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覽雁蕩山的美景

明神宗萬曆四十一年(1613 年)四月十一日,徐霞客在遊覽完天台山後,隨即借道黃岩,前往雁**山。雁**山在樂清縣境內,屬於括蒼山脈,東臨大海,特殊的岩性和發育曆史塑造了雁**山獨特的風貌。

在古老的地質年代,這裏有活躍的火山活動,有大量流紋岩溢出地表。這種酸性岩漿流動性差,邊流動邊凝結,互相堆疊、擁塞,形成山體, 富於垂直節理,又經過海浸和長期風雨侵蝕,造就了奇偉詭怪的山峰,森然壁立的崖嶂和高懸嶂壁之間的岩洞。因此雁**山自古以奇秀著稱,被讚譽為“東南第一山”。

雁**山最高峰百崗尖海拔一千一百二十一米。主峰雁湖崗,海拔八百九十六米,崗上曾經有個湖沼,蘆葦叢生,秋雁多棲息於此,所以稱為雁**。據說這就是火山口的遺跡。

雁**山的開山鑿勝始於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南朝時期,梁國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為雁**山開山之始。

唐代,西域高僧諾詎那因仰慕雁**山“花村鳥山”之美名,率弟子三百來雁**山弘揚佛教,被奉為雁**山開山鼻祖。

宋代,雁**山開發規模逐漸增大,共建有十八寺、十院、十六亭,曆代又有增修,香火極盛,是一方佛教聖地。

如果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雁**山可分為東雁**山、西雁**山、中雁**山、南雁**山和北雁**山。

東雁**山被譽為“神州海上第一屏”“海上天然岩雕長廊”,是我國最長最大的海上天然岩雕。東雁**山的東部沿岸斷崖峭壁,直立千仞,猶如刀削斧劈一般。這裏有許多巨幅的岩雕畫屏,如孔雀屏、赤象屏、迎風屏、鼓浪屏等。它們惟妙惟肖、形象生動,綿延數千裏。

西雁**山素有“浙南大峽穀”的美譽。境內有五鳳、七瀑澗、高山角、金坑峽、西山、珠岩、龍溪、崎雲等名勝。這裏有**的瀑布,幽幽的峽穀,碧綠的潭水,林立的怪石,置身其中讓人流連忘返。

中雁**山原名白石山,境內水盈瀑美,湖峰相映,同時又以峰雄嶂險、峽深石巧、洞幽寺古著稱。其中有玉甑峰、鳳凰山、楊八洞、劉公穀、西漈、東漈、三湖等名勝。

南雁**山,簡稱南雁,位於平陽西部,有泰山之雄,衡山之秀,兔耳嶺之勢。這裏群巒疊翠,飛瀑溪潭,山光水色,相映成趣,自然風光以石塹、景岩、銀瀑、奇峰、秀溪、幽洞而著稱。

北雁**山向來有“海上名山”之譽,是我國十大名山之一。

因為北雁**山峰奇、嶂奇、洞奇、瀑奇,所以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讚其為“天下奇秀”。這裏有靈岩、靈峰、大龍湫、顯勝門等名勝,自古以來遊客絡繹不絕。

雁**山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著稱。其中,尤以“兩靈一龍”最負盛名,“兩靈”即形狀奇偉、勝景迭出的靈峰和氣勢磅礴、環境清幽的靈岩,“一龍”指的是飛流直下、雲水氤氳的大龍湫瀑布。

靈峰、靈岩、大龍湫這三景被稱為“雁**三絕”,是雁**精華之所在。靈峰是雁**山的東大門。靈峰之遊有“日景”和“夜景”

之分。日景側重於倒靈峰和合掌峰中的觀音洞及古洞、北鬥洞等景點,夜景則側重於山峰變幻多姿的“剪影”。

雁**三絕,靈岩正當其中,被視為雁**山的“明庭”。靈峰使人情思飛動,靈岩則使人心境沉靜。

在宋代,大龍湫便已名揚四海。大龍湫瀑布與貴州黃果樹瀑布、黃河壺口瀑布、黑龍江吊水樓瀑布並稱中國四大瀑布。

而大龍湫瀑布獨以其一百九十多米的落差取勝,為中國瀑布之最,有“天下第一瀑”之譽。

曆代騷人墨客被雁**山美麗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所吸引,慕名而至,並用文字描繪出所見到的美景。南朝謝靈運在他的《白石岩下徑行田》詩中寫道:

