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的一麵改過鏡
李唐之所以能發展成最強盛的統治集團,與唐太宗“開直言之路”,虛懷納諫是分不開的。這就不得不提到有名的諫臣魏徵。魏徵在隋末戰亂時,曾投瓦崗起義軍,後入唐做太子李建成掌管圖籍的洗馬官。在太子李建成手下任職的時候,曾勸太子除去當時還是秦王的唐太宗。
唐太宗即位後,不計前嫌,把魏徵先任命為諫議大夫,後升為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
玄武門政變後,唐太宗李世民第一次見到太子府的謀臣魏徵時,不禁生氣地問:“聽說你曾經勸太子殺我,有這麽一回事嗎?你為什麽要離間我們兄弟的感情呢?”
魏徵理直氣壯地說:“情勢如此怎能怪我!要是太子當初聽我的話早點兒動手,怎會有今天的下場?”
“倒是個耿直不怕死的人!”李世民心中暗暗佩服,滿腔的怒火慢慢地平息下來,看了他幾眼後問道:“你是否願意在我的新政府中做事?”
“隻要是能使臣子成為良臣而非忠臣的明君,我想任何人都願意為他效勞。”
李世民大惑不解地追問:“忠臣和良臣有何不同?什麽樣的君主才符合你所說的明君?”
魏徵嚴肅地回答:
忠臣和良臣當然不一樣,像稷、契、皋陶這些人就是良臣,而龍逢、比幹這等人就是忠臣。良臣就是既能善佐君主,使國家興盛,自身也能榮華富貴,傳到子子孫孫;忠臣卻不然,聽起來似乎很崇高,實際上卻往往以其愚忠,令君主做出極大的惡行,不僅使國家滅亡,自己也遭到誅殺,君臣兩方麵都沒有好下場。至於君主也有明暗之分,所謂明君就是能廣采博納,多聽多看,自然就不會被奸小所欺,所做的事就少有失誤。如果隻肯采信某些人的話,自己又不花工夫去求證,這個君主的施政能正確、公正嗎?像堯、舜就是明君,他們對任何的建議都聽取采納,所以朝中雖有奸惡的人,都不能蒙蔽他們的耳目。至於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這些人都是糊塗的昏君,不僅斷送了國家的前途,還留下了千古的惡名!
李世民一聽果然有道理,就十分恭謹地對魏徵說:“但願你能輔佐我,使我能成為一位明君,也使全朝文武都能成為良臣。”
魏徵果然不負期望,經常入宮和群臣研究政務。隻要有失誤,即使犯錯的人是皇帝,他也毫不留情地加以製止。
有兩件魏徵直諫唐太宗的故事非常典型。第一個就是鷂鷹之事。
鄰國進貢了一隻十分矯健機敏的鷂鷹,唐太宗一見就愛不釋手,成天在內宮把玩。這天,唐太宗在禦花園中散步,他把鷂鷹放在自己的手臂上想象著帶這隻鷹在草原上奔馬狩獵的情景,嘴角不禁浮起了微笑,不停地輕撫著鷂鷹。
這時衛侍跑來通報:“魏徵,魏大人到。”
唐太宗轉喜為驚,抓著鷂鷹不知該往哪裏放,“天呐!
千萬不能讓那倔老頭看到,否則他又要罵我不務正事了!”越想越急,唐太宗幹脆將鷹藏到衣服裏。
其實魏徵早就看見了這一幕,他本就是為這件事進宮的,看皇上為此慌得手忙腳亂倒不覺好笑起來。
“有事嗎?”李世民強裝鎮靜地問。
“沒什麽事,”魏徵微微一笑,“聽說皇上要修建東都的皇宮,張玄素進諫反對,有這一回事嗎?”
