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東歸亂稿》

乾道二年(1166 年)秋天,崇安一年一度的雨季又來臨了。以往每到此時,崇陽溪就會漲水,河麵變寬,但卻不至於為害。可是,這一年形勢卻很嚴峻,洪水源自高山,裂石夾土,洶湧而下,衝毀道路,淹沒田地。山穀中積石遍地,房屋坍塌,死傷達百人之多。

受災最嚴重的是寺溪、鬆木、長澗、楊林四地,大水把房屋用具、家禽家畜衝卷得無影無蹤,百姓死傷不知其數。恰在此時,州府傳檄他這個小小祠官和有名無實的武博士,同縣官一起參與賑恤事宜。林用中也要隨行,但是朱熹說:“潭溪也漲了水,紫陽樓也很危險,你就留下來幫為師照顧一門老小吧,這副擔子也不輕啊!”

朱熹並沒有直接去縣裏,他打算先到受災最重的地方去了解災情,然後有針對性地提出賑恤措施。此時,暴雨不絕,洪水仍在不斷上漲。他帶著竹竿,披著蓑衣,挽著衫擺,拄著木棍,一步一步地在淺水中探路而行。

進入寺溪地界,隻見僅存的房舍全都浸泡在水中,隻露出一個個人字形的屋頂。洪水還在肆虐,不時有房屋被衝垮,露出水麵的屋頂慢慢沉入水中,然後被洪水卷走。男女老幼都聚集在水中高地上,看著自己的家園被毀,親眼望著來不及逃離的親人或鄰居被洪水卷走,一個個放聲悲號……

禍不單行,在乾道三年(1167 年)春夏交替之際,崇安又遭受到了一場大的饑荒。當時的知縣是諸葛廷瑞,他請求朱熹能夠同他一起救助災民。朱熹在裏中積極奔走,他與鄉人劉如愚到當地富家豪民那裏,挨家挨戶勸說他們將多餘的存糧平價賣給災民。但是,富家的糧米快散盡了,當地的災情依然嚴重。

朱熹意識到,僅依靠富家的糧食是不夠的,還需要依靠更大的力量。他們決定向建寧府借糧救災。建寧知府了解了崇安的災情之後,在當天便撥下了六百石糧食。朱熹率領鄉人將這些糧食按人頭發下,還對接濟的人口進行了登記,這樣崇安的災情才有所緩解。

麵對災情,朝廷也不會無動於衷。朝廷派人攜糧賑災,安撫百姓。但是,這些官員表麵上大張旗鼓地貼出告示發糧賑災,實際上饑民卻沒有得到一粒米。各級官府看到這種情況,也都紛紛效仿搞起了假場麵。

賑災歸來,朱熹深深地感到可怕的並不是滔滔洪水,而是“肉食者”的無意於民。他深切地感受到:如今的官僚們,對百姓漠不關心,實在難和他們共事。恰好,他此時再次收到張栻的書信,催他前往潭州會友講學。於是,他陪著妻兒在紫陽樓的半畝方塘邊賞完中秋明月,第二天就偕同新收不久的弟子林用中踏上了前往楚山湘水的征途。

朱熹此去潭州主要目的是學術交流。經過長達一月的水陸跋涉,於九月八日抵達潭州。知州張孝祥專門派人到遠郊去迎接,張栻等人也熱烈歡迎朱熹的到來。他們爭相為朱熹安排下榻之處。

在潭州,朱熹與當地許多學者進行了交流,並深受湖湘學派“先察識,後涵養”等觀點的影響。同時,他還與張栻等人交換了研讀《論語》等書的心得,並對中和問題、太極問題、乾坤動靜問題等進行了深入討論。大家的觀點,不時給朱熹以啟發。

緊張論學之餘,朱熹還結識了一批新的學者,這也是他此行的一大收獲。當時長沙縣的知事王師愈,與朱熹為同年進士,從這次見麵之後,他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在潭州,朱熹與張栻多次往訪,吟詠酬唱,交情日篤。

講學之餘,張栻常常邀他遊湘江,有時他們針對某一問題爭執不下,便前往嶽麓書院繼續討論。嶽麓書院,始建於北宋太祖開寶九年(976 年),是潭州太守朱洞在原僧人辦學的遺址——嶽麓山下的抱黃洞附近——上正式建立起來的。

乾道三年(1167 年)十一月六日,朱熹來到潭州已經有好幾個月了,他決定離開州城。張孝祥有心留客,但是朱熹去意已決。最後,在張栻的陪同下,朱熹向南嶽衡山行進。

三天之後,朱熹等人抵達衡嶽之陰。當朱熹獲知中興名臣張栻之父的墓地就坐落在山北,他便俯身下馬,前往憑吊。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即使有太多的不舍。朱熹和林用中、範念德拜別了張栻,千裏而歸。歸途中,他們三人陶醉於沿途的山水之間,作詩吟誦。

十二月二十日,他們三人抵達家中。此行總共作詩二百餘篇,回家第二天,朱熹便將這些詩輯為《東歸亂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