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後赴江西廬山

明神宗萬曆四十五年(1617 年),徐霞客主要在家休整和處理事情。空閑時間,偶爾進行的主要是短線遊,如善卷洞和張公洞。

進行了一年的短線遊後,萬曆四十六年(1618 年)八月十八日,徐霞客由江陰出發溯長江而上,經九江來到有名的廬山。

廬山位於江西九江市的南麵,北臨長江,東南接鄱陽湖,近據江湖之勝,為其他名山所少有。因傳說遠在周代有匡氏兄弟隱遁在這座山中,築草廬而居,故名匡廬。

廬山山體久經滄桑變化,既有花崗岩侵入,又有巨厚沙岩沉積,在晚近的地質時代發生斷塊上升,形成與附近鄱陽湖平原高差上千米的斷崖絕壁,又久經流水侵蝕,切割出條條深穀,沿山體四廓出現很多急峽、高崖、飛瀑等奇麗景觀。而山上則為久遠地質年代遺留下來的平緩的山巒,地勢比較開闊。由於氣候濕潤多雨,滿山草木繁茂,所以風光也很清秀宜人。

古代大詩人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都到過這裏,留下不少詩篇。大書法家王羲之就曾在山中建有別墅。和他同時的高僧慧遠在山中建立東林寺,開創了佛教中的“淨土宗”,使廬山成為中國古代重要的宗教聖地。慧遠還編寫過《廬山紀略》,是中國最早的名山誌。

蘇東坡在他的《題西林壁》中則寫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想來,博覽群書的徐霞客,也一定讀過這首詩,說不定,他還是吟唱著這首詩登廬山的呢!當時徐霞客一行在九江換小船,南行進入龍開河,行二十裏後,來到廬山腳下。

之後,徐霞客舍舟登陸,步行過西林寺,至東林寺,開始了廬山之旅。

東林寺是佛教淨土宗的發源地,也被日本佛教淨土宗和淨土真宗視為祖庭。東林寺位於長江南岸,廬山西北麓,南麵正對著廬山香爐、天地諸峰,北麵依靠著東林山。東林山並不高,屬於廬山的外圍。山中有一條很大的溪水,從南麵向西流,中間有一條大路作為分界線,是九江前往建昌的重要通道。東林寺的前麵對著溪水,進門就能看到虎溪橋,規模龐大,正殿已經損毀,右側的是三笑堂。

西林寺內珍貴文物很多,以七層千佛寶塔最有特色。千佛塔又名“磚浮屠”,唐玄宗開元年間(713― 741 年)由唐玄宗敕建,原是石塔,高約丈餘。自北宋仁宗慶曆元年(1041 年)開始,管仲文耗時九年將石塔改建為七層六麵樓閣式,高四十六米,周長三十二米的磚塔,南北開門,通風除濕,東麵二層開門,塔外登梯入塔室,可攀梯直登七層覽勝。

八月十九日,徐霞客在向導的帶領下,跋涉了兩道溪澗,經過報國寺,在綠色的叢林和冷翠撲麵的雲霧中走了五裏山路,來到了向往已久的石門澗。

石門澗素稱廬山西大門,因天池山、鐵船鋒對峙如門,內有瀑布垂落而得名。這裏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植物種類繁多,又有“廬山植物一絕”之美譽。

石門澗是廬山第四紀冰川遺跡最典型的地貌代表,它是大自然恩賜給人類的禮物。第四紀冰川這個扭轉乾坤的大自然雕刻家,鬼斧神工似的為石門澗創造了許多氣勢磅礴的藝術珍品。

大約在九億年前,廬山及周圍地區尚是一片汪洋大海,後經多次地殼活動,廬山才從海底慢慢上升起來,所以地貌景觀奇特,地質內涵豐富多彩。它屬典型的冰川地貌,距今約一百二十萬至二十四萬年前才形成這種“褶皺”型和“地壘式斷塊山”。

由於第四紀冰川作用,挾帶著岩石的冰體從黃龍冰鬥窄口處沿穀地移動,從而產生石門澗“U”形穀、冰門檻。在冰雪和冰川的創蝕作用下,形成屯集冰雪的窪地場所即冰川盤穀。鐵船峰和天池峰的峭壁是冰川巨大壓力而鑄造的冰坡、冰溜麵遺跡,此謂之大石門。

