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惡劣環境的五種方法

人會有韌性,另一方麵,人有時還會感覺到痛苦的經曆使自己比以前成長很多。經曆上述痛苦之後的成長稱為“創傷後成長”(PTG)。

如果將韌性與創傷後成長的區別,比作一棵樹,會容易理解一些。

廣闊的荒野上立著一棵樹。強勁的暴風席卷著荒野,因此這棵樹會受到損傷。為了防範這一事態,樹應該如何應對呢?

第一,總之要變粗變強。樹不輸給暴風的方法就是充分吸收水與營養、沐浴陽光,讓自己成長為一棵更為強壯的樹。

第二,增強自身避開強風的柔韌性。雖然樹在被暴風搖動時也會讓暴風通過,但也許有時樹幹與樹枝會被吹彎,樹葉會被吹飛。但為了不輸給暴風,樹可以使自己成長為一棵暴風一停就能立即複原的樹。

第三,借助人類之手的方法。通過在暴風來臨之前圍好防風牆、在快折斷的時候做好支撐等人類對樹的照料與幫助,樹得以守護。

第四,在暴風之前“逃走”。移植到氣候更為溫和的地區。與其讓其麵對困難,不如回避即將發生的困難。這不失為一種方法。

第五,即便做了上述應對,樹還是折了,那就得賭一下這棵樹重新發芽的可能性了。新的枝條也許可以長成比以前更強韌柔軟的枝幹。

在這個比喻之中,諸如第一個例子裏的心理韌性有時也稱為“hardness”(堅硬)。這種強韌的性格特性是不將壓力感知為壓力,而是將其彈開。另外,第二個例子表現的是帶來韌性的一種性格特性。這與其稱為強韌性,不如叫作柔韌性。第三個例子與第四個例子表現了接受他人或周圍的某種支援,以及存在接受支援的機會的重要性。

而第五個例子表現的是創傷後成長。意思是在經曆非常“痛苦的事情”之後,經過一番掙紮,最終產生了積極的心態變化。