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考察南嶽衡山

崇禎十年(1637 年)正月十九日,徐霞客從攸縣進入衡山縣境,對衡州地區進行考察。據他的《楚遊日記》記載,他先後遊曆了今衡陽市祁東、耒陽各縣,三進三出衡州府,記錄了衡州地理概況,描述了山川名勝,敘說了風土人情。

南嶽衡山為我國五嶽名山之一,自然是徐霞客重點考察的對象。其主峰祝融峰在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境內,七十二峰,群峰逶迤,其勢如飛。素以“五嶽獨秀”“祭祀靈山”“宗教聖地”“中華壽嶽”“文明奧區”等名號著稱於世。

“南嶽”一詞,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周禮·虞書》雲:“(舜)五月南巡狩,至於南嶽。”以南嶽稱謂衡山,最早見諸文字是漢初《爾雅》,其《釋山》篇有“江南衡”之說,意指江南衡山,後《尚書·大傳》中解《虞書》雲:“南嶽,衡山”。

但是據《周禮·職方氏》《春秋》《星經》等典籍介紹,對南嶽衡山的來曆另有一番解釋,它是按星宿的劃分,說這地方上承軫宿玉衡星,所以叫衡山。衡山因地處五嶽的最南端,故名“南嶽”。

徐霞客從小就懷有遊遍五嶽的壯誌,青壯時先後登臨泰、華、嵩、恒四嶽,直到此時,才終於來到南嶽,圓滿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心中自然非常激動。

正月二十一日,徐霞客入謁嶽廟。嶽廟,即南嶽大廟,江南第一廟。它是中國南方最大的廟宇,是一個集國家祭祀、民間朝聖、道教宮觀、佛教寺院於一體的宮殿式古建築群,是南方最大的傳統文化博物館和精湛的藝術殿堂。

南嶽大廟位於南嶽古鎮北端,赤帝峰下。它有九進四重院落,占地麵積十二萬平方米,布局嚴謹,氣勢恢宏。南嶽廟本在祝融峰上,為方便國家祭祀與民間朝聖,隋代移至山下。

據《南嶽誌》記載,唐初建司天霍王廟。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 年),由唐玄宗詔建南嶽真君祠。唐玄宗天寶五年(746 年),唐玄宗封南嶽真君為司天王,於是廟製按王宮規模增修,至唐肅宗時即有相當規模。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 年),加封南嶽司天王為“南嶽司天昭聖帝”,因此,其建築形製亦“由王升帝”,“擬然帝居”,從此成為一種“定製”,並沿襲下來。

南嶽大廟建築文化博大精深,大廟中軸線上的建築為皇家的建築風格,是曆朝帝王祭祀南嶽衡山與民間朝聖的重要場所。主體建築依次由欞星門、奎星閣、正南門、禦碑亭、嘉應門、禦書樓、正殿、寢宮和北後門九進四重院落組成。

東麵有八個道宮,西麵有八個佛寺,這正好印證了道教崇尚“紫氣東來”,佛教推崇“西方極樂”的宗教規製,充分體現了南嶽道、佛共存一山,共融一廟,共尊一神的獨特宗教文化特色,為中國乃至世界名山所罕見。

南嶽大廟正門叫欞星門,欞星本叫天田星,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主管人興國旺。漢高祖時命祭天先祀靈星,因此得名。也有說欞星門指的就是天門。

據《星經》記載,門以“欞星”命名,意思是人才輩出,為國所用。因此,一般的廟宇不可用“欞星”來命名。

要用“欞星”冠以廟門,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規模較大,氣勢宏偉的廟宇;第二是人才輩出,精英薈萃的地方;第三必須由皇帝下詔書。南嶽大廟正好符合以上三個條件,才得到了這份至高無上的殊榮。在國內,用欞星冠名廟門的,隻有山東孔廟和南嶽大廟等寥寥幾處。

大門兩側的對聯,高度讚揚了大廟建築之恢宏與國家和諧興旺:

欞環卍字,檻繞廻文,仰台閣輝煌,是謂仙宸帝闕;星斂貪狼,風和儀鳳,喜山河奠定,同遊化日光天。

門高和寬均為二十米,厚一點一米,門上豎額“嶽廟”二字。

門前有兩隻古樸大方、形態逼真的石獅,延請賓客進入這吉祥之門。

欞星門內是一個鬆柏參天,綠草如茵的庭院。院內左右各有水火池,水火池是蓄水以防建築起火用的,也常被道、佛教信徒們用來放生,因此又叫放生池。

兩邊有東、西碑亭,東碑亭中置有明成化年間尚書商輅撰寫的《重修南嶽廟記》碑刻;西碑亭中置有宋代著名政治家範仲淹次子範純仁撰寫的《祭衡嶽文》碑刻。

南嶽廟的第二進是一座古樸典雅、精致玲瓏的樓閣,叫奎星閣,為重簷歇山頂建築,麵積一百三十九平方米。奎星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宿”,北鬥七星中組成鬥形的前四顆星。