鐵船峰東側的石壁,其高上下落差三百零七米,其長四百二十米。“芙蓉削出插天半,千尺無枝不著土。”這種又光又陡的冰坡、冰溜麵是第四紀冰川的典型遺跡。其宏大之壯觀、險峻之神奇、“裝飾物”之秀麗,不僅在廬山首屈一指,也是神州一絕。

石門澗是廬山僧俗最早開辟的旅遊景點。東晉時東林寺高僧慧遠及廬山道人曾遊覽石門澗,並寫下了吟詠石門澗的詩及序。

隨後,唐代江州司馬白居易曾到此覓古覽勝,他在詩中感慨:石門澗的山水“清輝如古昔”,隻是由於道路的險峻,廬山早期開發的景點“自東晉以後,無複人遊曆”。

山因人重,景借名傳。對於這個“天險”,徐霞客早已心向往之。石門是廬山西南大斷層絕壁上切割的深穀,窄處重重石峰夾立,其狀如多層門闥。兩旁峭崖陡峰層出錯列,即使當地樵夫藥農也視為危途,很少有人攀登。最窄處的“小石門”,石門澗兩崖之間僅存一縫,遊人入“門”需側身才能通過。

徐霞客宛轉於峰罅石隙,不但不懼艱險,反而非常高興。

渡過一道石門,已見石門澗瀑布,飛滾於亂峰之間。“下瞰絕澗諸峰,……俱從澗底矗聳直上,離立咫尺,爭雄競秀,而層煙疊翠,澄映四外;其下噴雪奔雷,騰空震**,耳目為之狂喜!”再過石門一重,“俱從石崖上,上攀下躡,磴窮則挽藤,藤絕置木梯以上。”這壯觀的景象,使徐霞客狂喜不已。

廬山石門澗瀑布是廬山眾多瀑布中最早錄入史冊的。

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後漢書·地理誌》中就有記載:“廬山西南有雙闕,壁立千餘仞,有瀑布存焉。”

北魏《水經注》也有類似記載。東晉高僧慧遠居東林寺,於東晉安帝隆安四年(400 年)率門生三十餘人同遊石門,留下《遊石門詩並序》,開創了我國散文體遊記的先河。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廬山謠》中,以“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的詩句,描寫了石門澗的磅礴氣勢。難怪徐霞客要不避艱險暢遊石門澗了。

石門澗是深穀積水而成的湖。潛隱湖底的雜亂怪石與兀立溪澗的巨岩,沿澗巧布,成為“石台”,最大的一塊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數十人,石上鐫有“石門澗”三個大字。

過大磐石,廬山石門澗峽穀更加險仄,如劍插天尺,爭雄競秀。在這大斷層中,桅杆峰與童子崖從澗底直上,奇峰簇擁,迭峰屏立。峰巒幾乎都呈九十度垂直,上接霄漢,下臨絕澗。

石門內,有一層層佛舍麵峰倚壁而建。從佛舍後的小路過去出石門幾乎無路可走,隻有令人望而生畏的石崖。徐霞客與向導拽著葛藤攀緣,藤也沒有了,就將隨行帶來的木梯架起來往上爬。

這樣走走爬爬,就到了怪石重疊的獅子岩。獅子岩的下方建有靜室。翻過山嶺,道路都十分平坦。繼續向上走一裏多路,找到了一條大路,就是從郡城南邊而來的那條。通過石階向上,一座大殿映入眼簾,由於霧氣太過濃厚的緣故,從遠處辨別不清。走近一看,隻看到紅色的柱子、彩漆的棟梁,這裏便是天池寺了,應當是損壞之後重新修建的。

大天池位於廬山西北天池山頂,池呈長方形,池水碧悠,光靈如玉;池原是天池寺內的放生池,天池寺為廬山山頂最古老的寺院。龍首崖之險、淩虛閣之雲、文殊台之佛光,堪稱大天池“三絕”。

徐霞客遊覽了大天池附近的聚仙亭、文殊台、白鹿升仙台、佛手岩和訪仙台等舊址。徐霞客發現,訪仙台後的岩石上寫著“竹林寺”三個字,奇怪的是,有石刻而無寺廟。

徐霞客認為,竹林寺是廬山幻境,可望而不可即。之所以有這種幻覺,是因為風雨之中,人們登臨此台,似乎能聽到寺院的鍾聲和誦經聲,因而作此幻想。也就是說,竹林寺隻是人們幻想的結果,真實中並不存在。

