路應該在山的那一頭。大哥,咱們翻過這座小山吧!”
“啊!翻過去——”李建成正要反對,看到李世民堅定的神色,隻好將沒說出口的話吞下,將馬丟棄,開始爬山。
天色微亮,李建成全身濕淋淋地倚在樹幹上喘氣,望著在他前麵數十尺,仍不停前行的弟弟,不禁搖頭說:“二弟,我真服了你,如果爬過去不是另一條路怎麽辦?”
“總會有一條路的,隻要有路就可以找到他們。”李世民信心十足地說。
二人費盡力氣爬到山頂,果然瞧見下麵樹林中隱約露出軍隊的旗幟,他們精神大振,又呼又喊地急跑下山,終於將軍隊追了回來。
回到駐地,李世民立刻衝入父親的營帳。
“父親,我在回來的路上想了一下作戰策略,我認為應該用速戰速決的方法才能取勝。您想,宋老生是個經驗豐富的將領,他的部下都是訓練良好、身經百戰的精兵。我們的軍隊成立沒多久,將士沒有經驗,訓練時間不長,士氣還很不穩定。更嚴重的是現在糧食不足,再耗下去,咱們就會不戰自敗,必須用激將法將他們激出來,然後速戰速決。”
“好,好,我立刻叫人去辦,你快去躺會兒吧!”李淵看著奔波了一夜全身濕透卻神采飛揚的兒子心疼地說。
老謀深算、工於心計的宋老生起初對李家軍的叫罵毫不理會,但是經過李世民一再挑釁,他手下的將士忍耐不住了,紛紛要求開門迎戰。宋老生在李家軍愈來愈難聽的叫罵聲中不禁心煩氣躁,又在城頭上看到李世民帶著幾個仆從,拿著馬鞭沿著城下邊走邊指指點點,一副不把城上將士放在眼中的神情,更是氣得火冒三丈。再加上身邊的將士不斷勸說,宋老生立刻傳令敲鼓宣戰。
圍城的第26 天,宋老生終於率兵出城迎戰了。李氏父子早已擺好了陣勢,李淵和李建成帶一路兵攻打城東,李世民和姐夫柴紹帶兵攻打城南。“擒賊先擒王”,宋老生決定先攻東陣,隻要將李淵拿下,這場戰爭就穩操勝券了。他一拍馬便殺了過去,李建成立即前來迎擋,三回合後被宋老生擊落下馬,東陣敗退。
李世民一看形勢不對,立刻策馬轉向城東。宋老生前後受敵,應接不暇,隻好急忙退到城邊,想要從事先備好的繩梯爬入城中,不料李世民帶領士兵追到那裏,一刀就把宋老生斬殺在城下。隋兵見將領被殺,頓時亂了陣腳,沒有費什麽工夫,霍邑城僅半天就被攻下了。
攻下霍邑後,李家軍士氣大為振奮,不到10 天又攻下好幾個郡縣。這時,劉文靜請來的突厥援兵也趕來會合,使得李家軍的勢力更強了,影響也越來越大。有許多勢力較小的割據軍隊趕來投靠。針對這種情況,李世民提出了他的主張,就是捐棄私嫌,隻要是真心誠意為國家為百姓的,都歡迎他們加入李家軍。
李世民還吸取了霍邑一戰中因軍糧不足、險些導致不戰而敗的教訓,提出先奪永豐倉(今陝西澄城縣南)再攻長安的主張。
實施這兩大主張後,李家軍的軍力越來越強。等到十月圍攻長安城時,已有兵將20 多萬。代王雖派兵頑強抵抗,但哪能擋得住這一支百戰百勝又有充足糧食做後盾的雄師呢?因此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長安城就被攻下了。
攻取長安後,李淵仍立代王為帝,自己做大丞相,加封唐王。隨後立即和百姓約法十二章,將隋朝苛政全部廢除,並勒令部下不許侵犯隋朝的宗室及天子宗廟。從此,北方的政權就轉移到李氏父子的手中了。
隋煬帝到江都後,生活更加奢靡無度。這時傳來了長安被攻陷的消息,他便決定不再回北方了,下令在現在的南京市修築丹陽宮作為皇宮,準備把朝廷移到江南。
隋煬帝的大臣多半是北方人,他們十分渴望回到家鄉,因此南方朝廷的內部開始分裂了。
大業十四年(618 年)三月,也就是李淵在長安稱唐王的第五個月,江都發生了政變。隋煬帝的寵臣宇文化及與衛隊將領共謀叛變,在一個深夜裏,率兵直入寢宮將隋煬帝絞死,立秦王浩為帝,而實際大權卻操縱在宇文化及手上。
隋煬帝被殺、宇文化及奪權的消息傳到長安,全朝的人都十分震驚。年幼的代王認為今後天下紛亂的局麵絕不是他所能應付得了的,便決定把帝位禪讓給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