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鐵路,振興實業

辭去臨時大總統的職務以後,孫中山一度以為自己的“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已經實現,接下來的首要任務是實現民生主義,隻有這樣才可以鞏固民國。所以,在其後的一段時間裏,孫中山醉心於實業,到處考察,到處宣傳民生主義。

在解職後的第三天,孫中山就帶領胡漢民等人,從南京到上海,又到武昌,會見了黎元洪,到武漢劉家廟憑吊了辛亥首義烈士,然後回到上海。

不久,孫中山又乘兵艦從上海抵達福州,再經香港到廣州,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寫了“浩氣長存”的巨匾,接著回到了闊別十七年的故鄉翠亨村。

所到之處,孫中山都反複宣傳民生主義,以及社會革命的內容和政策,號召大家萬眾一心,共同建設人民幸福的新民國。

孫中山非常重視鐵路在振興實業中的作用,說鐵路建設是“發展中國財源的第一要策”“交通為實業之母,鐵路又為交通之母”。他決定首先從修築鐵路入手來實現社會革命的願望。

1912 年6 月中旬,孫中山專程去上海,同黃興商議他親自草擬的修築鐵路的計劃,提出修建三條溝通全國的主要鐵路幹線:一條從廣州到天山之南,稱南線;一條從長江口到伊犁,稱中線;一條從秦皇島到內蒙古烏梁海,稱北線。

從表麵上看,袁世凱最初也希望能與孫中山保持一個良好的關係。4 月,袁世凱兩次向孫中山發出北上共商國是的邀請。

為了表示誠意,袁世凱又派他的長子袁克定到上海迎接。正好孫中山也想到北京去一趟,爭取他的鐵路建設計劃得到參議院的讚同和政府的批準。他還想跟袁世凱懇切地談一談。8 月24日,孫中山到了北京。

孫中山在北京逗留一星期有餘,他和袁世凱會麵多達十餘次,且多為密談,有時隻有總統府秘書長梁士詒在座。每次談話時間自16 時至晚22 時,有幾次甚至談到次日淩晨2 時。他們談話的內容包括鐵路、實業、外交、軍事等問題。孫中山甚至天真地對袁世凱表示,自己在十年內不參與政治活動,支持袁世凱在十年之內練兵百萬,計劃修築鐵路十萬千米。袁世凱對孫中山幾乎是言聽計從,當即請孫中山擔任全國鐵路督辦。

此後,孫中山覺得袁世凱並沒有不忠於民國的野心,於是便漫遊天下,實地勘察他的鐵路去了。

10 月14 日,孫中山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中國鐵路總公司,設立了督辦辦事處,統籌安排全國鐵路的修建工作,同時完成了全國鐵路幹線分布的設計,並著手籌措經費。

在向外國貸款時,孫中山特別強調要堅決維護國家主權。

為了貫徹這個原則,孫中山專門規定了貸款之原則,即不失主權、不用抵押、利息甚輕。孫中山把國家主權看得很神聖,時刻沒有忘記這一點。

有一次,孫中山去江西宣傳興辦鐵路的重大意義,路過九江,看見城牆懸掛了好多外國廣告,便問警察廳長周兆群:“外國在城牆上掛廣告牌,是不是向我國租用了?”

周兆群搖頭回答:“沒有。”

孫中山立即嚴肅地說:“外國法律規定,不論在哪裏豎立廣告牌,既要征得主人同意,還應該繳納稅金才行。我們必須維護這種權利。”

周兆群按孫中山的意見,向各國駐九江領事發出通知,限令所有的廣告在三天內補辦繳納租金的手續。

開始,各國領事和洋行、商行根本不理睬警察廳的通知,而且虛張聲勢,提出交涉。

周兆群向江西省都督李烈鈞報告了事情經過,得到了李烈鈞的堅決支持。

當警察廳準備按通知內容采取強硬行動的時候,那些懸掛廣告牌的外國人才乖乖地補辦了繳納租金的手續。

又有一次,孫中山乘船到達安慶。一天傍晚,安慶市警察廳長祁耿表下令扣留了英國商船載的大量鴉片。英國領事向安徽省都督兼省長柏文蔚提出“嚴重抗議”,停泊在長江上的英國炮艦,威脅要向安慶市開炮。

安慶一片恐慌,都督府和行政公署的人員都不敢去上班。

柏文蔚向孫中山請示對付辦法,孫中山說:不要怕英國人的威脅,要焚毀查獲的鴉片。孫中山還要親臨現場發表講話。消息傳開後,長江兩岸很快就聚集了一萬多歡騰的男女老少。

第二天下午,孫中山來到安慶南門城外的現場登台演講。

他慷慨激昂地曆訴帝國主義利用鴉片毒害中國人民、掠奪中國財富的罪行;中國人受害已經七十多年了,再也不能容忍。老百姓聽了無不痛心和憤怒。

這時,江上的英國炮艦做出要發炮的架勢,老百姓驚惶起來。但是,見孫中山神色自若,仍在滔滔不絕地演說,聲音越來越洪亮,大家的情緒也穩定下來,繼續鎮靜地聽孫中山的講話。

演講一結束,柏文蔚一聲令下,祁耿表即率領警察點火焚燒鴉片。頓時火光衝天,煙霧蔽空,兩岸民眾歡聲震耳,英國人的炮艦無可奈何,隻得在震天的怒吼聲中,匆匆地朝長江下遊開去。

然而,孫中山一心在為國家著想,袁世凱卻加緊了實行個人獨裁、鎮壓進步力量的步伐。孫中山放棄政治,專心致誌地從事鐵路建設的善良願望,注定是一廂情願的悲劇。一種報國無門的失落感向他襲來。

1913 年2 月,孫中山去日本考察實業、鐵路建設,聯係貸款。

在對留學生的談話中,孫中山不無感慨地說:中國的革命雖然已經成功了,但一年多過去了,建設事業尚無頭緒。

在對華僑的演說中,他又說:現在我國外交非常危險,內政非常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