最後,徐霞客從大路到達大林寺。寺廟景色優美,山環溪繞。大林寺為四世紀僧曇詵所創建,位於大林峰上。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到此寺遊覽,寫下了著名的《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第二天早晨,徐霞客從天池寺出發,去文殊台,俯瞰鐵船峰。鐵船峰俗稱“桅杆石”,與龍首崖隔澗相望。高峰矗立,似巨艦昂首,故名。

徐霞客登上文殊台後,見四壁山崖峙立。此時霧散天晴,視野開闊。一旁的鐵船峰,似乎可以一步飛上。廬山北麵山嶺重重,鄱陽湖、長江像玉帶一樣延伸到天邊。

興之所至,徐霞客決定再到石門澗一遊。遊畢,他越嶺東行數裏來到仰天坪,想一覽廬山最高峰大漢陽峰的風采。

在仰天坪,徐霞客觀察了這裏的山脈水道分合源流。他發現,在仰天坪的北麵,水都向北流,歸九江,而仰天坪的南麵,水向南流,歸南康,仰天坪成了廬山的分水嶺。

在這裏,徐霞客又一次展現了自己在考察、積累水道源流方麵的功底,當然,這功底也是長期觀察的結果。

從仰天坪到大漢陽峰,中間隔著桃花峰,尚有十裏之遙。

徐霞客在茂密的竹林中找到了一座極簡陋的寺廟,裏麵出來一個和尚挑水磨豆腐,他就是明代廬山高僧慧燈。

第二天,徐霞客直奔大漢陽峰。大漢陽峰是廬山的最高峰,海拔一千四百七十四米,南望鄱陽,東眺湖口,西瞰建昌,諸峰曆曆,一目了然,於此盡得廬山大勢。雖不及五老峰奇險,但雄偉高大,氣概非凡。

大漢陽峰其北還有一座小峰,故人們稱它為大漢陽峰,小峰稱小漢陽峰。漢陽峰路遠,一般遊人遙望其平淡無奇,去的人很少。徐霞客誌在考察,路雖然較遠也一定要去,最高峰必登,可見他的旅行不是一般的遊覽。

徐霞客聽說五老峰比漢陽峰更奇險,便沒有在漢陽峰上多作停留,稍事休息便向五老峰進發。五老峰在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峰,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峰統稱為“五老峰”。

五老峰根連鄱陽湖,峰尖觸天,海拔一千四百三十六米,雖高度略低於大漢陽峰,但其雄奇有過之而無不及,為全山形勢最雄偉奇險之勝景。

李白在他的《登廬山五老峰》的詩中寫道: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鬆。

李白認為五老峰“俊偉詭特”,“真天下之壯觀也”。曆代熟悉廬山的人對五老峰都讚不絕口。

徐霞客急於一探五老峰,但是到五老峰附近,“望峰頂坦夷,莫詳五老麵目”。也就是說他看到山頂是平緩的,一點也不奇險,這不是很奇怪嗎?

不過當徐霞客登上峰頂,一切都弄清楚了,原來五老峰的西北麵是一崗起伏相連,與穀地相差不過幾十米,沒有什麽特色。而山的東南側“從絕頂平剖,列為五枝,憑空下墜者萬仞”,山外更無高山屏蔽,視界寬廣。五峰並列,“峰峰各奇不稍讓,真雄曠之極觀也”。

五老峰是由沙岩組成的,外側的大斷層露出明顯的層理,由地殼變動造成的垂直節理也很多,經過崩裂、切割,便形成了五個大峰,大峰腋下又有小峰,峰間巨石壘壘,崖隙森森,為廬山最險怪之處。徐霞客的描述典型地表現了斷塊山斷層地帶的特點。

走下五老峰,徐霞客與向導一路上登危崖,曆絕壁,辟荒榛,穿竹莽,直奔三疊泉。

五老峰東山穀中的三疊泉,一瀑分三級瀉下,被稱為“廬山第一奇觀”,所謂“匡廬瀑布,首推三疊”,還有“未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不過這個雄壯的瀑布秘藏於深山中,直到南宋時才被世人發現。而因其地勢險峻,“道路極艱”,至今也不是每個遊廬山的人都能有幸一覽它的風采。

三疊泉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澗水匯合,從大月山流出,經過五老峰背,由北崖懸口注入大盤石上,又飛瀉到二級大盤石,再噴灑至三級盤石,形成三疊,故名。三疊泉勢如奔馬,聲若洪鍾,總落差一百五十五米。瀑布分三疊,各異其趣,古人描繪曰:上級如飄雲拖練,中級如碎石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

