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終結
巫蠱之禍
司馬遷被任命為中書令後,我們幾乎看不到有關他生平的記載了。除了漢武帝繼續進行的巡遊活動,他可能隨行聖駕之外,我們隻看到一件關於司馬遷的事情,那就是他在大概55 歲的時候寫給朋友的一封信。這封信讀來**氣回腸,極為感人,千古以來為人們所傳頌,是研究司馬遷不可或缺的史料。信中有關他自請腐刑以求活著的動機的表白及受刑後的心情描繪,尤其可貴。
現代辦報,講究“報人不上報”。其實司馬遷寫史的活動本質上有點像記者,他可能也抱著“史家不上史”的想法,關於他自己的事跡,《史記》中沒有詳細的記載,僅留下了一點蛛絲馬跡。這封信的內容在前麵已引用過多次,即《報任安書》,錄在《漢書·司馬遷傳》中,後來《昭明文選》也把它選了進去,不過具體字詞有點出入。我們現在要了解的是司馬遷寫這封信的背景,以及他在信中所做的表白。
《報任安書》的背景簡單來說就是巫蠱之禍。巫即巫祝,是自稱能與神相通的為人祈禱者。蠱的本意是蠱毒,造蠱之法是把百蟲放在一個器皿中,讓他們相食相哄,最後戰勝百蟲而獨存者就是“蠱”。如果把蠱放在食物中,會使人昏狂失誌,所以引申為“惑”的意思。巫者以巫術害人也叫“蠱”,巫蠱之禍的“巫蠱”指的就是這種意思。
古代巫術比較普遍的方法是埋木偶祭祀之,詛咒所恨之人,使被詛咒的人倒黴,所以巫蠱也指埋木偶。這種巫術由來已久,由此而獲罪被誅殺的事情時有所聞,不過漢武帝時這種事情比較多,因為漢武帝最信鬼神,方士神巫之流大行其道,巫蠱害人之術自然也興盛起來。
史上所稱的巫蠱之禍,一般指發生在征和二年(前91年)的皇室悲劇。早在元光五年(前130 年),即司馬遷16歲那年,漢武帝的後宮之中就曾發生過陳皇後因巫蠱被廢的案件,牽連三百多人。而征和二年這次,死者前後將近20 萬,被害的主要人物是太子劉據和其母衛子夫。
這個悲劇發生的原因大概有三點:第一,事件發生三年前,即太始三年(前94 年),鉤弋夫人生皇子弗陵。鉤弋夫人是漢武帝晚年的寵妃,劉弗陵就是後來的漢昭帝。劉弗陵被孕育14 個月後才出生,漢武帝聽說堯也是14 個月才出生,於是就命其誕生的地方為“堯母門”。這個舉動使一些臣子敏感地察覺到漢武帝極疼愛這個幼子,可能會傳位給他,於是萌生了危害太子劉據和衛皇後的念頭。
第二,漢武帝經常給太子劉據參與決事的“實習”機會,父子兩人的性格、作風完全不同。漢武帝嚴苛,而太子劉據寬厚。因此,群臣凡主寬厚者多依附於太子,而秉漢武帝之意、實際執法的大臣都誹謗太子。自從衛青去世後,衛皇後母子失去了有力的依靠,那些反太子的人士紛起加害之心。
第三,當時有一個專門為漢武帝監視貴戚近臣的特務,名字叫江充,極受漢武帝的寵愛。他與太子劉據有嫌隙,這時候漢武帝已經六十多歲了,恐怕即將不久於人世,要是由太子劉據繼位,一定會對他不利,所以江充時時等待機會要加害太子。
在這三種情況下,太子劉據的處境實在是非常危險。
隻要一個不小心,他就有可能從東宮的那把椅子上摔下來,甚至死無葬身之地。這時候的漢武帝越發喜歡求神仙了,一些方士、女巫齊聚長安,邪道惑眾。後宮本來就是個充滿了爭寵妒忌的地方,女巫們很自然地被引入宮中,替那些美人後妃行巫蠱之術。演變到後來,就常有人到漢武帝麵前告密,說某人詛咒皇帝,漢武帝大怒,誅殺了涉嫌的數百人。但他也從此疑神疑鬼,有一次他白天睡覺時夢見數千個木人持杖來攻擊他,醒後感覺身體不適,整天恍恍惚惚,日益健忘。
江充敏銳地察覺到這是天賜良機,就向漢武帝說他的病完全是巫蠱作祟。漢武帝派他為使者,專門懲治為蠱者。這種事情要嫁禍於人實在是太簡單了,在誰家挖到木偶,誰就是為蠱者,反正根本沒有方法鑒定木偶究竟是否是涉嫌者所埋。因此,隻要有辦法把木偶埋到預定的地方,要害誰就可以害誰。江充先到民間調查了一番,殺了數萬人,然後又回過頭來,把矛頭直指宮中。結果很“準確”地在太子宮中挖到了大批木偶,江充說:太子宮中得木偶最多,又有帛書,所言皆不道,當奏聞皇上!
太子最初仍保持鎮定,因為他根本沒有加害自己父親的理由,自信稍加解釋就可以脫罪。可是後來因為始終無法與在甘泉養病的漢武帝取得聯係,太子覺得可疑,想親自前往,又被江充逼得走投無路,最後隻好聽從少傅(太子的老師)的建議,派人偽裝為皇帝使者,搜捕江充,宣布漢武帝臥病甘泉,江充謀反而發兵鎮壓,並親自監斬江充。漢武帝在甘泉誤信了江充同黨的報告,以為太子謀反,於是命丞相發兵與太子交戰,雙方軍隊在城中混戰五日,死者數萬人,血流成河,非常慘烈。最後太子兵敗,與衛皇後皆自殺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