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參與“公車上書”

1895 年3 月,梁啟超結束了在萬木草堂4 年的學習,與老師康有為一道再度北上進京,參加會試。康有為、梁啟超師生二人這次參加會試,還有這樣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插曲呢!

會試的主考官是以頑固守舊出名的大學士徐桐,他繼承理學大師倭仁的衣缽,講求宋儒之學,以封建衛道士自居,反對引進西學,尤其痛恨那些喜談變法維新的人。

1888 年(光緒十四年),康有為第一次上書,三次拜訪徐桐,懇其代奏皇上。徐桐始終拒而不見,罵康有為是“狂生”。7 年之後,沒想到狹路相逢,徐桐對康有為的反感依然如故,發誓決不讓這位“狂生”在自己手中金榜題名。

徐桐通知備考官,在閱廣東舉人試卷時,如果遇上有才氣卻不引用古文者,皆不錄取。而梁啟超在兩場的經義考試中,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縱論宏議,充分發揮今文經學的“微言大義”。徐桐和副考官李文田閱後,誤以為是康有為的答卷,便有意壓低分數而不錄取。副考官李文田還在卷末題詩道: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既富諷刺,又含惋惜。梁啟超就這樣不明不白地做了老師的“替罪羊”。但是,他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既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生不逢時的感慨,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此行本不為會試,弟頗思假此名號作汗漫遊,以略求天下之人才。”可見,梁啟超此時關心的不是個人的富貴功名,而是民族和國家的前途。

就在梁啟超應考的前夕,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部分內容在簽字前幾天傳到了北京,人們得知條約中有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以及澎湖列島給日本,並賠償2 億兩白銀的條款。

消息一出,京城上下無不為之震驚,朝野內外的愛國士紳和官員,紛紛譴責主和派的這一賣國行徑,要求拒約抗日。

梁啟超與其師康有為當即決定發動在京舉人上書拒和。

梁啟超先找自己熟悉的廣東舉人做工作,後又向一直以來有經世傳統的湖南舉人進行遊說。

4 月22 日,梁啟超成功地組織了粵湘兩省舉人共同向都察院呈遞拒和請願書,廣東總計有80 名舉人列名,湖南則全省舉人響應。

在湘粵兩省的帶動下,各省舉人紛紛仿效,憤然上書。福建、四川、江西、貴州諸省緊隨湘、粵之後,既而江蘇、湖北、陝甘、廣西諸省繼之,又既而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雲南諸省繼之,以致都察院門前每逢陰曆的雙日堂期,出現了車馬鼎沸的轟動場麵,一掃古都京城的沉悶氣象。

康有為見其他省份的舉人也有這個誌向,便要梁啟超再去聯絡各省舉人。梁啟超很快奔走聯絡了各省1000 多名舉人,集會決定上書皇帝,要求變法自強,並推舉康有為起草變法請願書。

康有為在一晝夜間,揮筆疾書,草就洋洋萬餘言的《上清帝第二書》,提出“拒和、遷都、變法”的主張,呼籲光緒皇帝乾綱獨斷,“下詔鼓天下之氣,遷都定天下之本,練兵強天下之勢,變法成天下之治”。

請願書寫好後,就由梁啟超與康有為的另一位弟子麥孟華分頭繕寫,印刷成傳單,在各省舉人中散發。不久,他們說動了1200 餘名舉人,約定5 月2 日在明代烈士楊繼盛的故宅鬆筠庵的聚會上簽名,5 月4 日再遞呈都察院。

但是到5 月2 日聚會那天,清廷主和派、後黨人員多方作梗破壞,他們私下派人混入鬆筠庵,暗中蠱惑,又在京城製造謠言,恐嚇兼以利誘,以圖瓦解眾人鬥誌。

5 月3 日,清廷便匆匆在《馬關條約》上正式畫押簽字了。

結果,一部分舉人唯恐誤了自己前程,就退出了簽名,後來在“公車上書”題名錄中簽名的僅剩下16 省的603 名舉人,隻有開始時的一半。由於曆史上將赴京參加會試的舉人稱作“公車”,意思就是由公家車馬包送入京,因此人們稱這次舉人的上書運動為“公車上書”。

這次上書雖仍然沒有送到光緒皇帝手裏,但是1000 多名舉人的聯名上書,造成了廣泛的輿論,使變法運動的聲勢壯大了起來。這份請願書不久便被坊間翻印,在社會上廣為流傳,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宣傳效果,甚至連美國公使田貝,也爭著要看這份名噪一時的請願書。

“公車上書”的領袖人物是康有為、梁啟超師徒。作為老師的康有為是倡導者,但積極進行組織、宣傳的人卻是梁啟超。

在這次運動中,梁啟超功不可沒。

梁啟超在得到老師的布置後,隻用了極短的時間就把全國赴京會試的舉人們發動了起來,表現出非凡的聯絡、組織能力,特別是他撰寫的《變法通議》,則是此次運動的綱領性文件。梁啟超的那些飽含愛國**的篇章,起到了宣傳和鼓舞人心的作用,有力地推動了運動向前發展。

“公車上書”的第二天,會試揭榜,康有為雖然中了進士,被授為工部主事,但是他沒有去上任就職,而是和梁啟超等人一起投入到維新運動的準備工作中去。

康、梁師徒二人都思考著“公車上書”之後,下一次該怎麽辦的問題。他們幾乎同時都看到了社會輿論的力量和宣傳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公車上書”之後,全國人民精神為之一振,甚至連朝廷也為之震動。

一貫主張對日作戰的青年皇帝光緒,深感割地賠款真是奇恥大辱。在受到朝廷保守勢力的掣肘和帝國主義國家的壓製時,他含著眼淚批準了出賣主權、出賣領土的《馬關條約》。其實,光緒皇帝對於康、梁的做法是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