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改善當地經濟

在關注教育的同時,朱熹也組織百姓極力地發展農業生產。他深深地懂得農業對百姓生活、國家安定的重要性:如果農業不能提供糧食和生活必需品,那麽人民的生活就不會安定,生產就不能發展,國家也將失去自立的基礎。

朱熹在采取發展農業的措施之前,花了很長的時間去了解民情,製訂方案。他不會像其他許多官吏一樣走走過場、做做樣子,而是真正想要為人民、國家做些實事。

到了春天,朱熹引導百姓進行選種,並教給百姓育苗方法。在秋收之後,他勸導百姓不要閑於無事,應提前為來年的耕種做準備。同時,他還意識到水利對於農事的重要性,因而他也盡己之能興修水利,以促進農業的發展。

百姓的生存,除了食物之外,還需要衣服來禦寒,而做衣服則需要桑麻之類的原材料,所以,朱熹建議當地的百姓多種桑麻。為此,他還專門研究了星子知縣王之才所創的種桑之法、種田之法。經過學習之後,對王之才的方法進行大力推廣。在秋冬期間,他還督促百姓剔除桑樹旁生的彎曲小枝,以保障來年長出的葉子厚大,這樣養蠶會更好。婦女則應在農忙之餘抓緊時間養蠶紡織,以供布帛之需。

除了勸導和鼓勵之外,朱熹還不定時地派吏人進行實地抽查,並依情況給予獎懲。他在各方麵都為民著想,百姓也都看在眼裏,便對他的政策積極落實,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生產。

朱熹雖然在各方麵都不斷地努力想要改善南康軍的經濟狀況,但是當地的地理條件不好,因而生產水平總體來說比較低下。可是,朝廷向百姓征收的賦稅很重,並且種類繁多,他們往往苦不堪言。

為緩和階級矛盾,減輕百姓負擔,朱熹想盡一切辦法,利用一可切能利用的機會,爭取減免百姓的賦稅。隨著對民情了解的加深,為了整個國計民生考慮,他形成了一整套想法,寫成了《庚子應詔封事》(淳熙七年,1180 年,為庚子年),密封上呈。

但是,過了很久之後,朱熹在封事上提出的所有措施,沒有一條得到施行。他對朝廷十分失望,對自己的政治抱負得不到施展而鬱悶,便接二連三地上狀請辭,希望能夠很快離開這個煩惱之地。

正在朱熹頻頻上狀請辭的時候,一場震驚朝野的特大旱災又留住了他。淳熙七年(1180 年)五月到七月,南康軍天天烈日炎炎,曬得土地龜裂。由於百餘天滴雨未下,禾苗全都枯死,放眼望去,連綿數十裏都是枯葉死株。

雖然出知南康軍本來就不是朱熹情願的,但是,他在任一年有餘一直都盡心盡力為民。現在,旱勢已成,饑民四散、餓殍遍野的畫麵,時時在他腦海中浮現,所以沒有離開。

旱情嚴重,莊稼顆粒無收,饑民隨時都麵臨著斷糧的危機,當務之急便是籌集足夠的錢米作救荒之用。朱熹以最快的速度盤點本軍常平倉現存的糧米,總共有七千八百餘石,火速收聚庫中所有的現錢,總共有三萬貫。

為了確保災民安全地度過饑荒,朱熹先斬後奏,擅自將二萬四千餘貫供錢存留。同時,他仍然不斷向朝廷請求,最終截留了上年所欠和本年應納的供米一萬四千餘石。在較短的時間裏,朱熹就籌集了米穀三萬餘石,現錢六七萬貫。

但他並沒有停止,仍舊向上級官府不斷呼籲請求,希望他們給予幫助。

為了保證社會的安定,朱熹還明令規定:當鋪不可以關閉;有錢人家不可以霸占水井;禁止偷竊那些有成熟稻穀的少數人家;對之前堆積下來的案子進行處理,等等。

轉眼三個月過去了,在朱熹的積極努力下,賑災救荒順利結束。三縣總共有二十一萬多的災民都平安度過了饑荒,並且很少有流亡的。

隨著救災工作的順利結束,他離開南康軍的日子也就不遠了。朱熹在此次賑災中的出色表現,獲得了宋孝宗的認同。因此,為了表示對朱熹的嘉獎,宋孝宗特授予他直秘閣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