千頃帶遠堤,萬裏瀉長汀。

宋朝王十朋來到雁**山也由衷地讚歎道:十裏湖山翠黛橫,兩溪寒玉鬥琮琤。

雁**山自唐宋以來聲名漸著,北宋大學者沈括曾經到此遊覽,描述了這裏的奇偉山峰,並根據實際觀察判斷,得出了對流水侵蝕作用的科學認識。徐霞客博覽群書,對此一定早有印象。

這次當徐霞客接近這座名山的時候,“望雁山諸峰,芙蓉插天,片片撲人眉宇。”再前進就到了著名的老僧岩,“袈衣禿頂,宛然兀立,高可百尺。側又一小童,傴僂於後。”他驚歎於山石形象之生動。乍見雁**山,氣勢就如此不凡,徐霞客早已興不可遏。

雁**山號稱一百零二峰、六十四岩、四十六洞、十四嶂、十八瀑,風景點有三百八十多處。俗語說,沒有翅膀是難以遍遊雁**的。一般遊覽者隻遊靈峰、靈岩和大龍湫這雁**“三絕”,就心滿意足了。徐霞客當然也要首先領略雁**山的這些精華。

進入靈峰風景區,徐霞客看到山路兩側,危峰亂起,直立接天,像排列的竹筍,挺立的靈芝,又如筆尖直插,冠帶斜倚,美不勝收。最突出的則是靈峰,這個山峰下邊一分為二,當中開為巨隙,至山頂又合二而一,狀如合掌,因此俗稱合掌峰。稍轉一角度遠看又像男女二人相依,所以又叫夫妻峰。

山中孔隙就是徐霞客所說的靈峰洞,現在多稱為觀音洞。

洞內有依岩建築的殿宇十層,從洞口到洞頂鑿石磴三百七十七級,可入各級禪房。徐霞客在洞中留連至夜色降臨,才歸宿於靈峰寺。

次日接著遊靈岩。這是一個深穀,穀內奇峰離立,“絕壁四合,摩天劈地,曲折而入,如另辟一寰界。”徐霞客這幾句話已經概括了靈岩的形勢。

靈岩寺的背後為屏霞嶂,寺前有高達兩百六十米的展旗峰、天柱峰,它們拔地直起,相對而立。屏霞嶂的左側有天窗洞,又名天聰洞,徐霞客稱之為“嶂左第一奇”;右後方有龍鼻洞,他稱之為“嶂右第一奇”。

龍鼻洞內岩石呈黃紫色,洞頂有一條天然岩脈,如同披著鱗甲的長龍,彎彎曲曲直通洞底,下麵垂著一塊鼻狀的岩石。

神奇的是,鼻形石上還有可容手指大小的孔洞,裏麵有泉水滴下,注入下方的石盆,故稱“龍鼻水”。

從龍鼻洞出來後,途中又觀賞了小龍湫瀑布和玉女峰。小龍湫又名小瀑布,在靈岩寺右側後麵的隱龍嶂底,落差五十多米,懸崖環峙,岩腹有如珊瑚、瑪瑙顏色。瀑飛崖上,觸石騰空如霧團結旋,流轉飛灑,水珠濺人。

潭水從亂石間流出,匯合成臥龍溪,再蜿蜒地向南流入碧玉溪。溪裏有一種不常見的黑背紅肚子的小動物叫蠑螈,很是逗人喜愛。在小龍湫左側山上,有猴子捧仙桃,臥龍溪中有鴨子戲水等景致。

此外,潭前那一塊長方形的大石頭很像一方硯台,硯台旁邊還靠著一塊扁長方形的小石條,樣子像一塊鬆煙墨。

幾天來,霞客細觀龍鼻水,輕撫僧拜石。在雲靜庵,一位臥床數十年的道人,居然還能和他談笑。

四月十三日,徐霞客來到了著名的大龍湫瀑布下。隻見大龍湫瀑布如同從天際墜落的白練,直搗潭中,瀑布順著一塊突出的岩石流下,並沒有岩壁可以依靠,水沒有著落,騰空飄**,望之令人膽戰心驚。

大龍湫是我國最長的瀑布,為什麽不叫“大龍瀑”呢?因為大龍湫不像別的瀑布那樣斯文。但為什麽要叫“大龍湫”呢?