“我隻不過認為現在有許多外邦人士到我朝覲見,應該把京城修建得漂亮一點兒,倒沒想到這要花費許多人力,是我欠缺思慮啊。”李世民一邊回答,一邊用手按住胸口,免得鷂鷹亂動。
接著魏徵又隨便找了些事和唐太宗商談起來,直到他覺得時間差不多了,便告辭回去。等他一走,唐太宗急忙將鷂鷹從衣服裏拿出來,鷂鷹卻早已窒息而死了。唐太宗無奈地歎了口氣。
第二天早朝,唐太宗向魏徵感慨地說:“美好的玉都隱藏在石頭裏,如果沒遇到良好的工匠發現並雕琢,這塊石頭就永遠成不了玉;一旦遇到良匠,那這塊石頭就搖身一變成為稀世的珍寶。我雖然材質不佳,但你不時以仁義約束我,用道德督促我,使得我小有成就,我不是良材,你卻是個良匠啊。”
還有一次是關於唐太宗打獵的事。唐太宗自少年起就東征西討,所以對騎馬射箭這些事十分愛好。當了皇帝以後,沒機會在戰場上奔馳,為了過過癮,他便經常找機會出外狩獵。
有一回唐太宗出巡洛陽,途中碰到一群野豬在樹林中奔跑,不禁十分興奮,立刻拿箭射擊。隻見他接連四箭,箭無虛發射死四頭野豬,正要搭箭射另一頭時,“陛下,小心!”唐儉一邊大聲呼喊,一邊下馬衝了過去。
在唐儉大喊之時,一頭野豬已衝到唐太宗馬蹬旁,眼看就要撞上了,唐太宗不慌不忙地把弓箭一丟,拔出佩劍將那頭野豬斬成兩半,大笑著對唐儉說:“怎麽樣,寶刀未老吧?”
唐儉立刻板起臉說:“漢高祖能在馬上得天下,卻不能在馬上統治,陛下不知愛惜自己的性命,您以為以武平定天下,天下就太平了嗎?”
“您要處理的都是重要政務,難道殺了這一頭畜生,就覺得心滿意足了嗎?萬一因此喪生呢?”魏徵也在一旁責怪。
唐太宗聽了雖覺掃興,但他們說得十分有理,所以不但沒發脾氣,反而非常客氣地表示自己的確太魯莽了,從此就盡量減少跑馬打獵的活動。
可是,很長時間以後,他再也忍不住了,趁魏徵請假回家掃墓,便計劃進行一次大狩獵。宮裏為此忙得天翻地覆,正當一切準備就緒要出發的時候,唐太宗卻取消了這個計劃。大臣們十分疑惑但都不敢詢問原因,一直等到魏徵回來,大家就趕緊請他去問問。
“陛下,聽說您要到終南山打獵,所有車輛都準備好了,卻又沒去成,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唐太宗有些不好意思,笑了一會兒才說:“我確實是很想去的,但是實在怕你回來以後責怪我,所以隻好作罷了。”
長孫皇後過世後,唐太宗專門命人修了一座塔,以便隨時可以看到埋葬長孫皇後的昭陵。一天,唐太宗在塔頂指向皇後的昭陵給魏徵看,魏徵東張西望了一圈後告訴唐太宗什麽都沒看到啊。唐太宗又指了指,不是就在前方嗎?魏徵回答道:“前麵不是皇後的昭陵嗎?我以為您讓我看的是唐高祖的獻陵呢。”
唐高祖比長孫皇後早一年崩逝,獻陵是唐高祖的墳墓。父親過世,唐太宗並未下令建高塔懷念他,現在為皇後特意建了一座塔,天下的人會認為他重妻子甚過父親,是大不孝。唐太宗知道魏徵又在趁機進諫了。
第二天,唐太宗就派人把塔拆了。
貞觀初年,魏徵上諫了200 多件事,都被唐太宗采納。
所以,唐太宗這樣說過:“貞觀以前,從我平定天下,周旋艱險,玄齡之功無所與讓。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儻,安國利人,成為今日之功業,為天下所稱者,惟魏徵而已。”魏徵死後,唐太宗經常痛哭,並對身邊侍臣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可見魏徵在唐太宗心目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