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抗金建言獻策

紹興三十一年(1161 年)秋天,金主完顏亮動員千萬軍隊,分四路大舉南侵,想要一舉消滅宋朝。消息傳來,南宋皇帝趙構驚恐萬狀,準備解散百官、後宮妃嬪,浮海避敵。

由於右丞相何康伯堅決諫阻,他才暫留臨安觀望。

何康伯建議皇帝命中書舍人虞允文率兵抗戰。虞允文整頓軍隊,激勵士氣,一舉擊潰了準備渡江的金兵。其他地方的宋軍,也取得了重大勝利。不久,金主完顏亮在揚州被部將殺死,南宋朝廷趁機收複大片失地。

這些消息傳到朱熹那裏,他抑製不住心頭的興奮,欣然提筆,賦詩七首,題為《聞二十八日之報,喜而成詩》。其一曰:胡馬無端莫四馳,漢家元有中興朝。

旃裘喋血淮山寺,天命人心合自知。

但是,朱熹並未被眼前的勝利衝昏頭腦,他認為目前從總的國力來看,還是敵強我弱。所以,他給當時負責軍事的大臣知樞密院事黃祖舜寫了一封信,認為完顏亮的死不過是老天保佑,既不是謀臣的奇策良謀,也不是群帥攻城野戰之功。

朱熹認為,雖然金兵北逃,但此時朝廷要想進兵中原,也不是一件易事,所以要先厚蓄國力,使國之根本堅固而不動搖。朱熹還說,朝廷上能辦好此事的人,隻有以前被排擠的大臣張浚。張浚於紹興四年(1134 年)任宰相,因重用嶽飛、韓世忠等人遭秦檜排擠。朱熹在信中希望朝廷給張浚以抗金大任。但是,趙構隻求苟安,抗金的勝利反而成為趙構、秦檜向金國屈降的進獻禮,所以這激起了正直大臣和全國人民的強烈憤慨。

紹興三十二年(1162 年),在全國一片反議和、主抗戰聲中,趙構退位,其子趙昚即位,是為宋孝宗。

宋孝宗貶退秦檜黨人後,任用張浚為江淮東西路宣撫使,加封少傅衛國公,統帥兵馬,並給嶽飛平反。

八月七日,朱熹向宋孝宗上了一道奏章,提出建議三項:一是講求“格物致知”之學;二是罷黜和議;三是舉賢任能。

在這一時期中,他一再尖銳地反對議和,並看到了“六軍萬姓”的人心向背。

隆興元年(1163 年)三月,宋孝宗要召見朱熹,但朱熹上表推辭了。隨後,朱熹寫信向李侗求教。李侗在信中認為,國家衰弱的根源是道德不振,人“義利不分”;要使中國強盛,必須發揚道德。

十月,宋孝宗再次下詔催促,於是朱熹應詔趕到臨安。

這時,由於宋兵出師不利,一年前的抗戰熱潮已不複存在了。因此,朝廷又派王之望到金國議和,妥協的氣氛又開始在朝廷上彌漫開來。但是,朱熹仍然強烈反對議和,後來他受詔到垂拱殿奏事,連上三道奏章,慷慨陳詞。

第一道奏章,再次強調“格物致知”之道,說一年來之所以沒有收到“平治之效”,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格物致知之道。第二道奏章,他指責派人議和是失策,說君父的仇恨不共戴天。不戰就不能複仇,不守就不能製勝。第三道奏章,他認為抗敵製勝之道的根本不在乎威強,而在乎德業;責任不在乎邊境,而在乎朝廷。因此,朱熹建議宋孝宗接納直言,斥退邪佞,堵塞後門,鞏固根本。

朱熹朗讀第一道奏折時,宋孝宗表情溫和,時而答話;朱熹朗讀第二、第三道奏章時,宋孝宗就開始默不作聲了。

這次召見後,朱熹這個純粹的議官被任命為武學博士,但要等到官職有空缺時才能上任。這時,宋朝議和大使回朝,傳達了金朝苛刻的議和條件。宋孝宗在氣憤之餘,再度傾向於抗戰。

朱熹為抗金獻出了自己的計策,還親自去見過張浚,提出北伐中原的具體想法。他建議:分兵進攻關陝、淮北等地,吸引金兵主力;然後密選精兵數萬,直搗山東;同時號召中原豪傑響應宋兵。但是,張浚告訴朱熹,他隻受命主持一個方麵,沒有這麽大的權力。

後來,朱熹又見到張浚的長子張栻,要他轉告張浚,決不能跟湯思退合作,然後就離開臨安回崇安去了。

隆興二年(1164 年),李侗病逝,朱熹趕往延平祭悼。

這年,宋孝宗抗戰的決心再度動搖。他從前線召回張浚,罷免其相位。

八月,張浚病死。

九月二十日,朱熹專程趕往豫章(今江西南昌),在靈船上痛悼張浚。他在船上同張栻相處三天,對張栻印象很好;後來兩人經常通信,共同研究理學。

在張浚死後,主和派湯思退大肆逮捕主戰派官員,外通金國,使宋軍大敗。

宋孝宗即位之初,其本心誌在恢複,但迫於當時形勢,不得不與金人議和。和約規定:宋金改稱叔侄之國,將歲貢改名歲幣,減銀五萬兩、絹五萬匹,割商、秦之地與金,歸還金人俘虜。其他內容與紹興盟約大致相同,這就是“隆興和議”。和議之後,宋孝宗起用虞允文,準備伺機北伐;金人則亡宋之心不死,也在積極備戰。

從延平回到崇安後,朱熹有點心灰意冷,不再在仕途上存何奢望。

年底,宋孝宗改元次年為“乾道”。

乾道元年(1165 年)四月,在朝廷的催促下,朱熹到臨安就任武學博士,教學生學習兵馬武藝。但是,朱熹一直痛恨議和,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然而,現實的一切讓朱熹徹底失望了,由於他反對議和,在朝中處處受到冷遇。他憤懣鬱積,在未被允許的情況下拂袖而歸。最後,還是在陳俊卿等人的斡旋之下,朱熹才能夠順利辭去新任,獲得監南嶽廟的祠祿,成了管理道觀的、無職事的受優待之官。

再次回到崇安之後,朱熹除了閉門苦讀之外,還十分重視同朋友之間的交流。當時,範念德、魏掞之、屏山劉氏,已經很多的子侄,都同他一起傳經授道。就這樣,慕名而來,遠道請問的人也越來越多。

在講學的過程中,那些資質聰穎、好學善問的學子引起了朱熹的注意,其中就包括林用中、何鎬。朱熹長期講學,名氣越來越大,前來向他請教學習的人也越來越多。這樣,朱家的房舍便顯得狹窄不堪。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朱熹便將講論之所遷到了佛頂庵。

在李侗先生去世後,乾道二年(1166 年),朱熹獲得了關於中和問題的醒悟,真正稱得上是他思想上的第一次巨大的飛躍。這年的幹支紀年是丙戌年,他的這次醒悟稱為“丙戌之悟”。

《中庸》說: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朱熹從師李侗之後,學習的主要內容、基本方法就是其中的真訣。在李侗先生的引導下,朱熹對中和問題中的“已發”

和“未發”產生了深厚興趣。這也將成為他此後若幹年一直努力探索的重要課題。朱熹廣泛參閱程顥、程頤的一些觀點,並同當時的許多學者對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最後,他得出了“心為已發,性為未發”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