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赴浙東賑災

淳熙八年(1181 年)三月,朝廷對朱熹下達了新的任命,授予他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提舉常平茶鹽公事,宋朝主管農田水利差役以及茶、鹽稅賦等的地方官員。提舉,官名,原意“管理”,宋代以後設主管專門事務的職官即以“提舉”命名)。二十七日,他將南康軍的職事與接任官員正式交割,然後離任。他本打算前往他地拜訪朋友,但就在此時,從家鄉傳來了妹妹去世的消息,隻好取消安排的行程,趕往崇安。

九月下旬,朝廷對朱熹有了新的任命。早在夏天,浙東就連遭旱災,饑民無數。宰相王淮十分讚賞朱熹在南康軍賑災的出色表現,推薦他前往救荒,所以,朝廷便改授他為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

浙東所屬的七個州全部嚴重遭受旱災,有的縣甚至顆粒無收。麵對這種狀況,朱熹根據南康軍的經驗,首先與僚屬商議賑災方略。他發現城中災民甚多,而之前所差通判(宋朝位於地方行政單位“州”中的一種地方官,官位僅次於“知州”,但職權卻大於“知州”,對府州公事的彈劾可以直達皇帝。因與州府長官共同處理政務,故名)僅注冊饑民四萬人。前政檢視災情潦草不實,直接貽害百姓。因而,他專設一局,重新核實登記紹興府城鄉饑民人數,準備救濟。最後,他找人幫助,畫出饑民分布地圖,標注姓名住處,結果注冊的災民竟有八萬人之多。接著,他們就根據此地圖設置場地調集糧食對災民進行接濟。

當然,這些災民中還包括許多外地人。朱熹也盡力幫助他們。他把那些老弱病殘安置到寺院裏,由官府出錢給他們購買衣服臥具,找大夫給他們醫治,施粥為食,並托僧人對他們進行看護料理。同時他還下達命令,不許旅店向外來災民多收房租,也不可以在渡口阻攔勒索。

想要賑災順利進行,錢財和糧食是當務之急。因而,朱熹向朝廷請求,希望通過減免稅收等優惠條件吸引糧商,從而阻止糧食出境。同時,他又派人前往浙西等地買米,動員外地糧商們前來售糧,使更多的糧食流入本地。還請求朝廷能夠免除災民以往拖欠的錢糧,停止催納本年要上供的錢糧。這一係列的舉措,足以看出朱熹的良苦用心。

其實,在朱熹赴任前,他便請求皇帝撥給現錢三十萬貫以供賑災之用。但是,上任之後,那些錢財猶如杯水車薪,麵對如此嚴重的災情,不到幾天就分發一空。緊接著,他又向朝廷申奏,請求再撥給數十萬石米、三十萬貫錢,以解燃眉之急。由於情況緊急,為了買米,朱熹不得不先借用鹽司的九萬貫官錢。

在賑災的過程中,朱熹詳細列出置辦賑濟災民的社倉(為備荒而設置的糧倉)注意事項,並且對社倉倉規進行大力宣傳。後來,在朱熹的努力下,民間紛紛效法這種方法,影響遍及天下。此後,社倉逐漸成為民間自救的一種有效的方式。

此行賑災,朱熹巡曆了三個州。為了及時了解賑災情況,他總是要親自到現場指揮。為了盡早地緩解災情,他早已顧不得那些人情世故,因此在賑災過程中招來了不少流言蜚語。對此,朱熹十分氣憤,立即上章自劾,乞求降職。最終,在宋孝宗的撫慰下,他才奉命返回紹興府。

在朱熹的主持和各方共同努力之下,長達半年之久的饑荒終於得到了較好的控製。操勞了數月朱熹,早已精疲力竭。本以為,賑災結束,他可以好好地休息休息。但是,大災之後,瘟疫又起,朱熹不得不組織當地的官吏對其進行處理。

然而,天公不作美,它根本不給朱熹以喘息的機會。瘟疫剛控製住不久,旱蝗之災又再次來襲。

淳熙九年(1181 年)夏天,田地長時間幹旱,田土龜裂,飛蝗遍野,眾多稻田中的禾苗皆被咬壞。然而,麵對這樣連續的大災,宋孝宗卻沒有采取積極的措施解決,反而詔令多方祈禱,請求上天降雨。

朱熹對朝廷這種流於形式的作風十分不滿,甚至厭惡極了。雖然他十分失望,但依然采取措施積極救災。他迅速出榜撥錢,然後募集百姓合力捕捉蝗蟲,甚至親自到現場巡察指揮。

朱熹還明令規定不許以苛捐雜稅、攤派物品等勒索鄉官;禁止村民聚眾鬧事,並以借貸為名哄搶他人米穀錢財;同時要求地主要體恤和周濟佃戶,盡量避免百姓流離失所,等等。

到了七月,其他州縣受災的消息紛紛傳來。當時由於事情十分緊急,朱熹安排好紹興滅蝗的事情之後,開始到各州出巡。十七日,他來到了上虞縣(今浙江紹興市上虞區),了解到當地的幹旱已經十分嚴重,但是,縣吏不但不體恤民情,積極應對,反而變本加厲追納租稅,百姓苦不堪言。於是,他當即安撫災民,對酷吏予以嚴懲,並向朝廷請求支持。

十九日,朱熹輾轉來到了新昌縣。發現雖然下過雨後稻苗有所反青,但是由於錯過農時大都結不了果實。於是,朱熹特別囑咐檢災官吏要仔細檢查,不可錯檢誤民。

二十三日,朱熹來到台州。他以最快的速度籌集了數十萬貫現錢,並根據災情的嚴重性合理地分發出去;又讓每個縣裏推選出有聲望之人參與到救荒的過程中。他積極勸說本地富戶低價售出糧食,用於救災。在幾天之內,台州的救荒工作就全麵展開了。

在浙東的這些日子裏,麵對接連出現的重災大荒,朱熹竭盡全力,急百姓之所急,充分體現了一位正直官吏的強烈責任感。朱熹出色的表現,贏得了宋孝宗的認可。隨後,宋孝宗降旨,給朱熹進職二等,授七品貼職(兼職)直徽猷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