道教稱其主文道,並改名為魁星,後人便把魁星演化為文官之首,主管文人學士成敗命運,備受讀書人崇拜。閣樓內原來立著魁星塑像,以示崇文之意,相傳誰被魁星點中,就會連中三元。很多望子成龍的父母帶著子女來此祈拜。

奎星閣又名“戲台”,它是湖南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戲台。據傳,曆代帝王天子或朝廷命官來南嶽祭拜嶽神時,地方官員都要請一些戲班子和民間藝人前來演唱戲曲,以增添喜慶氣氛。戲台基座上有四個大銅錢孔,它們起擴音的作用,是最原始的音箱了,同時也象征著國富民強,國泰民安。

從基座通道穿過奎星閣後,則可看到戲台兩側保存下來的“凡事莫當前,看戲不如聽戲樂;為人須顧後,上台終有下台時”

的對聯,橫匾是“古往今來”。對聯寓意深刻,令人感慨萬千。

在戲台的中央頂部,有一條巨大的木雕盤龍,因此奎星閣又叫盤龍亭。盤龍由香樟木雕刻而成,刻工精湛,技術高超。奎星閣兩側有鍾亭、鼓亭。左邊鍾亭原有一口九千斤重的大鍾,右邊鼓亭原有一個直徑兩米的大鼓。據傳,隻要鍾鼓齊鳴就可以鎮住洪水,使龍王不敢興風作浪,以保國泰民安。

南嶽廟的第三進叫“正南門”,它由三個拱門組成,很像一個“川”字,故又叫“川門”,川門的寓意是指前來朝拜南嶽聖帝的信士川流不息、絡繹不絕。川門分為正川門和東、西川門。正川門在古代隻有帝王天子和朝廷命官才能通行,平民百姓隻能走東、西川門。

大廟的第二重院落,縱深不長,橫向卻很寬。院落東邊是“文昌殿”,通大廟東側的八個道宮;西邊是“六寺同門”,通大廟西側的八個佛寺。道士、道姑及和尚、尼姑共同居住在南嶽大廟兩側的奇特現象,便形成南嶽八大怪之一的“和尚道士住一塊”。

院落正中是大廟的第四進禦碑亭。亭係木結構,為八角重簷歇山頂建築。此亭又叫百壽亭,亭的四周簷板上撰寫了一百個字體各異的“壽”字,每個壽字構思巧妙,無一雷同,意思是祈願“壽嶽”祭祀朝聖的人們能福壽安康、延年益壽。

第五進為嘉應門。嘉應門是曆史上迎送賓客的儀門。嘉應二字取自《漢書·禮樂誌》中“天地順而嘉應降”,有貴客從遠方而來的意思。曆代皇帝及朝廷命官來南嶽祭祀,地方官員和廟祝都在此恭候迎接。此門為單簷歇山宋代古建築風格。

嘉應門後的第三重院落為南嶽大廟的主院,由禦書樓、正殿、寢宮和東、西長廊組成。正殿居中,前為禦書樓,後為寢宮,長廊環伺左右,周圍還有很多古樹名木。

第六進為禦書樓,樓內為皇帝禦書、匾額的存放地。穿過禦書樓,是整個大廟的核心建築—— 正殿。正殿內供奉著“南嶽司天昭聖帝”,因此又叫“聖帝殿”。

正殿屹立在兩米高的十六級須彌台座之上,為重簷歇山式建築,高三十一點一米,殿基長三十五點三米,寬五十三點七米,占地麵積一千八百九十五平方米。殿宇氣勢宏偉,飛簷高聳,雕梁畫棟,雍容華貴。

正殿不僅是整個大廟最大最高的建築物,而且高出南嶽古鎮所有建築物,以顯示其至高無上的地位。殿前有一塊占地千餘平方米的廣場,是用於酬神演戲和朝拜敬香的地方。

自古以來,民間一直盛傳著“南嶽聖帝有求必應”,因此每年來自國內外敬香朝拜的客人有數百萬之多,且很多人把朝聖作為一種信仰,年年都來,使這裏終日青煙嫋嫋,芳香滿院,終年香火不斷,又形成了南嶽八大怪之一的“千裏歌舞來朝拜”。