因為“湫”是“池”的意思,如果叫“大龍池”的話,感覺有點怪。

大龍湫是“奇絕”的,它的奇絕表現在形態上,因時而化,依序而變。盛夏季節,雷雨甫歇,大龍湫是一條奔騰不羈的白龍,從半天裏探出身來,夭矯於空中,轟雷噴雪,吼聲震天,百米之外,振聾發聵。幾十米外,猶能感受它飛花濺玉般的水珠。

山寒水瘦的冬日,大龍湫收起了白練銀綢,隻撒出一斛龍宮珠玉,散散落落,有風吹過,這一斛珍珠就隨風而去,上下飄**,如遇豔陽高照,這項鏈似的瀑布就幻化成絢麗的彩虹,閃閃爍爍,明明滅滅。

一冬少雨,過了立春,還是雨少。大龍湫沒有了夏日的狂態,沒有了冬日的閑態,隻剩下春日的慵態。美女晨起,嬌而無力,海棠春睡一般。

那從連雲嶂峰頂飄瀉下來的水流,該是絲不是布,該是春風中的柳,不是烈日下的鬆,該是女兒家長發飄逸,不是男子漢怒發衝冠,那一種忽忽悠悠,晃晃****,實在是讓人難以描摹,難怪前人這樣感慨:

欲寫龍湫難下筆。

相傳唐初,西域僧人諾矩那進山造塔建寺,因愛龍湫之美景,經常前來觀瀑,終至坐化。宋人有詩道:矩那看不厭,宴坐雨聲中。

沈括也在《夢溪筆談》中引用說:雁**經行雲漠漠,龍湫宴坐雨蒙蒙。

龍湫潭的右側有個“忘歸亭”,取前人“忘歸亭下忘歸客,手弄潺湲坐碧苔”之意,亭柱對聯取的是夏日大龍湫浩浩氣勢:六龍卷海上霄漢,萬馬嘶風下雪城。

據以往的誌書記載,大龍湫瀑布的水正是來自雁湖。具有探索精神的徐霞客自然要到雁湖看個究竟。他神飛雁湖山頂,想盡快登上峰巔,便請雲靜庵的道人當向導,帶他去雁**山頂上看雁湖。

徐霞客一行在向導的帶領下,人手一根木杖,在長滿野草荊棘的崇山峻嶺間攀登。雖然徐霞客覺得東邊一峰“昂然獨上”,應是最高峰。但向導說,湖在遠處的西峰上,還要往西再越過三個峰尖,說完,便推說有事要先回去,無法奉陪。

無奈,徐霞客隻好自行與同伴按照向導所指繼續前進。越過第一個峰尖時,他發現前麵幾乎是無路可走,但仍披荊斬棘,來至第二個峰尖。到了這裏,山勢越發陡峭,站在峰頂,仿佛是站在半天中。

與此同時,徐霞客對向導的話產生了懷疑,既然誌書上記載,大龍湫之水來自雁湖,大龍湫又發源自東邊的山峰,雁湖理應在東邊的高峰上,怎麽能往西邊去找呢?

於是,徐霞客立即改變方向,向東進發,又連著翻了兩座山峰。此時,同去的蓮舟上人累得再也走不動了,徐霞客隻好帶著兩個隨從繼續攀登。

當他艱難地爬到山頂時,隻見山脊筆直,簡直無處下腳,怎麽能有湖呢?可是,徐霞客仍不肯罷休,繼續前行到一個大懸崖,路沒有了。

徐霞客仔細觀察懸崖,發現下麵有個小小的平台,就用一條長長的布帶子係在懸崖頂上的一塊岩石上,然後抓住布帶子懸空而下,到了小平台上,才發現下麵有百丈深,無法下去。

徐霞客隻好抓住布帶,腳蹬懸崖,吃力地往上爬,準備爬回崖頂。爬著爬著,帶子斷了,幸好他機敏地抓住了一塊突出的岩石,不然就會掉下深淵,粉身碎骨。

慶幸之餘,徐霞客不敢掉以輕心,立即和隨從將布條重新接好,此時天色已晚,夜間走山路必然艱險加倍,必須盡快返回。好在,三人有驚無險地攀了上去,這時太陽已經落山了。

主仆三人精疲力竭,衣服、鞋子也都磨破了。受過驚嚇之後,徐霞客遊覽雁湖的興致再也提不起來了。這次沒能找到雁湖,徐霞客頗感遺憾,在能仁寺住了一宿。

第二天,徐霞客便取道四十九盤嶺,離開了雁**山,前往樂清。他初遊雁**山時間不長,僅遊覽了“二靈一龍”一線景點,可以說是行色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