徐霞客一日連遊漢陽、五老二峰,當天緊接著再遊更遠的三疊泉,這種遊法即使今人也難以做到,其勇氣和體力實在令人欽佩。

從五老峰中新建的佛寺,向北走了一裏,路就到了盡頭,渡過山澗。沿著山澗的東側向西走,流淌的河水向下注入亂石之中,兩側有山夾峙,叢生的竹子以及長樹枝,從上到下都鬱鬱蔥蔥的,越是往裏麵走,景色就越是美好。

接著,山澗岸邊的道路也到了盡頭,徐霞客隻能在山澗中間的亂石中前行,圓圓的石頭很容易打滑,尖銳的石頭則容易將鞋子刺穿。就這樣前行了三裏,他來到了綠水潭。

綠水潭前麵的峭壁毫無規則地聳立著,環繞著互相逼近峙立。向下鳥瞰看不到底部,隻聽得到轟隆隆的仿佛要震倒峽穀的聲音,泉水不知道從哪裏下墜。到了這裏,山澗中的路也到了盡頭,於是就向西麵攀登山峰。

山峰前的石台順著山勢撅起,俯瞰周圍都是層層懸崖,顯得異常的陰森且狹窄。泉水被其所遮蔽,看不到,一定要到對麵陡峭的石壁上,才能將這裏的景色全部看清。於是徐霞客沿著山岡,向北走再向東轉。走兩裏,走到對麵的陡峭的山崖上,向下俯瞰,則一級、二級、三級的泉水,開始依次盡覽。

二十二日,徐霞客遊覽了三峽澗、白鹿洞、鶴鳴峰、萬鬆寺等,之後將重點放在開先寺後的開先瀑布上。

開先瀑布是廬山著名的瀑布。李白膾炙人口的《望廬山瀑布》詩寫道: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的這首詩吟詠的就是開先瀑布。當年李白至此,仰觀巨瀑如從天而降,心神激**,觸景生情,寫出了這首名詩,傳誦千古,使瀑布聲名益著。後人慕名來遊者更眾,也有不少吟詠佳作。

這條瀑布實際上是同源異流的兩個瀑布,即東瀑布和西瀑布。東瀑布是從鶴鳴峰和龜背峰之間奔流而出,由於崖口狹窄,瀑水散成數綹,形如馬尾,故稱馬尾瀑。西瀑布從黃岩山巔傾瀉而下,名黃岩瀑,跌落到雙劍峰頂的大龍潭後,再繞出雙劍峰東,緣崖懸掛數十米,漸與馬尾泉合流,經開先寺旁的青玉峽狂奔至龍潭中。

徐霞客抵達開先寺後,便急切地“從殿後登樓眺瀑,一縷垂垂,尚在五裏外,半為山樹所翳”,顯然不能滿意。於是就順流而下先遊青玉峽龍潭,峽水在此處匯成龍潭,潭水澄澈。徐霞客為其美景所陶醉,坐在潭邊,久久不願離去,直到天光為暮色所浸染,才到開先寺休息。

第二天,徐霞客“由寺後側徑登山,越澗盤嶺,宛轉山半。

隔峰複見一瀑,並掛瀑布之東,即馬尾泉也”。然後走五裏山路,攀至一尖峰絕頂上的文殊台。

對麵的山崖上,一道銀練似的瀑布奔流而下,比之前所見的西瀑氣勢更加雄偉。至此,徐霞客得見開先瀑布東、西二瀑的全貌。他對此無限感慨:“不登此台,不悉此瀑之勝!”

徐霞客每遊一景,一定要追根究底,直至覽其全貌,探盡其奧秘。他就是以這種精神和方法來遊賞開先瀑布以及其他許多的名勝風光,這正是他不同於常人之處。

徐霞客又追溯瀑布的上遊,一直到達雙劍峰東北的黃石岩。岩石的形狀有的奇異突兀,有的平坦得像磨刀石一般。岩崖側麵的茅草閣麵積有一丈見方,幽靜雅致如同與世隔絕一般。茅草閣的外麵種著幾株修竹,在群峰的上麵微微搖曳,與山花、秋天的霜葉在山峰之間交相輝映。

坐了一會兒後,徐霞客到開先寺拿上行李,帶上仆從,告別了廬山。徐霞客此次廬山之旅,耗時六天,幾乎遍覽廬山勝境,了卻了多年的心願,寫出了《遊廬山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