兩邊的寶庫,是供香客焚化香紙的香爐。麵對正殿的右邊香爐是為生人燒的,左邊香爐是為亡者燒的。

通往正殿前的十六級石階中有條漢白玉浮雕龍,俗稱拜殿龍,它昂首曳尾,浪花四濺,在祥雲托日的海麵上,躍躍欲飛。正殿屋脊上有許多陶龍、鴟吻吞脊等,屋脊正中央高聳著一隻四點五五米長、重千斤的五節青銅葫蘆,兩端各有一把長一米、重三百斤的青銅寶劍。

正殿內外共有石柱七十二根,象征著南嶽七十二峰。其中,正門前的兩根是由整塊花崗石鑿成,柱高六米,直徑一米,重達十四噸。石柱都取自南嶽衡山,是在嚴寒的雪天通過道路灑水結冰,然後靠眾人力量拉到大廟,再通過堆土的方式將它立起來的,彰顯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石柱上疊架木梁,用丹漆彩繪,以鬥拱相連。大殿從上至下,從裏到外布滿了各式各樣的木刻、石雕、泥塑,有“神龍嚐百草”“大禹治水”“八仙過海”“二十四孝”等。

大殿正中漢白玉基座的神龕內供奉著金身冠冕、神態威嚴、有求必應、高達六點三米的南嶽司天昭聖帝坐像,也就是萬民朝拜的火神祝融。

祝融是上古軒轅時代黃帝手下的一名火正官,由於他以火施化、教民熟食、生火禦寒、舉火驅獸,製樂作歌,以諧神明,以和人聲,其功德光融天下,所以黃帝封他為管火的火正官,即火神,又叫“赤帝”,並委任他主管南方事務。

祝融以南嶽衡山為棲息之所,死後葬於衡山。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將衡山的最高峰命名為祝融峰,並建祠紀念,把埋葬他的山頭叫赤帝峰。

曆代帝王都派出重臣來南嶽隆重祭祀,祈求聖帝“以衛社稷,而福生靈”。神龕上裝飾著四條金龍和兩隻金鳳,兩旁鑲嵌著鄭板橋的“梅、蘭、菊、竹”竹板刻畫。

整個殿宇由彩繪裝飾得富麗堂皇,真可謂是集建築藝術之大成,是一座雕刻的藝術宮苑。特別是反映數千年傳統文化且被譽為“江南三絕”的木雕、石刻、泥塑,其數量之多、品種之全、技藝之高超,在此展現得淋漓盡致,無不令人驚歎。這些都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精湛的技藝和高超的智慧。

正殿的後院是大廟的第四重院落,由寢宮、注生殿、財神殿、轄神殿、文殊殿和北後門組成。寢宮是大廟的第八進,殿中神座上供奉著南嶽聖公聖母,聖公聖母是保佑夫妻恩愛、白頭偕老、百年好合的。

南嶽大廟第九進,是大廟中軸線上的終點。後門為單簷硬山三開間,東有注生殿、財神殿。注生殿內供奉的是注生真君,亦稱南鬥星君。

注生大帝身邊四侍女為眼光娘娘、送子娘娘、催生娘娘、天花娘娘,左供慈航真人,右供送子娘娘。東晉《搜神記》載,南鬥注生,北鬥注死,注生殿之名,由此而來。

注生殿東邊是財神殿,殿內供奉的是武財神趙公明。西有轄神殿和文殊殿。轄神殿主祀轄神總管像,文殊殿內供奉的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菩薩,意為“妙德”“妙首”

或“妙吉祥”。文殊菩薩專司智德,智慧第一,人稱大智菩薩。

北後門的東側有玄園,可通東八觀。西側有禪園,可去西八寺。

東八觀在大廟東側,有八個道宮,由道教獨管。由前至後依次為玉虛宮、萬壽宮、清和宮、仁壽宮、三元宮、壽寧宮、純陽宮、銓德觀。

西八寺在大廟西側,有八個寺廟,由佛教管理,由前至後依次為化城寺、崇寧寺、雲峰寺、觀音閣、老南台寺、忠靖王殿、天堂寺、金龍寺。

拜謁過南嶽大廟,已是新年。年後,徐霞客來到了南國四絕之一的水簾洞。水簾洞位於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紫蓋峰下南嶽鄉水濂村,距南嶽鎮八裏。

