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去檀香山

1879 年6 月,孫眉的同事在澳門租了一艘英國輪船“格蘭諾曲號”,準備運送移民到檀香山去。借此機會,孫中山再一次向父親提出了要去檀香山的要求。他說:“我現在十三歲,年紀也不小了,應當出去磨煉磨煉。在途中有朋友同行,在那邊有大哥的照應,不會有什麽事的。況且,在村裏可以學的東西,我都已學會了;再留在村裏,我的知識學問很難再有長進。我應當到外麵去幹一些有發展的工作,去外麵的學校學習以增長自己的學問。”

但是,父親還是堅決不同意,說道:“我知道你一直沒有死心,想到你哥哥那裏去,可是你年齡也不大,你一個人出門讓我怎麽能夠放心呢?”

孫中山急忙叫道:“我不是一個人,我和母親一起去。”因為他知道,母親一直惦記著遠在外地的哥哥孫眉,也一直想去看看哥哥,隻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去。

父親愣了一下:“你媽媽也要去?”

孫中山笑著急忙點頭道:“媽媽早就想哥哥了,從早到晚都惦記著他,想去看看他在那裏生活得好不好。”

孫達成聽了稍微沉思了一下,終於說道:“好吧!有你媽媽帶著,我放心,這次就答應你了。”

父親剛剛說完,孫中山一下子跳了起來,飛快地跑出了屋子,迫不及待地告訴母親這個好消息。能去看看自己的大兒子,孫中山的母親自然也很高興。孫中山夢寐以求的出洋願望終於可以實現了,這讓他喜出望外,徹夜難眠。

十三歲的少年孫中山,穿著農村的土布衣服,拖著一條長辮子,和母親先乘船到澳門,然後搭乘“格蘭諾曲號”輪船前往檀香山。這是他第一次離家遠行,他對一切都感到新奇。

孫中山佇立在船頭,見到的是一望無際、波濤洶湧的海洋,感受著輪船劈波斬浪、飛速前行的雄壯氣勢。還有,孫中山以前在家鄉見到的小木船,人們用木槳費盡氣力地劃,可是速度還趕不上人行走的快;現在見到的這麽一艘巨大的輪船,憑著鍋爐、蒸汽機居然能飛速前進,這實在是他前所未見的奇跡。

接下來,船員們舉行的海葬儀式,給他的震動就更大了。

航行途中,有一個水手死了。船員們把屍體裝入一個帆布口袋。一個穿長袍的人拿著一本書,念念有詞地讀了一段之後,船員們就將布袋拋到茫茫大海之中。這種做法,與孫中山小時候所知道的也大相徑庭。家鄉的人們相信人死後是有靈魂的,不僅要為死者尋找風水寶地,舉行隆重的葬禮將其埋葬,而且每年清明節都要上墳掃墓,逢年過節還得祭祀。

年少的孫中山怎麽也搞不明白,對於死人,人們的做法怎麽會這樣不同。他找不到答案,最後就用中國的一句老話來解釋:“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這位求知好學的少年,隻兩天工夫就和船上的許多旅客、水手熟悉了,並在和他們接觸交談中受益匪淺。由此,雖然在輪船上生活了二十多天,但是孫中山並不感到時間太長。這次的航海生活,給了他巨大的影響。他後來在給別人的一封信中說道:

這次航行,我始見輪舟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慕西學之心、窮天地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