泉水從石壁上飛流直瀉,發出雷鳴般的聲音,聲傳十裏。

明朝張居正遊此地後說:“瀑泉灑落,水簾數疊,掛於雲際,垂如貫珠,霏如削玉”。

確實,它從絕壁上噴瀉下來,瀉珠濺玉,仿佛一幅巨大的白布簾,在石壁當中被亂石嶙岩擋住,再從石縫裏屈曲折射,跳躍出來,滿穀水花四濺,閃爍著晶瑩奪目的光彩。

每逢晴日當空,水簾上麵,飛虹耀目,五彩繽紛,蔚為奇觀。

唐、宋、明各個朝代,都有不少詩人名家為之題刻賦詩。石刻有宋代的“南嶽朱陵洞天”,明代的“天下第一泉”。

水簾絕壁下的碧潭,天上的雲彩和兩邊的蒼翠的山巒,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明朝張居正作《水簾洞》讚道:誤疑瀛海翻瓊浪,莫擬銀河落碧流。

自是湘妃深隱處,水晶簾掛五雲頭。

這首詩可說是寫出了水簾洞的光、聲、影三絕的奇景了。

徐霞客興致勃勃地在南嶽遊覽了整整七天,其間,在上封寺就住了四個晚上。這七天裏,天氣還算喜人,徐霞客盡興地遊覽,祝融、雲霧、鍘刀、赤帝、天柱、獅子、華蓋、觀音、蓮花、泉室、天台等眾峰一覽無遺,他在日記中得意地寫道:南嶽之勝乃盡。

第八天下山,好天氣到頭了,風雨交加。他又不像一般遊客那樣,走樟木、鬆木大路去衡州,而是從方廣寺補衲台出發往西麓走,即當地人所稱的“後山”,邊走邊考察山形水勢。畢竟徐霞客是位傑出的地理學家,他遠足南嶽並非簡單的遊山玩水,而是在實地考察中對南嶽的山形、水勢提出自己獨特的看法。

過龍潭寺時,徐霞客細致地觀察了天台峰、雙髻峰、獅子峰、蓮花峰的走勢,這四座峰的西麓,都歸結到龍潭附近。到馬跡橋,他認為就是衡山主脈的西端了。過響水塘,應該算是衡山的餘脈了。

經這一路的踏勘和分析,他找到了一個重要的節點,這就是馬跡之南五裏的孟公坳。在徐霞客看來,孟公坳不僅是衡山、衡陽兩縣的分界嶺,而且是衡山最西端的來脈。隻是因為這一帶多為丘陵,往東向主峰的山嶺不是那麽高峻,人們意識不到而已。

此前,徐霞客對衡山山脈的認識,來自南朝劉宋人徐靈期的理論,即他在專著《衡山記》裏講的“衡山周回八百裏,山有七十二峰,回雁為首,嶽麓為足”。這個意思是說,衡山的山脈是由南向北延伸,始於衡州府城內的回雁峰,終於長沙府湘水左岸的嶽麓山。

徐靈期在南嶽上清宮修持十五年,是研究衡山的第一人,寫的《衡山記》又是第一本記述南嶽山川的專著,他提出的衡山山脈總體形勢的觀點,就成了此後千百年研究衡山的一個基本定論。

徐霞客來衡山以前,對這個說法也是篤信不疑的。然而,在經過認真縝密的實地考察後,他以一個地理學家的眼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認為衡山應該發端於腳下的孟公坳東峙的雙髻峰,往東是獅子峰、蓮花峰、石廩峰,再由石廩峰分為南、北二支,往南為白石、岣嶁等,往北為雲霧、觀音、天柱等。這就是說,是個“T”

字形,而非徐靈期所描述的“一”字形。

正月二十八日,徐霞客從南嶽下山。時值初春之際,春雨霏霏。徐霞客由蒸水而下,在一片迷蒙景色中走進衡州城北的青草橋頭,宿在北門外綠竹庵天母殿的瑞光大師處。

按預先的計劃,他們的下一站是湖南永州,再由永州往廣西全州。所以,在衡州隻是過路而已。因連天的風雨,逆水往永州的客船不便,徐霞客在衡州滯留了十一天,考察了名勝古跡,描述了山環水繞的城市位置特征。

這十一天裏,徐霞客過湘江東岸,遊湘東寺,看耒水入湘;登回雁峰、來雁塔,南北俯瞰衡州城;在石鼓山觀蒸湘合流,遊石鼓書院,登大觀樓,品禹王碑;又雅遊花藥山、桃花衝、桂花園等風景名勝。還專門研究了衡州府城的地形山脈,及湘、蒸、耒三水形勢。

徐霞客這樣描述衡州城:

東麵瀕湘,通四門,餘北、西、南三麵鼎峙,而北為蒸水所夾,其城甚狹,蓋南舒而北削雲。北城外則青草橋跨蒸水上……而石鼓山界其間焉。蓋城之南,回雁當其上瀉,城之北,石鼓砥其下流,而瀟湘循其東麵,自城南抵城北,於是一合蒸,始東轉西南來再合耒焉。

衡州城呈現了山環水繞的地理特征,城市南寬北窄,城圍有七門相通,南門至北門大街相連,城市萬家煙市,河街“市肆所集”,“城中圜闠與城東河市並盛”,城市一片熱鬧繁榮。

徐霞客在考察衡州城的過程中,重點描述了這裏的風景名勝。他筆下的石鼓書院兼江西南昌滕王閣、湖北武昌黃鶴樓之勝,別具一番風韻。徐霞客寫道:山在臨蒸驛之後,武侯廟之東,湘江在其南,蒸江在其北,山由其間度脈東突成峰,前為禹碑亭,大禹《七十二字碑》在焉。其刻較前所摹望日亭碑差,古而漶漫殊甚,字形與譯文亦頗有異者。其後為崇業堂,再上,宣聖殿中峙焉。

殿後高閣甚暢,下名回瀾堂,上名大觀樓。西瞰度脊,平臨衡城,與回雁南北相對,蒸湘夾其左右,近出窗檻之下,惟東麵合流處則在其後,不能全括。然三麵所憑擘,近而萬家煙市,三水帆檣,遠而嶽雲嶺樹,披映層疊。雖書院之宏偉,不及吉安白鷺大觀,地則名賢樂育之區,而兼滕王、黃鶴之勝,非白鷺之所得侔矣。樓後為七賢祠,祠後為生生閣。閣東向,下瞰二江合流於前,耒水北入於二裏外,與大觀樓東西易向……

徐霞客對石鼓山與石鼓書院的詳盡記述,為後人修複書院提供了一筆珍貴的史料。

徐霞客進衡州後,進一步研究衡州城的山脈,以佐證自己在馬跡橋做出的判斷。徐霞客筆下的回雁峰、花藥山各具神韻,各顯風姿。或寥寥數語,勾勒山形;或短短幾句,描述生動。

徐霞客認為,衡州城裏的山脈,南自回雁峰,北盡於石鼓山,是從邵陽、常寧那個方向來的,東南的邊界是湘水,西北的邊界是蒸水,南嶽衡山從岣嶁峰開始,都是湘水下流的山脈了,與衡州城“非同條共貫者”。又明確指出:徐靈期講回雁是七十二峰之首,是他沒有到過孟公坳,不知道衡山發端於雙髻峰。

過後,當他登上城北外的來雁塔,穿城遙望到城西南外的雨母山時,他得出了第三個結論:雨母山就是回雁峰與衡州城的來脈。

這樣,徐霞客間接地否定了衡山“七十二峰”之說,衡山的範圍沒有徐靈期講的那麽大,南端應該是岣嶁峰,西端在孟公坳。

徐靈期的《衡山記》中,雖然說“山有七十二峰”,除了指出回雁為首、嶽麓為足之外,並沒有明確其他七十峰。直到宋朝,同為南嶽道人的陳田夫著《南嶽總勝集》,列出具體的七十二峰峰名。

依徐霞客的新觀點,已經排除了最南衡州城裏的回雁峰,最西湘潭縣境內的靈應、碧岫二峰。至於最北長沙的靈麓峰、最東衡山縣境內的鳳凰、曉霞、采霞三峰在不在衡嶽的範圍之內,徐霞客也表示懷疑。

依著徐霞客嚴謹執著的習慣,他應該到長沙登嶽麓山,過湘水東岸到鳳凰峰,做一個完整的考察。隻因為他在回雁峰下的水府殿求簽,隻有西行才是大吉,此後,雖然有多次機會北下、東渡,他都一次次地放棄了。

徐霞客關於南嶽山脈的研究並不圓滿,隻提出了南端、西端的邊界,並未界定北端、東端。他為後人留下一個未結題的課題。

徐霞客在衡陽停留的時間最長,對那裏的寺庵、園林、街市記載得特別詳細。在湖南遊曆南嶽衡山各景後,五嶽之遊悉數完成,他多年夙願也終於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